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瓊
摘要:目的:對重度突發性耳聾患者進行鼓階注射手術治療效果的研究。方法:選擇我院在2021年1月至10月收治的100例重度突發性耳聾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鼓階注射手術治療,對比療效。結果:治療后,患者的聽力情況明顯提升,生命品質提升,療效顯著。結論:針對重度突發性耳聾患者而言,鼓階注射手術治療可以改善患者聽力,減少患者出現聽力障礙殘疾的現象,提高生命品質,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耳內鏡;糖皮質激素;內耳循環
【中圖分類號】 ?R764.43+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5--01
突發性耳聾指在七十二小時內突發性出現了原因不明的耳聾,導致患者聽力明顯下降。而且,該疾病發病率高。現代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生活壓力大,生活和工作緊湊,身心得不到放松,身心長期經受不了較大壓力,精神系統和免疫力受損,電解質失去平衡。而且,該疾病并無男女顯著差異。另外,患者一旦失去聽力,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都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造成了嚴重不良后果。現目前,對該疾病的治療法包括了對神經增加營養,抗凝,補充維生素和激素以及高壓氧等等,其中,激素治療療效確切,但是激素治療也存在弊端,比如,注入鼓室的藥物可通過咽鼓管流走,鼓膜導致最終穿孔,進而患者出現耳痛和眩暈等等情況。本文對重度突發性耳聾患者進行鼓階注射手術治療效果的研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人員選自2021年1月至10月收治的100例重度突發性耳聾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0例。研究組年齡20-60歲,中位40歲;對照組年齡23-67歲,中位48歲,已將精神疾病、資料不全患者資料予以排除,提前告知家屬和患者此次研究內容。資料進行了分析、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研究組行鼓階注射手術治療,對患者進行全麻患耳常規消毒,然后在顯微鏡下對患者耳內的氣房逐步進行磨掉,打開面隱窩,再向耳內直視下向鼓階注射地塞米松50μl,對于雙耳出現重度耳聾的患者進行五天的常規治療后如果沒有效果,選擇聽力更差的一側耳朵進行耳行手術內耳給藥方案,術后患者留院觀察一天,并無障礙后便隨即出院。對照組行口服潑尼松片治療,將劑量控制為每天一毫克,劑量控制在六十毫克以內,早上服用,連續服用五天。護理人員讓患者保持內心和身體的舒適感,注意多休息。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純音聽聽閾監測、治療效果。
1.4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22.0軟件對數據予以統計后分析,計量用(x±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x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純音聽聽閾監測
術后四周,對患者進行聽力情況復診純音聽聽閾監測。研究組檢測言語聽閾為(64.71±10.03)dB,對照組檢測言語聽閾為(70.51±8.14)dB,(t=-6.02,p=0.001)。對于聽力提高情況檢測,研究組比治療前明顯提高了(17.2±8.2)dB,對照組提高(8.30±6.21)dB,(t=5.23,p=0.001)。總而言之,研究組聽力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
2.2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后治療有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突發性耳聾疾病為耳鼻咽喉科的一種常見疾病,醫學學者認為該疾病和人體內耳循環障礙、病毒感染以及身體抵抗力下降有關。糖皮質激素具有良好的抗炎消毒效果,還可以對消除耳蝸水腫以及提高免疫力有良好之效,現在通過不同的用藥途徑對治療突發性耳聾有著較好療效,已經取得眾多醫生的認可,主要的用藥途徑有口服、靜脈點滴等等方法。現在,醫學家對于突發性耳聾患者的治療沒有再進行分型治療。當然,不同類型的耳聾疾病其治療效果也會不同。因為之前的種種耳聾治療方法療效不顯著,因此,現在試圖尋找一種新的和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法來治療耳聾疾病。有關報道指出,鼓室、耳后注射激素以及系統性用藥治療突發性耳聾疾病療效顯著,但是對于重度突發性耳聾的治療效果仍然不理想【1】,則認為此和藥物不可以有效的通過圓窗膜有著密切的聯系。蝸窗龕和蝸窗膜解剖和功能的異常都會影響藥物進入耳內藥效的發揮,研究證明,耳內鏡下經面隱窩入路從經圓窗膜向鼓階注射地塞米松治療法【2】,該治療法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而且,該治療法所花費的治療費用也低,是患者能接受的經濟范圍【3-5】,而且,可以有效的保證耳內可以獲得較高的藥物濃度,讓患者的聽力得到良好的恢復。而且,治療安全,不會產生不良后果。結果顯示,患者的聽力情況明顯提升,生命品質提升,療效顯著。
綜上所述,針對重度突發性耳聾患者而言,鼓階注射手術治療可以改善患者聽力,減少患者出現聽力障礙殘疾的現象,提高生命品質,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突發性聾的診斷和治療指南(2021)[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21,50(6):443447.
[2]WuCS,LinHC,ChaoPZ.Suddensensorineuralhearingloss:evidencefromTaiwan[J].AudiolNeurootol,2021,11(3):1516.
[3]馮文靜,劉博,彭曉霞,等.突發性聾發病危險因素的相關研究[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21,15(6):343345.[5]李菊蘭,蔡華成,黎志強,等.1158例突發性聾患者聽力情況分析[J].中華耳科學雜志,2021,7(4):371373.
[4]李菊蘭,蔡華成,黎志強,等.1158例突發性聾患者聽力情況分析[J].中華耳科學雜志,2021,7(4):371373.
[5]張曉彤,許岷,段茂利,等.突發性聾臨床流行病學分析.中華耳科學雜志,2021,7(2):152-156.5D6F4EC6-F3DA-457C-BB98-97EE264847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