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蓮芳
摘 要:在我國的小學音樂教育中,對于本土民族文化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能夠有效地提升其教學質量。但是當前大部分城市,小學生對本土民族文化知識了解不夠透徹,因此本文主要以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情況為主要對象展開研究工作。首先,從中國傳統的審美觀念入手分析了目前存在于課堂當中所產生問題;其次,針對這些現象提出一些建議措施來解決這一問題,從而促進本土民族音樂教育在未來發展上更有優勢,從而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培養具有特色意識提供幫助。
關鍵詞:本土民族文化 小學音樂 作用影響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文化教育也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小學音樂教學是我國基礎課程中不可缺少一部分。而在中國民族傳統文化背景下,本土優秀的國學、樂器等作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傳承下來并具有了其獨特的意義[1]。筆者將從地域角度出發來研究和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民族文化,并且能夠為小學生所熟知且較為廣泛傳播其自身特色風格特點,同時也可以更好地讓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得到啟發與幫助,提高學生們學習興趣及積極主動性。
一、現階段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和教師對音樂課堂缺乏足夠的重視
現階段社會競爭激烈,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學校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將考試課的當做教學重點,使得教師教學壓力增大,導致了音樂課的教學時間有所減少。很多教師將學生的音樂課改成自習課,或者利用其他學科替代音樂課。顯然,教師并沒有足夠的意識到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及作用。另一方面,學校長期的不關注,不重視,導致了音樂教師教學的敷衍,不負責,給學生傳達了不正確的思想觀念,這很不利于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的長期發展。
(二)教學方式落后,學生參與度較低
當今時代發展迅速,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模式也應該及時得到更新與優化。教學方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很多音樂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將很大一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運用在理論知識的講解上,對很多細節之處深度剖析,這對學生的音樂學習是好的,但是音樂是一門集感性與理性于一體的學科,教師在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時,更應該考慮到學生的課堂體驗,如何能夠使學生從心出發,認真品味音樂,才是音樂教學的精髓所在。另外,一些教師在練習的時候,采取了讓學生跟唱的方法,這樣雖然減少了學生失誤的頻率,但是沒有給予學生很大的發展空間,學生可能會陷入教師的唱歌技巧中,從而無法真正發掘屬于自己的音樂風格。
二、民族文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一)民族文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民族精神教育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它關乎著一個民族的信仰,信念。而音樂,是一種能夠將靈魂升華的美學,所以,音樂教學與精神教育密不可分。通過本土民族文化資源,開展音樂教學,是對音樂教學的偉大創新[2]。《音樂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要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藝術,增強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理解。”音樂教學,不僅僅是為了學習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更加注重利用那些鮮活的生活資源,作為音樂教學的切入點。例如,筆者所在的隆林各族自治縣,是一個頗富民族風情的地區,素有“活的少數民族風情和民族文化博物館”之稱,這里擁有保存完整的苗、彝、仡佬、壯等少數民族絢麗多姿的民族特色,代代相傳。所以,通過民族文化來進行音樂教學,在學習音樂的同時帶著同學們了解更多的少數民族文化,使文化和音樂得到傳承,民族文化具有很明顯的民族精神,民族特色,風土人情,通過了解民族文化,會激發學生對國家的強烈情感,愛國主義精神和情懷。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我們希望未來的祖國建設者能夠擁有一顆拳拳愛國之心,保衛國家和人民。通過音樂欣賞和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自信心,這才是音樂創新教學的核心價值。
(二)民族文化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作用
音樂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習音樂,更重要的是,需要在掌握一定的音樂基礎上,陶冶情操,提高核心思想,保持正確的人生觀念,使心理健康擁有積極的生活狀態。如筆者所在的地區,當地少數民族舞蹈也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如苗族的《蘆笙舞》、《踩鍋樁》等作為一種地方民族文化遺產,成為各少數民族各自的傳統節日或是當地慶典表演節目[3]。所有這些具有地域特色民族文化,都可以作為學生音樂欣賞課的內容。通過和學生們一起接觸這些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舞蹈,其中包含著人們對未來美好的寄托,體現生活中的真善美,會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并從中獲得思想品質的提升。例如在學習二年級下冊音樂課本第四章《我的家在日喀則》時,教師首先可以帶領學生一起了解其中的音樂舞蹈風格,所包含的風土人情,體會歌曲中抒發的藏族人民熱愛家長的強烈情感,同時,學習藏族踢踏舞,讓學生更加喜歡和了解藏族文化,并且,加入本土民族文化的歌曲和舞蹈,使二者形成鮮明的對比,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豐富課堂體驗,培養學生音樂風格,另一方面還能夠使本土民族文化得到深入的學習,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對于民族和家長的熱愛之情,這對于陶冶情操,提高思想認知具有重要作用。
總結
總而言之,對于民族文化資源,教師應該充分的發揮其作用,使小學音樂教學在民族文化的影響下逐步受到多方面的重視,從而迅速發展和成長,才能夠給予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完善和高品質的音樂學習平臺,使學生的精神品質得到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呂莉,李偉宗.民族音樂在音樂教育中的作用商界論壇
[2]張娟.中小學民族音樂教育探析
[3]王幼珊.民族音樂在中小學音樂課中的教學模式.大眾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