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花
摘 要: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學生心智發展并不成熟,學生學習的自控力和自制性較低。特別是對于剛脫離溫室家庭的培養,進入校園學習生活初級階段的二年級學生而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克服的就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 自主學習 學習效率
[正文]隨著新課程改革標準的頒布與實施,對教師教學模式和方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對于語文這一門交際性較強,靈活性較強的學科而言更是如此, 作為基礎階段的小學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后面更深層次階段語文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特別是對于四川涼山地區的小學生而言,由于地區發展的局限性,學生語文知識基礎和素養較低,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也并不高。因此,教師應適時改變舊的教學模式,因地制宜,開創適合涼山地區學生發展特點的新型教學模式。因此,激發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樂趣,促使學生掌握并扎實語文基礎,不僅讓學生學到語文知識,提升學生語文素養,提高學生語文成績。更要教導學生形成一種正確的學習態度和方法,促進學生形成一種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以此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達到高效學習的效果。
一、分析當下小學課堂教學模式以及學生自主學習現狀
一方面,對于小學二年級的學生而言,大都處于一個貪玩的年齡階段,對語文知識點的接收和消化能力尚且處于一種初級階段,所以大部分的小學語文教師大都只是采用傳統的講解式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只會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一直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并未能看到學生同樣也是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部分,缺乏與學生之間思想,眼神互動,就很難達到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同時,對于長期在家長寵溺下成長的學生,學生的自制力和自控力也較低,學生很難集中注意聽教師講課,甚至出現課堂喧鬧,開小差,打擾其他同學上課的現象。不僅會影響學生對語文知識汲取,還會影響語文課堂秩序,降低語文課堂學習效率。另一方面,除了課堂上教師的引導作用,家長對學生學習的關注度也會影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特別是對于處在四川涼山地區的學生而言,大部分的學生家庭情況都較差,可能就連學習所需要的課桌,鉛筆,臺燈等基本物品都缺乏。況且大都是留守兒童,由爺爺奶奶照顧,家長對學生學習的管束并不嚴格,缺乏對學生學習方面實質性的教育和指導。因此,學生就會覺得學與不學并沒有什么區別,所以,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僅需要靠學校教師進行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同時也需要家庭對學生學習引起必要的重視。
二、探究培養學生自主能力的措施
2.1轉變課堂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對于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學二年級學生而言,比起枯燥乏味的口頭言語和書本文字輸入,學生更樂于將注意力集中于具有動態色彩的屏幕。且對于語文這一門需要用視聽和心靈感受字詞的學科而言,教師在教學時應注重傳統講解與電子傳媒技術進行有機結合,在對語文知識講解時穿插相關的音頻,動畫,短視頻,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給學生學習帶來一種不一樣的體驗。同時,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用恰當幽默的言語表述進行知識導入,了解學生的興趣,用學生所喜愛的方式進行教學,從而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主動進入學習的意愿,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比如在進行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曹沖稱象》這一課文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發出提問:“是否見過象呢?映像中的大象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樣的特征?”以此方式首先讓學生大腦對大象有一個大致認識,并將學生思緒引到課文中。再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關于大象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了解真實的大象應該是怎樣的。同時,在學習課文之后,教師還可以根據課文內容,邀請學生進行角色分配并演繹,以此方式增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的同時又能讓學生在課堂上也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2.2在合作中學習,提升學生課堂實踐體驗
課堂合作學習,是激發學生思考、提升學生交流探討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對于小學二年級階段的學生,更要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能力,為往后階段的課堂合作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此外,除了必要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實踐,提升學生的課堂體驗也必不可少,以此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找到樂趣。
比如在進行部編版二年級下冊五單元《小馬過河》教學時,在學生初步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之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討:“如果老牛、小松鼠和小馬同過一條小河,會發生什么事情?”讓學生在小組中各抒己見,進行思想交流,發散學生的思維,達到自主學習思考的效果。對于具有獨特見解或較為有趣的小組回答,教師還可以邀請學生對其所想到的辦法進行現場表演,以此來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讓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思想成果付諸實踐,提升學生課堂體驗感,激發學生對語文課堂學習樂趣,從而引導學生形成對語文進行主動學習的意識。
2.3及時與家長交流溝通,關心愛護學生
教師作為偉大的育人者,不僅需要教授學生必要的學科知識,同時也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關心愛護學生。所以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注重與學生家長取得必要的聯系,一方面能夠進一步了解學生情況,以便對其進行更好的教育。另一方面,與家長保持聯系,也有利于教師將學生的相關學習情況告知家長,并促使家長對學生學習引起重視。通過學校與家長的雙向交流,找到合適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學習成績。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進行語文教學時,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以及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模式升級,注重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促使學生產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同時與家長進行交流,關心愛護尊重學生,從而培養并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天曉.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和自主學習能力初探[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2(02):190-191.
[2]程菊花.小學語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良好習慣的研究[J].教育藝術,202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