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顯橋
摘 要:為了迎合新課改的教學需求,初中政治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單一刻板的教學形式轉化為多樣化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可以以更好的姿態去學習政治這門科目。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建立起清晰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向,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基于此,對初中政治課堂提問教學策略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政治;高效課堂;多樣化教學
引言
在新課標不斷推行的背景下,我國教育教學理念也發生了較大變化,逐漸從以前的應試教育體系轉變為綜合素質教學,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傳統教育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題,而基礎課程教育領域則需要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只有不斷推進教學改革,才能推動教學創新,推動教學不斷向前發展。
一、借助信息技術,豐富課堂內容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提供了有效助力。借助信息技術全面開展初中政治教學,能為學生直觀地呈現知識內容,同時也能喚醒學生的興趣,會讓課堂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使學生的學習動力變得更加強勁。所以,在具體的授課期間,初中的政治任課教師應了解信息技術的每一項功能和特點,并熟練地掌握、靈活地運用,將學生注意力更好地集中在課堂中,引導學生跟隨信息技術的腳步進行深度的知識學習,從而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講解“我們社會主義祖國”的相關知識點時,要想有效培養學生熱烈的愛國之情,強化學生的道德品質,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就可以從美感教育這一角度進行課堂設計,伴隨著優美的旋律,一幅幅生動的畫面通過電子設備呈現在學生眼前,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祖國的著名景色,大好的山川河流展示在學生眼前,伴隨著學生的震驚與贊嘆,他們會沉醉在祖國偉大的自然風景中,從而產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通過信息技術,將美感教育滲透到政治課堂中,能通過美的情境洗滌學生心靈,能讓學生在美好的氛圍中升華自身的思想。通過信息技術的直觀展示,能讓學生深度掌握知識內容,強化政治課程的德育功能,使學生在欣賞、贊美祖國的過程中提高審美情趣,強化學生的美感領悟能力。
二、積極推動教育觀念與內容的更新
網絡平臺在為學生提供更充裕信息的同時也面向教師展開,初中思政教師應當在備課階段充分收集時事熱點,并根據即將進行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解讀。換句話說,在初中思政教材更新頻率相對較低的前提下,教師可以善用網絡信息來提高思政教育與實際生活的貼合度,同時也更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網絡信息的雙面性已經得到了充分認知,想要發揮網絡信息的教育價值關鍵還是在于教師的應用。當前網絡平臺上已經出現了大量的優秀教學案例、教學模式、教學視頻,教師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這些信息來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更全面發揮網絡信息的積極作用。不僅如此,日常思政教育中教師還應當明白堵不如疏的道理,初中生接觸網絡的情況已經不可避免,教師在日常思政教育中不應當大肆宣揚網絡信息的危害,很容易激發學生的逆反心理,而是應當利用日常的思政教育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的信息篩選方式,提高學生對負面信息的篩選和抵御能力,才能從根本上降低網絡信息對思政教育的負面影響。
三、傳授學習技巧,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目前,很多學生在政治學習時采取的依然是死記硬背的方式,導致政治學習效果不佳,難以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所以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學生政治學習技巧的傳授,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學習習慣,逐漸提升政治學習效果。如引導學生在政治學習時切莫死記硬背,而是要采取理解記憶的方式,要在完成背誦之后進行抄寫或做題,這樣才能更好的對政治知識進行鞏固,并形成長久性記憶。其次,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遺忘曲線規律來進行政治知識的背誦,初學記憶內容遺忘較快,而通過反復記憶遺忘的幾率就會逐漸降低,最終實現對知識的牢固記憶。此外,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在政治學習之前提前進行預習,在課堂中認真聽講,背誦時靜心多思,完成學習之后及時鞏固,出現問題以后查漏補缺,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進一步提升政治學習效果。
四、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展開初中政治課堂
傳統初中政治教學過于理論化,教師為了追求教學進度而一味地講解理論知識,這就使得課堂氛圍變得枯燥乏味,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學生不愿意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為了避免這一教學現狀的產生,也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來展開初中政治課堂。教師在引入興趣化教學的時候,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層次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可以利用多媒體的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來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利用情境化的教學形式來讓學生通過身臨其境的感受,了解政治的魅力,認識到政治的作用,擺正學生的學習態度。但很多學生會采取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來學習政治這門科目,這種學習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完成基本的教學內容,但是會花費學生大量的時間,并且只能達到短暫性的記憶。學生沒有真正的記憶和理解其所背誦的抽象概念,沒有達到其應有的教學目的。所以初中政治教師要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也符合新課改的教學需求。例如,初中政治教師在講解“青春的邀約”這一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引入相關視頻。播放一些具有正能量的短片,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短片懂得人悄悄發生的變化,成長的不僅是身體,還有性格和道德修養,教師在利用多媒體的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時,要考慮好教學主題,引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教學形式來增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讓學生可以通過相互幫助和相互討論,從而共同進步。這種多樣化的教學形式,符合學生的發展規律,迎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師在引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展開政治課堂時,要考慮到組員的分配情況,應做到合理分配組員,將接受能力相對較強與接受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分為一個學習小組,從而讓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去帶領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進行自主化的學習。
結束語
總之,初中思政教育對學生三觀的建立和發展有著關鍵性的影響,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從多方面改良現有的初中思政課堂,并尊重學生的年齡與心理特性,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賈彩琴.初中政治課堂提問教學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20(12):75-76.
[2]陳林.巧用提問藝術,優化初中政治課堂[J].學苑教育,2018(22):21.
[3]王洪濤.關于初中政治課的提問策略[J].學周刊,2018(32):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