謝洪恩
摘 要: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標大力推動的背景下,教師只有追求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運用和創新,才能夠更好的滿足新時期背景下對于教育的要求。讓物理課程教學的開展繽紛多彩,有助于教學創新,帶動學生在學習當中擁有更加全面的發展和收獲。
關鍵詞:初中物理;多元方法;運用
前言
在新時期的背景下,多樣化教學方法層出不窮,為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選擇。在這樣的視域下,作為一名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師,應該真正的做到迎合新時期的發展,乘勝追擊,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對新穎的教育方法進行嘗試和探索,讓物理課程教學的開展能夠變得更加高質高效。
一、初中物理多元方法運用的意義
從教師教學的角度上看,多元方法能夠為教師的教學提供多元化的選擇,讓教師在教學組織和設計的過程當中選擇性更多,貼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對教學方法靈活的進行選取,讓教學的質量和有效性得到不斷的提高。從學生學習角度上看看,多元方法能夠真正的打造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學習模式,使得學生從被動學習的地位當中解脫出來,讓學生能夠擁有更多親自操作、動手實踐的機會,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在知識掌握的過程當中不停留在表面,挖掘有關于知識的價值和魅力。
二、初中物理多元方法運用的對策
(一)貼合實際生活,創新方法運用
陶行知大力的倡導生活即教育[1]。在這樣的思想理念的指導下,教師首先就應該探尋物理知識和實際生活之間的關聯性,真正的做到貼合學生的生活來實現對教學方法的創新構建,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物理在生活當中的無處不在,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得到充分的調動。
例如,在講解“參照物”相關知識點的過程當中,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先帶領學生進行回憶,比如在坐在極速行駛的車上看外面的風景時,經常性的會感覺路邊的樹像是會走動一樣,并且一直在往后走,這樣的現象究竟是為什么呢?讓學生能夠對這樣的場景進行想象和回顧,讓學生能夠產生求知欲望。在后續,教師就可以利用之前制作好的課件來對生活當中的情境進行演示,讓學生可以感受到實際生活當中物理知識的價值和作用,能對一些生活現象進行解釋。從而真正的讓學生能夠密切聯系生活經驗,挖掘和探尋物理知識的存在,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始終保持求知欲和興趣。
(二)注重實驗操作,創新方法運用
物理是將實驗作為核心的一門學科,實驗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內化理論知識,提高學生探究的欲望和實踐能力[2]。在傳統物理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物理實驗經常被教師以理論或者是演示的方式所代替,學生實驗參與的機會相對而言比較少。教師在現階段應該積極改善這樣的情況,將實驗操作融入到其中,真正的讓物理教學的開展煥然一新。
例如,在講解聲音是如何產生的相關知識點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堂當中開展實驗。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文具作為主要的實驗工具。可以先讓學生將直尺壓緊在課桌上,一部分尺身伸出桌面,然后讓學生來用手嘗試著對桌外一端進行撥動,讓學生對直尺震動情況進行觀察。讓學生說一說聲音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在這時,學生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什么有的同學尺子發出的聲音大,有的發出聲音小,還有的快,有的慢呢?在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對不同學生實際操作情況進行仔細觀察,讓學生感受到伸出桌面尺子部分長短不一,讓學生可以自然而然的對振幅進行認識。讓學生能夠積極探索,達到理想當中最佳的效果。
(三)引導合作探究,創新方法運用
在新時期的教育背景下,更加倡導自主合作[3]。所以,在現階段,教師在教學當中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合作、探究的機會,讓學生能夠發展自己的思維和能力,助力學生獲取到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例如,在講解“凸透鏡”相關知識點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先準備好光具座、火柴和蠟燭。在這之后,教師可以先對實驗過程當中的要點進行反復強調,讓學生不斷地提高安全意識,避免自己受到傷害。在后續,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掌握原理之后在理論知識的指導下嘗試著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根據這些實驗材料對實驗方案進行設計,并且可以對假設和猜想進行做出,后續進行驗證,得到實驗結果,和自己的猜想進行對比。在這其中,不同的學生負責不同的分工,比如有的學生負責記錄;有的學生負責實際操作;有的學生負責總結匯報等等,讓班級當中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其中有更加多元化的成長和收獲,從而真正的有助于學生對知識做到理論和實踐的互相結合,帶動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得到進一步的加深。
(四)開展實踐活動,創新方法運用
在新時期的背景下,雙減政策正在教育領域當中大力推動,要求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應該對學生的作業形式進行轉變,讓學生能夠減輕負擔和壓力,輕松上陣。針對于這樣的號召,教師在教學當中也應該以實踐活動來代替原本的題海戰術,真正的讓教學方法的創新得到實現和達成。
例如,在講解“反射和折射”現象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作業。比如,可以讓學生在生活當中分別找尋到三個折射現象和三個反射現象,拍攝圖片,并標注這樣的現象究竟是折射還是反射?后續上傳給教師,以此作為作業,讓學生投入到任務的完成當中。在后續作業完成之后,教師就可以對學生完成的作業作品進行匯總,制作成PPT,帶領學生在后續一起來對學生的找尋的結果進行評判。從而真正的讓學生在實際生活當中更好的找尋到更多的折射和反射的現象,助力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讓學生能夠擁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天地和空間。
結論
總之,新時期的背景下,在初中物理課程教學當中,教師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是非常關鍵和必要的。能夠帶給學生新穎的學習體驗,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物理的趣味性和價值。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當中對上述教學方法積極的進行嘗試和運用,讓物理教學的開展多姿多彩,更加高質高效。
參考文獻
[1]惠瑩.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 學周刊,2022,(12):14-16.
[2]耿百爽. 數字化在初中物理實驗中融入概述[J]. 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08):101-103.
[3]叢俊寶. 情景教學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03):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