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玲 莫色鐵軍 沙江 馬海卓杰 鄧濤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建設一支“學習型、研究型、創新型”的教師隊伍,必須加強教師的專業發展。葉瀾教授認為教師的專業素養應該包括專業理念、專業知識結構和專業能力結構。顧冷沅教授領銜開展了以校本教研、校本培訓、課例研究等為主要形式的“行動教育研究”計劃……并且教師專業對于律師、醫生行業而言,目前受國人的認可度還較淺,所以教育形勢發展,迫切要求教師專業發展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彝族地區;年輕教師;專業能力;專業成長
一、提升彝族地區年輕教師專業能力及成長的背景
本校是新建的重點寄宿制實驗學校,本校秉持“好習慣、好人生”的教育理念,“培有智之師,育不器之才,建言愛之?!钡霓k學理念,努力在基于問題中改進,在基于發展中實踐,在基于未來美好愿景中筑夢,孜孜不倦、執著追求著“辦一所值得孩子向往的學校?!北拘,F有在校學生2569名,其中少數民族學生約占學生總人數的99%,留守兒童約占學生總人數的60%,學生大多來自高寒山區。教師現有90名,平均年齡33歲,全為大專以上學歷,約有50%的教師專業不對口,為非師范教師。正是這么一所年輕的學校、一支年輕的隊伍,在特殊的環境中更加迫切得到成長,所以在教學中經常遇到以下情況: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不可避免地對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創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本校教師較為年輕,大部分教師專業水平成長的方式仍很單一,大多數的教師自我發展意識淡薄,理論素養不高,科研能力不強,文化底蘊薄弱,基本技能欠缺、把握不好教學目標,對教材的研究不夠深入。
因本校約99%的學生是少數民族,很多學生到學校才學說普通話,教師和學生溝通起來有障礙,而且約60%的學生為留守兒童,家長沒辦法輔導孩子的功課,所以只能依賴教師。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現代化的科學技術走進課堂,教師對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不夠,很多教學輔助設施設備沒有充分利用。因此,由這一小的局部問題引發出如何提升彝族地區年輕教師專業能力及成長的課題。
二、提升彝族地區年輕教師專業能力及成長的有效途徑
(一)深入了解年輕教師的能力成長需求
人類的一切都源自于需求,而需求則是創造偉大傳奇作為根本的力量,當適合的需求被合適處理后,就能夠使冷淡轉為熱情,進而迸發人的潛能,使人全面發揮出自身優勢。當然,盡管人類的客觀需求是多樣化的,對于不同地方的年輕教師,需要根據其地域環境和人生階段進行分析,在深入地了解彝族地區年輕教師的能力以及成長需求后,再采取措施給予保障。
例如,通過分析彝族地區年輕教師的共性需求后發現,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需求:其一,對生活環境和工作的需求,其主要表現為經濟收入,為此,政府應當繼續加大彝族地區的教育投入,穩步提高年輕教師的收入,按時發放薪資,同時,不斷優化住房、辦公環境等;對歸屬感的需求,這就需要彝族地區的學校應當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少數民族以及非少數民族教師;對多元化能力成長的需求,彝族地區的教育部門應當在充分尊重年輕教師自尊的基礎上,為其創造可供年輕教師發展自身多元化教學能力的空間和平臺,從而使年輕教師迸發出無限的青春和活力。
(二)實現對年輕教師最有效的激勵管理
彝族地區年輕教師在提升能力與成長的過程中需要一定的精神激勵和物質獎勵,精神獎勵是能力成長的根本,而物質激勵則是能力成長的基礎,正如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所說的:“人性中最為深刻的原則便是希望他人能夠賞識自己。”并且詹姆斯還發現:若是一個人沒有受到過激勵,那么,它只能夠發揮出自身能力的20%到30%,然而接受一定激勵后,個人能力將會是激勵前的3到4倍[1]。因此,彝族地區的學??梢詣摻顧C制,從而借助誘因性報酬、晉升激勵、激勵性的工作設計、目標考核獎勵等激發年輕教師的才能。
例如,可以針對彝族地區的年輕教師制定以下獎勵機制:
1.十佳教師和十佳班主任以及其他的評優評選。
2.面向年輕教師群體專門設置教壇新秀獎、優秀青年教師獎。
3.創建教師課時津貼機制。
4.創建年輕教師破格晉升的制度。
5.保障政府年終獎、精神文明獎等基本福利的按時發放。
6.堅持落實畢業班終端獎的按時發放。
7.不斷縮小和內地學校的績效工資差異。
借助對年輕教師的激勵管理,以此實現對彝族地區年輕教師才能和成長發展的有效激勵,從而不斷提高彝族地區年輕教師的專業教學技能和綜合性發展素養。
(三)穩定適度競爭以及合作發展相結合
在彝族地區的教育領域中,為了能夠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綜合性能力,需要教師全面發揮出集體的智慧,特別是青年教師,然而,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之間存在著一定差異,這就需要年輕教師利用一定的方式來發展自身能力。例如,彝族地區的年輕教師可以借助交流、討論、觀摩、討論等形式的合作來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實力,與此同時,彝族地區不同的學校之間也應當發揮出名師的“幫、傳、帶”的作用,以此不斷提升年輕教師的專業成長。
當然,教師除了利用合作發展這一途徑外,還應當適當地借助適度競爭這一方式來迅速成長,長實現精益求精,揚長補短,在學習他人長處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自身的能力和特點。例如,彝族地區的學??梢愿鶕拘D贻p教師信息技術掌握差的特點,為其制定個性化的培養目標,以此不斷的培養年輕教師的信息技能以及專業教學才能,促使彝族地區年輕教師的素質得到穩步提高。由此可見,彝族地區的教育若是想要得到穩定的發展,適度的競爭和穩定的合作缺一不可,而這也是彝族地區年輕教師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創新、自我提升以及自我發展的道路。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專業水平發展的研究是教育發展的重要支撐。教師專業發展程度決定了教育的品質,教師隊伍建設也是學校建設的永恒主題。為有效推動教師專業化發展進程,促進彝族地區年輕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扎實推進彝族地區的素質教育,為長期有效地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與發展,彝族地區急需建設一支高學歷、高水平、高技能、充滿生機活力且適應教育改革發展需要的年輕師資隊伍,最終達到實現教師整體提升的專業成長目標。
參考文獻
[1]唐春,秦川.貴州少數民族地區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調查—基于文化資本理論[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20,36(09):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