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珍珍 王杰 朱曉琳 殷華 張艷玲
摘 要:在醫學專業的課程體系中,針灸推拿是中醫學中典型的課程內容。中醫學的知識不僅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也是體現出我國中醫學應用價值的一門重要學科。在針灸推拿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相關元素,是具備一定適宜性的課程教學創新組織模式。同時,也能夠端正學生的中醫學課程學習態度,為取得更好的專業課程教學效果奠定基礎。對于針灸推拿課程的教學來說。教師需借助問卷調查的方式對現階段這門課程教學中,思政教育的融合開展狀態進行分析,找出現階段存在的實際問題,并進一步提出優化完善策略。具體來說,教師可通過專業課程學習觀念、優化實踐活動的組織,開展為針灸推拿學的專業教育課程中課程思政要求的實踐提供幫助。
關鍵詞:針灸推拿課程教學;課程思政;思想引領;融合策略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專業的教育,可從倫理道德以及人文主義精神等多方面入手進行教育和引導。針灸推拿作為中醫學中非常典型的課程教學內容體系,在具體的課程教學組織實施過程中,更需要教師結合中醫學的深刻內涵,找準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點,通過有效的融合教學為發揮出中醫針灸專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提供幫助,提升學生學習相關課程的目標感和責任感。
一、針灸推拿學課程的基本結構與內涵分析
針灸推拿專業的課程體系中所包含的內容是作為醫學專業的學生所需要掌握的重點課程內容。具體來說,針灸推拿學專業的課程內容包括了發展歷史學術源流、基本理論體系、臨床研究幾個側重點。在課程教學中,其除了幫助學生掌握中醫維度針灸推拿的醫學原理和科學實施操作技術外,傳統文化的傳達和人文精神的激發也是針灸推拿學專業中相關課程教學的重點目標。而從基本內涵上來講,針灸推拿學強調應用傳統文化中的中醫學知識,通過對人體的穴位和循環系統代謝系統的研究和分析,通過針刺刺激的方式達到疾病治療的目標。針灸推拿學的課程學習中以穴位的認知以及針灸方法的掌握為重點內容。從上述的分析可知,針灸推拿學本身就屬于課程內容文化內涵豐富,且具有一定的實踐要求的課程類型。這也為課程思政與這方面專業課程教學的融合提供了便利條件保障[1]。教師只要結合中醫的針灸推拿學課程學習的側重點要求,從思想認知以及教學實踐兩方面入手做好教育引導工作,就能夠達到立足于針灸推拿學專業教學,實現課程思政教育目標的效果。
二、針灸推拿學專業實踐課程思政過程中的典型問題
(一)教師缺乏對針灸推拿專業中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的挖掘分析
針灸推拿課程在醫學專業中具有理論知識嚴謹程度高、對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要求也相對較高的特征。教師所應用的課程教學方法,多以固定的理論知識教育教學為主,理論知識教學引導的過程中,立足于思想教育和文化背景教育對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引導力度有所缺乏。這也導致了學生對針灸推拿學專業教育的價值和意義缺乏更加全面且具有深刻性的認知,進一步導致學生學習相關理論知識的積極性有所缺乏。另外,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上來說,醫學專業作為為患者服務提升患者健康狀態水平的專業,更需要在專業課程的學習和專業實踐的過程中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和人文主義精神。教師在實現針灸推拿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時,大都通過理論上的教育引導直接將相關的價值予以告知學生,并未從學生的實踐學習出發,引導學生更加充分的體會到醫學專業學生所應當具備的人文精神和高度的責任心。
(二)針灸推拿學課程思政的教學組織方式存在單一性
針灸推拿學課程思政是指立足于專業課程教學,通過多種不同的維度和渠道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點完成融合教學的目標。這不僅是對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內容和維度的豐富,也有益于加深針灸推拿學相關課程內容的內涵深刻性。但從現階段的教育教學組織實施現狀來看,針灸推拿學課程思政的教學組織,大都通過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方式,為依托在固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背景下,也缺乏對先進技術和平臺的融合應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引導過于固定,雖然能夠實現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但學生學習和體會的效果不佳。
三、針灸推拿學課程思政融合教學的策略分析
(一)加大教師教學綜合能力的培養,挖掘針灸推拿學相關課程的思政元素
教師應當立足于針灸推拿課程的相關內容,通過不斷提升個人的教學素質水平挖掘針灸推拿專業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和資源,這就需要教師首先對針灸推拿專業的相關文化歷史背景進行充分的了解,以便在課程教學組織的過程中,以相關文化背景的介紹為切入點,引導學生了解和感受針灸推拿學專業的悠久發展歷史和其在我國醫學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步引入微課視頻或多媒體教學資源組織相應的課程教學過程,激發學生學習相關課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從醫學專業學生的宏觀責任和目標的角度出發,轉變學生的思想認知,多從責任教育人文精神培養的角度出發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強調中醫針灸疾病治療方式的柔和性以及邏輯依據的嚴謹性,激發出學生依據專業的醫學知識取得更好的疾病治療效果的主觀認識[2]。
(二)積極開展實踐教育活動,達到思政教育的目標
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主要是指教師可在針灸推拿學的臨床部分課程教學時,通過帶領學生進入醫院或養老院進行體會和了解的方式,立足于幫扶活動或實習活動讓學生認識到針灸推拿對于一些慢性疾病以及難治疾病的重要作用。促使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針灸推拿學相關課程學習的實踐意義。同時,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也便于教師檢驗學生針灸推拿學專業課程的學習和掌握效果,從實踐維度檢驗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的水平,以便在進一步的教學引導中立足于提升實踐能力發揚救死扶傷精神,鼓勵學生抓住實踐學習的平臺和機遇,提升個人專業學習的水平。
四、結束語
通過本文的分析研究可知,在針灸推拿學專業的相關課程教學中,思想政治元素的融入需要通過思想認知的轉變和實踐精神的培養兩方面作為切入點,達到預期的目標。教師應當不斷提升個人的實踐教學引導能力,以便取得更好的針灸推拿專業課程思政融合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王鷹,卞鏑,隋月皎,紀天一,劉晶晶,孫兆姝,馬鐵明.融合思政教育的中醫養生理論基礎課程改革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22,40(07):33-35.
[2]盧論斌,熊俊.針灸推拿學專業導論課程思政建設與實踐研究進展[J].衛生職業教育,2022,40(03):16-17.
項目編號:YKY2021014 名稱:“三全育人”視閾下針灸推拿學課程思政建設路徑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