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德 姜偉 徐行 鄭鑫

摘要:“金課”即一流課程,其特點可歸納為“兩性一度”,該文主要從“兩性一度”角度,通過對《房屋建筑學》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探索,提出該課程“金課”建設的基本思路,即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建設與實踐的探索,將課程思政融入課程教學的環節中,為“金課”研究與實踐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法,有助于推動“金課”建設與實踐。
關鍵詞:金課房屋建筑學建設現狀建設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2;TU-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5(a)-0000-00 Research on Teaching Reform of Housing Architecture Course Based on "Golden Course" Construction
LIUGuideJIANG Wei*XUHangZHENGXin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ivil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 Institute,Daqing,Heilongjiang Province,163000 China)
Abstract:"Golden Course" is the first-class cours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can be summarized as "Gender One Degre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der One Degre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House Architecture" course and proposes the basic idea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course "Golden Course" , That is,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Golden Course",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link of the course teaching, so as to find practical methods for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Golden Course", which will promote the "Golden Course".
Key Words:Gold course; Housing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status;Construction approach
1關于“金課”
1.1“金課”的概念
“金課”建設是當前高等教育領域的熱點,是強化本科教育的關鍵,更是教學研究活動關注的重點。2018年教育部出臺《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教高函〔2018〕8號),通知中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合理提升學業挑戰度、增加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總的來說,‘金課可以歸納為‘兩性一度,即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所謂‘高階性,是知識能力素質的有機融合,是要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創新性,是課程內容反映前沿性和時代性,教學形式呈現先進性和互動性,學習結果具有探究性和個性化;‘挑戰度,是指課程有一定難度,需要跳一跳才能夠得著,老師備課和學生課下有較高要求。[1]”
1.2“金課”建設的意義
“金課”建設是相對于過去的“水課”建設,通過建設“金課”既要調動教師“教”的“積極性”,更要挖掘學生“學”的“主動性”,讓課堂教學真正成為一個互動、共贏的良性循環,讓課程教學真正地實現“教學相長”。
1.2.1創新教學方法,整合教學內容
根據“金課”“兩性一度”要求,“金課”建設的課程需要教師革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整合現有教學內容,壓縮學時學分,將陳舊的知識“摒棄”,重復的教學內容“整合”,實現教學內容的“優化配置”,讓學生有更多的自主時間去發明、去創造,不要把學生“埋沒”在理論知識中,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去。
1.2.2提高課程的挑戰性
減少原有課程“一卷定乾坤”的思路,增加項目式、研究性、探究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實際問題的高級思維和綜合應用能力,提升課程的挑戰性。“打造混合式‘金課,實施過程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充分發揮學生創造能力[2]。”減少“填鴨式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欲望,讓學生從主觀思想中想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1.2.3提高教師教學組織能力,改進教學方法
建設“金課”需要授課教師的配合,要讓授課教師從思想上想建設,從行動上能建設,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建設“金課”的目的。授課教師“不想建”或“不能建”直接導致“金課”建設流于形式,不能達到“金課”建設的初衷。因此,第一,要轉變授課教師的理念,讓教師從心里接受并在行動上支持“金課”建設。第二,通過構建基層教學組織來提升教師教學組織能力,成立教學團隊,實施定期備課、定期研討,發揮團隊成員中的優勢,共同協作完成“金課”建設。966EFE25-E08C-4BF2-B537-570FA76483A6
根據“金課”建設要求,教師要改革教學方法。“教”,采用講解法、演示法及討論法;“學”,主要采用參與法及討論法;“練”,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相結合;“做”,主要采用案例法和分組訓練。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練、做順序不完全固定,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目的就是讓學生真正學會并能獨立完成實際的工程,解決遇到的問題。此外,嘗試翻轉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反向設計教學,以產出為導向及時鞏固練習,提高知識應用能力。課前預習充分,自主性強;課上互動主動,參與度高;課后反饋及時,知識鞏固到位。
2《房屋建筑學》課程建設現狀
《房屋建筑學》是具有很強設計性和實踐性特點的專業必修課程,“《房屋建筑學》涉及建筑結構、建筑物理、建筑法規、建筑材料、建筑歷史、建筑設計原理及城市規劃基本知識等,以建筑制圖、建筑材料等課程為其先導,又為建筑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地基與基礎、建筑設備等后續專業課奠定基礎,它在土木工程專業的整個教學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3]”。
目前《房屋建筑學》課程建設與“金課”建設要求還有一段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課程考核方式單一,考核內容書本化、理論化
現有《房屋建筑學》課程考核是平時成績占30%,期末成績占70%,平時考核主要是學生出勤率和1~2次的平時作業,對于學生的學習態度、課程互動等幾乎不予以關注,不注重學生過程性考核,往往一卷定乾坤,學生最終的成績主要是期末的一張試卷,部分學生平時不學習,一到考試全都不會,為了能夠通過考試,只能另想他法。“在沒有科學規劃和認真監督情況下[4]”,單一以一張試卷難以正確評價學生,這對于平時認真學習、期末努力學習的學生來說很不公平,長此以往,使整個班級、整個專業,甚至整個學院產生不良學風。
此外,學生為了考試,考前突擊現象非常嚴重。每逢期末考試的前幾周,以前并不擁擠的圖書館、自習室都會人滿為患。學生平時不努力,而僅僅用在考前一周,甚至是考前兩三天“挑燈夜讀”。究其原因是考核內容書本化、理論化。考核內容原封不動的從筆記上照搬下來,換成填空題、名詞解釋、問答題等,甚至有的教師還會在考前給學生劃重點,學生平時不用功,只需在考前把老師的范圍背一背,也一樣能拿到不錯的成績。久而久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將會受到嚴重挫傷。因此,要想不打擊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性,防止考前突擊現象發生,必須改革考核內容,降低書本化、理論化的試題比例,提升研究型、開放性試題。
2.2實踐實操能力欠缺
《房屋建筑學》一共54學時,為加強學生實操能力,在短學期加了2周的課程設計,這對于夯實一門工科專業基礎課來講有所欠缺,很多老師在指導課程設計時過于強調理論分析,學生實踐實操能力沒有得到提升,最終導致學生理論和實踐相背離。
2.3課程思政元素挖掘有待加強
課程思政是高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是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和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的有效切入,也是完善全員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房屋建筑學》課程思政就是要根據土木工程學科專業的特色和優勢,深入研究專業的育人目標,深度挖掘提煉專業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科學合理拓展專業課程的廣度、深度和溫度,從課程所涉專業、行業、國家、文化、歷史等角度,增加課程的知識性、人文性,提升引領性、時代性和開放性。
現有《房屋建筑學》的課堂教學主要以知識講授為主,缺少“樹立與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社會責任‘工程師素養和‘科學精神[5]”等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教師授課就是講授知識,學生上課就是學習理論知識,學生考完試基本全部還給老師,對于課程內的知識還是停留在知曉的層面,沒有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此門課程對未來的影響,這都將影響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和就業觀。
3《房屋建筑學》課程的“金課”建設途徑
線上和線下部分的建設運用于課堂教學,實現“翻轉課堂”,同時總結提煉經驗,收集學生反饋意見,發現不足進行整改。
3.1按照“兩性一度”要求建設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的線上部分
線上教學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拓學生的眼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保證學生自主、自由安排時間學習。《房屋建筑學》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的線上建設部分主要通過“學習通”平臺來完成。
3.1.1利用“學習通”預習
授課教師把教學日歷、教案、講稿、課程大綱及PPT等相關材料上傳“學習通”手機App,學生利用“學習通”進行課前預習。課前預習不僅僅是將課程相關內容上傳,還包括各種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進入課程,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課前預習,學生能夠充分了解課堂教學的講授內容,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
3.1.2利用“學習通”拓展
任課教師課前搜集并上傳前沿性學術研究成果,例如,著名建筑視頻、建筑設計規范及圖集、建筑構造Flash動畫、建筑圖紙、建筑賞析及建筑大師介紹等,讓學生知曉該課程學術前沿,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1.3利用“學習通”研討
“學習通”提供了多種教學活動,教師根據講授內容,有針對性地布置課堂作業、設置測驗題、開展小組任務,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增加過程性考核,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3.1.4利用“學習通”實施過程性評價
設置和完備課程學習效果評價體系,把各個教學環節量化測評。教師設置開放式評價考核,時刻關注學生的線上學習學習態度和學習結果,注重過程性評價,建立起全方位考核機制。具體評價分布如表1。
表1過程評價分布
內容???????? 作業???????? 課堂互動???????? 簽到???????? 課程任務???????? 章節測驗???????? PBL? 線上訪問???????? 討論???????? 閱讀???????? 觀看直播???????? 考試???? 線下表現966EFE25-E08C-4BF2-B537-570FA76483A6
權重(%)?? 10???? 10???? 3?????? 10???? 10???? 5?????? 4?????? 10???? 3?????? 3?????? 30???? 2
3.2按照“兩性一度”要求建設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的線下部分
線下采用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結合黑板教學,注重實踐應用,通過啟發互動、現場教學、開設第二課堂、翻轉課堂等方法,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緊密結合,培養學生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通過課程教學發現并總結一般性的規律和經驗,并進行凝練,為他人提供借鑒。《房屋建筑學》課程的線下部分主要針對線上學習情況,進行線下指導和疑難問題講解。
3.2.1完善課程體系
按照“金課”建設要求,“任課教師要不斷完善教案、講稿和教學 PPT [6]”等課程資料、授課內容,拓展課程深度,增加課程難度,提升學業挑戰難度,去除重復性及陳舊的知識,完善現有課程知識體系和教學大綱,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使其滿足金課建設要求。但是課程的難度和挑戰度一定要與現有學情相當,滿足心理學上“最近發展區”的要求,不能過難導致學生根本學不懂放棄課程學習。
3.2.2實操性作業
《房屋建筑學》課程中實踐教學部分十分重要,能夠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掌握房屋建筑技能,這主要通過實踐教學內容、實驗教學設備和實踐教學基地來保障。實操性部分選擇線上教學無法完成的實操性強的作業,例如,在學習樓梯章節前,讓學生去觀察身邊不同類型的樓梯,并將所觀察到的樓梯進行拍照,再讓學生進行整理,最后在課堂上展示,展示過程中詳細描述各類型樓梯的尺寸、類型和組成等。
通過實操性作業,使學生能熟練應用建筑設計原理解決實際工程的建筑設計問題,提出大量性建筑的初步設計方案;能正確運用工程制圖知識和建筑設計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實現中小型建筑設計方案的表達,具備閱讀和評判建筑設計方案的初步能力;能夠熟練應用建筑構造的基本原理解決實際工程的構造設計,能夠對常見的建筑節點提出建筑構造的設計方案。
3.2.3線下指導和疑難問題講解
《房屋建筑學》課程中的設計部分需要學生有空間思維,一旦學生沒有理解空間構造,在線上很難解釋,需要教師在線下面對面溝通和解釋。通過線下教師指導實踐項目,讓學生相互探討、相互交流,引導學生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掌握操作技能,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此外,教師根據學生的實操項目,因材施教編制個性化的教學指導方案,促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3.2.4采用多元化評價
評價強調達成學習成果的內涵和個人的學習進步。根據每個學生能達到教學要求的程度,賦予不同的評定等級,進行針對性評價,通過對學生學習狀態的明確掌握,為學校和老師改進教學提供參考;課程目標達成評價關注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同時考慮學生個體差異,并以學生學習成果為指導,進行課程設計,組織教學活動,持續改進相關教學環節。
3.2.5融入課程思政元素
立德樹人是高校立身之本,“課程思政”作為立德樹人的一種體現形式,“是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從而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5]”《房屋建筑學》“金課”建設,要“適應國家戰略需要、立足培養具有完整的科學基礎知識、突出的工程實踐能力、強烈的創新創業意識的新型工程人才[7]”,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課堂教學中,在傳授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深入挖掘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梳理自身思政知識,強化專業課程的“育德”功能,在專業教學中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及思想政治元素完美融合到專業課程教學中。《房屋建筑學》有部分講授的建筑歷史,授課教師一一展示原始社會的鳥窩、奴隸社會土木房屋、封建社會寺廟、萬里長城、宮殿到近代的故宮、今天的鳥巢等圖片,讓學生看到建筑在材料和結構上的變化,更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到我國建筑的發展;從著名建筑大師梁思成和林徽因身上學習工匠精神,樹立文化自信,做新時代的合格工匠人。讓土木人能利用自己所學為祖國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培養家國情懷。
4? 結語
通過《房屋建筑學》“金課”建設進一步明確了教學目標,整合優化了教學資源,通過重塑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提高了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的質量,實現了理論教學和動手能力培養的有效融合。任課教師通過利用教育平臺,優化線上、線下課程內容,形成線上、線下有效聯動,及時形成閉環教學反饋環境,打造《房屋建筑學》“金課”,以達到“兩性一度”標準,培養出學生實踐能力。
“金課”建設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需要不斷地完善,不能一蹴而就。這不僅需要授課教師的辛勤付出和努力,更需要學生、學校和社會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多方共同努力不斷提高“金課”的含金量,讓“金課”成為真的“金課”,讓學生受益,得到社會的認可。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教高函〔2018〕8號)[EB/OL].(2018-08-2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09/t20180903_347079.html.
[2]??? 高寒.混合式“金課”建設理論與實踐——以《中小學信息化教學能力》課程為例[D].南寧:南寧師范大學,2021.
[3]??? 宿曉萍,王瑩,隋艷娥,等.土木工程專業《房屋建筑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探析[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98-100.
[4]??? 陳志盛,王鴻懿.“熱工過程控制系統”金課建設探索[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1(10):22-23.
[5]??? 唐慶杰.無機與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思政元素的設計[J].安徽化工,2021,47(6):179-182.
[6]??? 唐曉英,姜偉,李永春,等.中國文化史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建設與實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5):134-135.
[7]??? 吳小秋.行業特色型大學“金課”建設路徑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理工大學,2021.966EFE25-E08C-4BF2-B537-570FA76483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