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藝帥 張友軍
摘要:當歷史街區的研究達到--定程度的時候,國外不少學者開始注意到街道空間的文脈問題,并提出延續街道空間文脈的方法,塑造活力空間。萊昂克里爾認為應該將具有歷史意義和標志性的歷史建筑形式、傳統歷史空間引入現代城市,通過傳統形式的插入,利用一個理想化的空間將新舊、高低、色彩、材質以及風格不同的各種建筑融合在一起,延續空間文脈。
關鍵詞:街道;文化傳承;創新
引言
關于街道的文脈傳承始于傳統街區的文脈保護,國內許多學者對此方面都做了一定的研究。阮儀三在其茗作《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理論與方法》中提到對于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并針對街道的形態、建筑形式的保護與更新等提出了相應的方法。董衛在《城市更新中的歷史遺產保護---對城市歷史地段、街區保護的思考》中針對歷史街區提出了歷史文脈的保護方法、管理及措施,取得了具有實際意義的研究成果。
一、江北區莊橋街道河東路風貌改造
本此研究以寧波莊橋的河東路街道空間為主要研究對象,針對街道空間中的文脈傳承,有效地研究如何傳承街道空間的歷史文化,延續街道空間的地域特色、塑造具有文化內涵的街道空間環境以滿足新城鎮建設背景下的街道空間文脈傳承與人文需求。
二、江北區莊橋街道河東路的文化傳承
1.尊重古建筑
充分保留莊橋古鎮古村的風貌,保護和修飾那些年代感、滄桑感,對歷史美的尊重,對文化的尊重,在日新月異的時代里能保留下來,實屬不易,古建風貌猶如“母親”承載了歲月滄桑,變得蒼老、脆弱……需要我們的尊重,需要我們的保護,改造不可抹殺古建風貌,面目全非,而應如同關懷“母親”一樣,去呵護,去維護古建多年的文化傳承。
2.關懷古建關
對于較好保存的古建筑,保留她原有的面貌,原始結構如有損壞,按原建筑特點加固維修,使其煥然一新,臨近建筑如果沒有明確的風格定位,也將統一整體風貌。現代生活的建筑立面使用,如空調外機、電表等,在不影響使用的情況下做隱蔽處
3.與現代生活的和睦相處
園區與莊橋河東路沿河商業街交融,店招與居民民房交融在一起,一方面要以整體的“有地方特色的新中式風格”來統一園區氛圍,另一方面讓園區的現代生活有滋有味,在中式文化氣息里,生機勃勃,給周邊產生良好的文化指引。
三、河東路街道優化策略
一、街道外立面設計
在街道外立面上主要涉及到街道屋檐、街道外墻面、街道外立面廣告、街道門窗。在街道屋檐與街道外立面廣告牌上,設計原形取自于當地山水脈絡,與自然結合應用在屋檐高低與廣告牌圖形上,在顏色上應用白色、紅色、褐色結合屋檐與廣告牌打造“牌”中有“景”的畫面,提倡“一牌一景”的思想理性。在街道外墻面與街道門窗上,應用到幾何構成元素、江南民宿外形等元素,創造出一個個耐人尋味的精神畫面。
二、項目景觀四亮點
(一)大日東升
大日東升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個部分為四十二根豎形木條組成的半圓形“太陽”,第二個部分為五十四根豎形木條組成的環形箭頭圖案“彩朵”,第三個部分為窗戶。這亮點在于窗戶與太陽的結合,寓意著打開窗戶看“太陽”,也代表著寧波莊橋在中共中央與政府的指導下開展新的起點“再一次打開窗戶,面向世界”。
(二)山水之間
山水之間位于原公交站處,夏天綠樹成蔭,冬天遮風擋雨。考慮到寧波莊橋河東路居民等待公交車的心理因素,采用木質材料,前后左右采取鏤空設計,保留原生態的自然美。在上方采取人字頂,起到排雨水,體生態的作用。在背面上應用當地山水的形態,柔化山的剛強與水結合。
(三)江南四季
江南四季借鑒了江南民宿的原形,在青磚外墻上應用構成原理簡化江南民宿外形,結合窗戶僅僅應用兩三條斜形木紋鋁方通與墻體鋪磚材料的變化形成了一幅有遠有近的江南建筑畫。一年四季,江南四季在青磚外墻上的風景之美各有其味。
(四)風景窗情
風景窗情為寧波莊橋河東路商業店面聚集處,黑瓦、白墻、磚石木構,形成與整體環境相互呼應的江南民宿韻味,并且應用幾何構成原理排列真假窗戶打造當地的風土人情。而“窗情”的表現在于店面,不同的店面應用不同的窗戶組合排列各有其意。
四、綠化帶與功能區間的設計
在綠化帶設計上采取動小不動大,保留原有的綠化設施、改善綠化設施區域的環境衛生,并且給出一系列的綠化設施保護策略;在休閑空間與功能空間的設計上運用自然、山水、屋頂等元素創造出身處山水之間的愜意環境,為當地大多數老年人創造出一處活動環境,進一步提升了人們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質。
參考文獻:
[1]鄧明燕適老化和綠建雙重標準下老舊社區改造策略研究——以天津拖社區改造為例
[2]顏軍李典新城鎮建設背景下傳統村落文化保護與傳承
課題基金:本文系寧波財經學院校內科研項目“新城鎮建設下街道的文脈傳承與創新研究”;
(項目編號:1042220051)、寧波財經學院大學生科研項目“新城鎮建設下街道的文脈傳承與創新研究—以寧波莊橋街道河東路為例”(項目編號:43)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黃藝帥,出生年月:1999年1月3日,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江西省上饒市,學歷:本科畢業,職稱:學生,研究方向:城鎮街道改造,工作單位:寧波財經學院。
張友軍,出生年月:1978年12月18日,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湖南省寧遠市,學歷:碩士,職稱:副教授,研究方向:老舊社區改造,工作單位:寧波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