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誠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完全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與學習的各個方面。教學中,許多課程都面臨著新課程改革和新的課程標準貫徹落實。對于政治學科來說,教學也應走出單純的死記硬背和應試教育學習的模式,提升學生對于政治學習的興趣,真正能將生活學習與政治學習聯系在一起,讓政治學習真正滿足提高學生政治素質的根本要求。
關鍵詞:高中政治;信息技術;教學應用
引言
高中階段是培養學生能力及綜合素養的黃金時期,所以需要構建更為高效的高中教學課堂,進而實現當前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目標。受到傳統應試教學理念的影響,大部分老師都會沿用固化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式,整體教學氛圍十分的沉重,這就導致學生們學習該學科的知識興趣低下。本文主要就借助網絡微課構建高效政治課堂的要點進行探究,利用微課輔助政治教學工作,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出學生們學習政治知識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的提高總體政治教學課堂的成效。
一、信息技術應用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對社會生活加以分析和認知的年齡,由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大部分的生活和經歷都是家庭和學校的“兩點一線”。受學業壓力的限制,學生的思想極易受到教師和同伴的影響,思維又較為活躍,在接受互聯網等新鮮事物的沖擊影響也較為明顯。信息技術利用聲、光、電、影等網絡手法,將課程內容和政策理論活靈活現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讓他們從理論的形成過程、形成背景、關系脈絡得以一一感受。如在學習《新時代的勞動者》時,教師指導學生觀看教學視頻,了解傳統的工作業態和勞動者,如工人、農民、教師等,而今出現新的工作形式與崗位,如外賣、快遞等,知曉傳統的勞動形式和商業模式及直播帶貨、網絡銷售等新的工作崗位,為學生建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打下良好的基礎,從中了解在經濟多樣化發展的前提下,什么是真正的勞動者,應當如何抓住時代機遇,實現自己的價值。
(二)提高課堂效率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苦于政治理論重疊煩瑣的記憶過程,對他們來說學習起來相當枯燥,看似相似的字眼理解起來難度較大。尤其是相關國家的政治理論與政策的發布與制定等知識,看似孤立,實則是隨著社會發展與經濟政策的調整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微課形式將理論產生的時代背景展示出來,利用短小精悍的視頻為學生講述,其時間點和知識要點均被提煉出來。在微課教學過程中也適時回答學生的相關問題,并在課后利用思維導圖將知識點相互串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紛紛表示,政治學習的枯燥無趣的刻板印象有所改觀,隨之形成了清晰的脈絡圖,能夠了解到在不同的時代背景要求下,對于政策、理論、理念是如何順應、如何總結,同時又如何進行創新。
(三)拓展學生視野
對于課堂教學來說,只關注書本知識,而忽略了相關的延伸和拓展,是無法真正領會高中教學的要點和核心,也會使學生的思想固化,沒有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認知。教師應利用信息化手段,指導學生了解更多更新的相關課外知識和背景知識。雖然基本的政治制度在課本上都有具體的概述,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如何表現,如何將課堂中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是學生不得不面對的困難,由于時事政治具有很強的時效性,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休息的時間觀看《新聞聯播》,了解國家大事、黨和政府在治理國家時貫徹的方針政策,如何在這些方針政策中感悟到政治制度的特征,是教師需要給學生布置的特殊作業。為了使課外學習不再枯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將教學活動設計得更加豐富,如可以結合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組織學生觀看當下較流行的電影《長津湖》,了解抗美援朝中相關的歷史背景和政治知識。在學習《走進文化生活》時,利用網絡來組織學生了解中華大地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不同地區不同文化下人們的文化生活,開拓了視野,又增加了學生對于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同時,對于了解城市地域特色,了解自己的家鄉也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二、信息技術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營造課堂教學情境。
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老師要給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環境,這樣學生才能夠更為積極自主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之中,選擇更為高效的輔助教學對策,學校要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完善各類教學設施,同時引入多媒體等新型的教學設備,高效合理的應用信息技術,以各類硬件設備具備為發展的前提,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積極且正確的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融入到環境當中學習政治知識。同時受到政治素養的熏陶,端正自身學習政治知識的態度,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熱情更好地激發出來,提高整體課堂的教學效益。
(三)豐富的信息資源。
學生情感價值觀會對整體課堂教學活動形成很大的影響,只有保障學生情感價值觀的正確性,學生才能夠更為健康的成長和發展,進而創建高效的政治教學課堂。所以,在使用信息技術教學時,老師要抓住教學的契機,利用信息技術,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學生的發展為教學活動開展的重心,正確的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構建政治知識體系,讓學生的政治認知水平變得更高,更新豐富信息資源,這樣學生才能夠掌握熱點時事,分析時事政治時局。
(四)新課導入。
將信息技術應入到高中政治教學的新課導入環節,會使得學生更為清晰地了解該節知識講述的重點內容,明確政治知識的重心。老師要做好教學準備工作,提前制作相關的微課程,將所要講解的政治知識以及要素等全部匯總、提煉到微視頻當中,這樣學生就能夠通過觀看微視頻的形式,初步的了解這節課要講的內容。依據老師所標注出的重難點自行學習,這樣教學效果就會事半功倍。在制作微課程時,要突出表現教學的重點內容,控制好微視頻的時間,其時間不能超過五分鐘,要選擇極具趣味性的情景方式進行微課的導入,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變得更加的濃厚,明確微課教學的發展方向,這樣學生才能夠抓住該節知識的重點。
結束語
以往我國所沿用的政治教學方式會過于的單調,且其課堂教學的局限性也會比較強,這就使得其無法保障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在當前的信息時代發展背景下,老師們若仍舊沿用以往的教學模式,會無法較好切合課堂教育目標。老師需要借用信息技術進行政治知識的教學,發揮出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勢,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打造出一個高效的政治課堂,讓信息技術可以更好地服務于學生,滿足學生們的學習訴求,拓展學生們的視野,增強學生們學習政治知識的動力。
參考文獻
[1]張清漢.信息技術在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21).
[2]楊文立.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