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秀
摘 要:語文學習不僅是讓學生識字這么簡單。到初中階段,語文更是負擔著塑造學生人格,培養學生精神,滋長學生審美,拓寬學生文化視野的任務,使學生可以全面發展和進步。而閱讀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展開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5-0111-03
An Analysis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WANG Xiaoxiu (Li County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Longnan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Chinese learning is not only about making students literate. A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age, Chinese is more burdened with the task of shaping students' personalities, cultivating students' spirit, nourishing students' aesthetics, and broadening students' cultural horizons, so that students can develop and progress in an all-round way. The cultivation of reading ability is the top priority of Chinese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Chinese rea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Strategy
閱讀能力,本質上是指理解文本的能力,文本是用文字寫成的,文字本身只是符號,所以閱讀是一個解讀符號的過程,即通過對語言符號的解讀,理解創作者背后的意圖,所以“閱讀”后面還有“理解”兩個字,“閱讀”是手段,理解是“目的”。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教會學生怎么去解讀文本,怎么理解文章背后的意思。因此,對閱讀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面。具體怎么教會學生去理解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任何學習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讓學習者持之以恒的動力,讓學習者堅持到底的燈塔,讓學習者保持熱情的源泉,是發揮學生積極主動性的關鍵之所在,閱讀教學尤其如此。那怎么激發學生的興趣呢?
首先,通過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就像那些古代的說書人一樣,“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成功勾起學生的好奇心,自然會讓學生主動閱讀,并且像探寶一樣,帶著找尋答案的樂趣。比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一文前,先問學生有沒有見過不穿衣服的人啊,大家都說沒有,同時學生覺得匪夷所思,于是告訴學生,下節課要學的就是一個皇帝沒有穿衣服,但是所有的大臣卻都說他穿著最好看衣服的故事,要想知道怎么回事,那就去讀讀課文吧。學生開始疑惑了,皇帝是最不缺衣服的人,為什么沒有衣服穿呢?于是到了下一次上課的時候,果不其然,學生都積極閱讀了課文,知道了皇帝的新衣是怎么回事。
其次,通過設置適宜的問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梢栽O置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有挖掘性、有目的性地去閱讀。比如,在《臺階》一文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去尋找這以下幾個問題的答案:爸爸為什么要修臺階?以前的臺階和后來的臺階有什么區別?修新臺階之前和之后,爸爸有什么變化?為了修新臺階,爸爸具體做了哪些事情?在修臺階的過程中,爸爸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么解決它們的?有了這些問題,當學生閱讀課文時,就不再是走馬觀花式的,漫無目的地瀏覽,而是真正深入地去理解,這些問題讓文本變得不那么枯燥,而是變成了他們挖掘問題對應答案的土地。同時,要注意的是,這些問題的設置不宜太過于艱澀,而是要注重難易結合、深淺結合,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邏輯性、有趣味性。就像路標的作用一樣,這些問題也是對閱讀的引導。
再次,教師以身作則,在與學生的“共讀”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作為教授語文科目的教師,更應該把閱讀當成一項終身事業。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是學生學習的對象,如果自己都不閱讀,怎能要求學生去閱讀呢。要相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語文課堂上要能引經據典、信口拈來,經常給學生講授一些閱讀的收獲和體驗。還有一些歷史名人、科學家、藝術家的讀書故事,如毛主席鬧市讀書、古人懸梁刺股讀書,歐陽修枕上、廁上、馬上讀書等故事,用名人閱讀的故事給學生樹立榜樣??梢允菍W生知道的,也可以是學生不清楚的,總之都要讓學生懂得閱讀的價值,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最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閱讀自主空間。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是真正指向學生的精神生命的閱讀,與功利化無關。也就是說,回歸閱讀的本有價值。教師要先從應試教育的思維中跳出來,以發展學生素養的思維去引導學生閱讀。作為不同于應試教育的“訓練式閱讀”,自主閱讀應降低對學生的過程管控,如對學生的閱讀速度等的要求。閱讀不僅是信息獲得的過程,更為重要的是,將閱讀內容內化為滋養自我精神與心靈的營養,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思考與挖掘。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充分的自由閱讀的時間與空間。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文本,倡導學生與教師及同學積極交流閱讀心得,避免閱讀成為一種學習任務,而是自主選擇,甚至是調節緊張的學習節奏的有效方式。自由閱讀不同于“任務式”“訓練式”閱讀的特點是追求閱讀方式的“彈性”,而拒絕閱讀教學的“剛性規則”。超越課堂教學意義,而延伸至學生的課余乃至校外生活。通過自由閱讀環境氛圍的營造,學生養成自主閱讀習慣,那么,學生就獲得了閱讀的內生動力,具有了閱讀的興趣,閱讀也就真正成為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內容。
總之,讓學生真正愛上閱讀,是做好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關鍵一步,其重要性不僅在初中階段,也是學生終身受益的事情。
2.為學生營造豐富的閱讀環境
閱讀不是造空中樓閣,本質上是對前人智慧、感情、經驗、體悟的解讀,是一種與作者交流的方式。上下五千年、古今中文,無數優秀的寫作者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本內容,它們就像是一個個的星辰落在歷史的長河中,閃閃發光。就是因其豐富,故而在對初中生的閱讀教學中,重要環節甚至不在課堂上,因為課堂時間有限。學生閱讀的更多時間,是在課堂之外。因此,怎樣通過多元化的閱讀環境打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空間顯得尤為重要。具體來說,還要從家庭、學校、社會多個層面為學生創設一個紛紜有趣的閱讀空間。
家庭是重要的一個方面,一個人百分之六十的影響來自家庭。在《紅樓夢》里有這么一個細節,就是賈府的祖先怕后輩兒孫萬一沒落了沒有書可讀,于是專門設立了一個私塾,供家族里的孩子免費讀書。古時候書籍成本高,買書不易,所以他們才有此考慮?,F在的書籍普及度相比古代簡直是天上地下,絕大多數家庭是有能力給學生購置書籍的。那么在家里打造“書香家庭”,為孩子提供適宜的閱讀內容,就顯得十分必要。同時,在空閑的時候,家長可以帶著學生多去書店、博物館、文化館這樣富有深度的、閱讀氛圍濃厚的場所,其中散發的氛圍讓孩子自然地就被其中的書香所吸引。
此外,良好的校園閱讀氛圍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班級設立圖書角,讓學生在班級范圍內實現書籍資源共享,相互節約,既提高了書籍的利用率,也能形成良好的整體閱讀氛圍。學校的圖書館建設是校園閱讀氛圍建設的重點,圖書館的空間設計、書籍選購、開放時間、書記管理等方面,要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閱讀習慣為目的來建設和打造。作為一所初中的圖書館,空間要寬敞,要讓學生在想讀書的時候有地方可去;書籍要豐富,不僅要有文學、藝術、歷史、地理等文科書籍,也要有其他方面的書籍供學生選擇。在書籍的選擇上,可以征詢學生和教師的意見,本著拓展課本的目的,圍繞教材和學生的成長需要,選擇難易適中,難易兼備的書籍,滿足不同學生的閱讀需求。學校還可以定期舉辦讀書活動,讓學生相互交流閱讀經驗、相互分享閱讀知識、相互推薦閱讀書目等。
給學生提供了足夠的閱讀空間,還要有足夠的閱讀時間。如果沒有足夠的閱讀時間,那么閱讀資源會被浪費,閱讀教學就會變成空中樓閣??梢赃m當減少學生的重復性作業,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主動閱讀。
3.要注意幫學生選擇適宜的閱讀書目
古人說開卷有益,指的是閱讀好書對人的成長有好處。一本好書能給人的生命成長帶來營養,但并不是所有書都是對人有益的。因此,要精心選擇閱讀書目。對中學生而言,他們是八九點鐘的太陽,正在冉冉升起,選擇適宜的書籍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文化水平和閱讀能力,也有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正確審美水平的提升、生活趣味性的增加。同時,適宜的書籍更能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加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因此,選擇適宜的書籍,對教師、學校和家長而言顯得至關重要。
首先是年齡適宜,選擇的書籍要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比如,讓初中生去閱讀《喧嘩與騷動》《美學》這樣艱澀的大部頭,就顯得非常不合實際,這些書籍本身就不符合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準。相對而言,《上下五千年》《巴黎圣母院》這樣既富有文學性、知識性,又不那么枯燥的內容,就適合得多。同時,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差異,指導學生有層次地進行閱讀,要從簡到難、由淺入深。
其次是內容適宜,要以積極健康、有一定深度的內容為主。比如《名人傳》,學生可以從中了解到偉大的藝術家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貝多芬在不同的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他們終其一生始終堅持不渝的奮斗精神。
最后是要注重經典閱讀。所謂經典,是指世界上各個民族國家語言最好的代表,雖歷經時代更迭,卻不失其重要價值,也就是具有很大的推崇價值的作品。中國有經典,外國也有經典。對這些經典的閱讀,是對語言最高表現形式的理解和感悟,讀好了這些,其他內容也就不在話下了。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名著每冊選定了2部,每學年4部,初中三年共計12部。都是適宜中學生閱讀的經典作品,如《西游記》《水滸傳》《紅星照耀中國》《昆蟲記》《儒林外史》等,這些都是中國古代小說成就的最高代表,不僅是過去時代的記錄,也講述了不同歷史時期人們的生活狀態,還有著對不公平、不正義的批評,有著對真善美的樸素追求,文筆與思想并重;比如《老人與海》《飄》《古希臘神話》等,這些世界名著,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對這些書籍進行閱讀,有利于開拓學生的國際視野,對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4.要對學生傳授一定的閱讀方法
閱讀方法直接影響閱讀教學效果的達成,對初中生而言,重要意義在于他們正處在閱讀能力形成的關鍵期。初中生的思維認知能力逐漸成熟,可以接受的文本材料范圍已經相當豐富了。面對他們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文本,要有恰當合適的閱讀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對有些書目可以通過“粗讀”而知曉書中的主旨大意,獲得書中傳遞的人文精神即可。而對于有些書籍,則值得花時間去進行細細品味,需要“精讀”的工夫。在精讀中,體會作者的構思、用筆之巧妙。如《朝花夕拾》,魯迅的文筆之妙,常常滲透于字里行間,需要細細品味才能領悟其中的奧妙;再如古詩詞,也是需要細讀的,需要逐字逐句地理解其含義,因為詩歌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凝練的語言,常常言有盡而意無窮,這就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仔細感受其中的美和哲理。對于可以粗讀、快速閱讀的書目,如《基督山伯爵》《水滸傳》,這樣的小說以情節故事為主,學生的閱讀主要是傾聽其中的故事,再加上篇幅宏大,如果一字一句地閱讀,會極大地浪費學生的閱讀時間。有些書需要有重點地讀,如《海子詩選》,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篇目或者教師推薦的篇目去閱讀,而不是沒有重點地瀏覽;再如《居里夫人傳》這樣的傳記作品,學生閱讀的重點應該在主人公的人生經歷講述上,尤其他們在面對人生矛盾、選擇的時候,表現出來的態度、勇氣,更值得學生去注意。
5.結語
初中生的學習任務逐漸加大增重,有效閱讀可以為他們開辟一處獨特的天地。在這塊獨特的天地里,他們的身心得到調節、精神得到緩解、人格得到陶冶。學校應將閱讀作為落實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發展學生素養的一條重要路徑。學校與家庭應建立必要的聯系,形成濃郁的閱讀文化氛圍??傊?,在目前來說,學生獲取閱讀的途徑是多樣和豐富的,已經不是只能從書本中閱讀了,因此我們的閱讀教學也要與時俱進,不要拘泥于書本,要利用信息時代的便捷性,擴大學生的知識獲取范圍。對教師來說要教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形成燈塔的效果,指引學生正確閱讀,促進學生閱讀興趣的形成,讓學生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和有效的閱讀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初中語文中的閱讀教學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世雄.初中語文教學強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19).
[2]任偉.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的實踐探索[J].學周刊,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