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錦宇
摘 要:我國經濟不斷增長,人們物質條件越來越好,生活水平也達到了全新的高度,在當下時代,娛樂方式呈多元化發展,豐富了基層人民的內心世界。現如今,群眾舞蹈已成為了全民參與的娛樂活動,非常適合基層群眾,群眾舞蹈形式豐富多彩,是基層人民豐富生活,豐富內心的重要方式,通過群眾舞蹈,不僅可以鍛煉基層群眾身體素質,還有利于促進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基層文化館是開展各項活動和傳播文化的重要場所,文化館需要做好對于群眾文化舞蹈的編排創作,以便發揮舞蹈的實際價值,更好地促進全民參與。基于此,文章主要針對基層文化館群眾舞蹈編排創作展開全面分析。
關鍵詞:基層文化館;群眾舞蹈;編排創作
引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群眾在滿足物質條件的同時,也在不斷豐富精神需求。舞蹈是當前廣為流行且行之有效的娛樂活動之一,既能夠豐富基層群眾內心世界,又能夠打破地域限制,使得各地的人都能攜手舞蹈。群眾舞蹈是基層群眾自發組織的活動形式,雖然具有良好的傳播效果,但是在舞蹈動作編排以及創作方面存在一定難度,在這一情況下,不利于群眾舞蹈發展。作為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主要機構,基層文化館需要找到有效的方式,為群眾舞蹈編排創作出謀劃策,以此提高群眾舞蹈的傳播性和科學性,促進全民參與,共建社會美好。
一、群眾舞蹈的基本內涵和主要特征
1、基本內涵
群眾舞蹈不同于專業性舞蹈,參與對象主要是基層群眾,這是當前最為流行的一種舞蹈形式,人民群眾可以通過群眾舞蹈表達對生活的熱愛,抒發個人情感,具有一定觀賞價值和傳播意義。對于群眾舞蹈而言,無論是歌曲的選擇還是服裝的搭配,主要靈感來源于生活。歌曲通俗易懂、節奏鮮明,服裝以生活裝扮為主,無不體現出人民群眾對于生活的熱愛。
2、主要特征
就群眾舞蹈而言,最大的特征就是具有社會性。這是一種社會性的舞蹈,對于這種舞蹈沒有太多要求,沒有太多約束,“無論你是什么樣的行業,你現在處于什么狀態,你的年齡,你的性別……”都不受任何限制,只要想參與其中,那么就能在舞蹈中跳出自我,跳出快樂。群眾舞蹈與藝術類舞蹈截然不同,這一種舞蹈主要目的是服務于社會人民,使得每一個人都能通過群眾舞蹈豐富自己內心世界,滿足情感需求。同時,群眾舞蹈還具有業余性的特征。因為群眾舞蹈來自于基層群眾,主要服務對象是社會基層群眾,并非專業的藝術類舞蹈領域,所以,業余性較強,每一位老百姓都可以參與其中,享受舞蹈所帶來的快樂。此外,群眾舞蹈地域特色較強,我國地大物博,民族較多,文化呈多元性發展,對于群眾舞蹈而言,不同地域的舞蹈各具特色,風格截然不同,所以,群眾舞蹈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在編排創作過程中,可以以實際地區為主,了解當地文化特色,編排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群眾舞蹈,使得我國各類文化相互傳播,促進民族文化的和諧發展。
二、基層文化館群眾舞蹈的編排創作有效策略
1、做好音樂選擇
群眾舞蹈離不開音樂,兩者相互協調,才能碰撞出別具一格的火花,因此對于基層文化館而言,在進行舞蹈編排創作時,必須要做好對音樂的選擇。首先要不斷了解音樂知識,積累不同形式的音樂和歌曲,根據不同風格的群眾舞蹈,選擇合適的音樂類型,或節奏輕快、或曲調活潑,要符合群眾舞蹈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基層文化館在進行音樂選擇時不能過于復雜,因為群眾舞蹈業余性較強,在動作設計上不能有太復雜的內容,所以,在一般情況下,盡量選擇簡單、朗朗上口的音樂作品。其次,在選擇音樂的過程中要了解當地民族特色或風俗習慣,將風俗文化融入音樂,一切以基層群眾需求為主,選擇相應的音樂并進行群眾舞蹈編排創作。這種方式有兩個好處,一方面,能夠提高群眾參與感,當音樂一響起,群眾便會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另一方面,則能突出風俗文化特色,利于基層文化傳播,滿足群眾精神需求。
2、舞蹈主題要積極向上
在群眾舞蹈編排上,要以舞蹈主題為主要參考依據,從而設計相應的舞蹈動作,體現出群眾舞蹈所要表達出的主題和情感,這是舞蹈編排中最為重要的部分,群眾舞蹈所呈現出的整體感受以及動作含義,具有極高的宣傳意義和藝術價值,因此,基層文化館必須要做好對舞蹈主題的確定,要確保舞蹈主題積極向上,具有正確的思想導向和價值體現。在主題選擇上,要融入百姓生活,要以正能量為主,在舞蹈編排上,基層文化館要組織優秀的舞蹈編排人員耐心打磨,細心研究,從而編排出深受百姓喜愛的舞蹈作品。
3、動作設計符合群眾水平
群眾舞蹈雖然沒有藝術性舞蹈專業,但仍然需要設計相應的舞蹈動作,眾所周知,舞蹈表達都是由一系列的肢體動作所形成的,這些動作在形成的過程中具有連貫性,同時,所設計的舞蹈動作要切合主題,對于群眾舞蹈動作設計而言,所針對的人群是基層群眾,所以舞蹈動作設計必須要符合群眾水平,盡量以簡潔為主,不能過于復雜,并且要在動作設計中突出主題和表達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基層文化館舞蹈編排人員必須要從百姓視角切入,編排創作出符合廣大群眾的群體舞蹈,在舞蹈動作設計上,要摒棄復雜、高難度的動作,充分考慮群眾舞蹈對應人群,積極調整優化繁雜舞蹈。
4、深入群眾,創作出價值作品
群眾舞蹈所對應的人群是基層群眾,主要目的是方便大家在茶余飯后共同跳一段舞蹈,起到陶冶情操、強身健體的作用。為了能夠編排出更具特色和價值的群眾舞蹈作品,基層文化館需要深入群眾,多和百姓溝通,了解百姓的想法和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夠深入民心,在編排舞蹈時,也能夠有更加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從而編排出具有文化特色,藝術氣息,價值意義的作品,這些群眾舞蹈作品才是百姓真正想要的,既有利于群眾舞蹈的傳播,也有利于提高群眾參與感。
結束語
總而言之,群眾舞蹈已逐漸成為老百姓陶冶情操、豐富內心世界的活動形式,在未來,舞蹈也必將風靡盛行,文化館作為傳統文化與藝術文化的傳播載體,在群眾舞蹈編排創作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文化館必須要重視群眾舞蹈,在進行舞蹈編排時,要從音樂,主題,動作,群眾等方面切入,創作出深受群眾熱愛的舞蹈,使得群眾舞蹈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淳. 基層文化館群眾舞蹈的編排創作問題分析[J]. 大眾文藝:學術版, 2021(20):3.
[2]范瑜. 基層文化館群眾舞蹈的編排創作問題研究[J]. 幸福生活指南, 2020(40):1.E8D3731D-1840-4407-9468-A51E9B498B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