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潔
摘 要:特殊教育是我國教育的一部分,發展特殊教育是推進公平教育,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國特殊教育事業迎來了較大的發展,國家大規模不斷擴大,但在特殊學校中,殘疾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相對落后,心理健康教育專業人員不足,專業水平有待提高。本文通過特殊教育學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分析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策略,提升特殊教育學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水平,保障特殊教育學校孩子心理健康發展。
關鍵詞:特殊教育學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
前言
特殊教育主要是針對特殊需要的兒童進行的常規和特殊培養目的的教育,它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滿足特殊兒童的教育需求,簡單的來說,就是指對身心缺陷的人,如盲人,聾啞人,弱智兒童等問題兒童進行經濟、科研、師資設備等方面投資的教育。由于目前我國對特殊兒童心理健康的研究相對落后,導致社會認為特殊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兒童,但特殊兒童的發展有其自身的特點,所以特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應根據特殊兒童身心發展需求,在學校、家庭和社會多方支持下,讓特殊兒童能夠保持積極發展的心理健康狀態,肯定自我,獲得人生更多幸福感。
1積極落實特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特殊學校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更是特殊教育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特殊學校學生的心理素質直接關系著學生性格和心理健康的形成和發展,因此在學校應積極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幫助特殊教育學生掃除心理障礙,使其性格更加成熟健康,促進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除此之外,科學、健康的心理教育還可以提升特殊教育學生的生活幸福體驗感,讓他們學會如何處理自己不良的情緒,擺脫自身缺陷帶來的自卑感,珍愛生命,懂得自強、自立、自愛,從而實現自我價值。
2創建有利于特殊教育學生的課程體系
就目前我國特殊學校開設的課程來看,更偏重于文化教育學科,心理健康教育較為薄弱,大部門特殊學校不能做到貫穿整個日常教學,只能作為輔助課程開展,并且開展的頻率不高,還有部分特殊教育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認知錯誤,以為活動課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之所以出現以上現象,正是因為特殊學校沒有標準的心理課程指導,教育者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認知存在誤區,沒有充分關注特殊教育兒童身心發展的全面健康。特殊教育學校的心理健康的教育目標應該依據特殊兒童發展的特點,從“心理知識、行為表現、情感體驗”三個維度開展心理為輔導,“讓特殊教育兒童學會怎么做”是特殊教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所以,在特殊教育學校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有助于學校教育坑成體系的完整化、全面化。
3加強家、校合作
特殊教育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向的不單是特殊教育學生和心理教師,而是全體教師和家長共同參與的系統群體。在較多的個案心理咨詢中發現特殊教育兒童的負面、過激情緒問題的來源常常是來自家庭,直接導致學生產生認知矛盾,所以,在特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開展中,家長應與學校、老師積極配合,多方共同努力。
首先,在特殊學校的教育中,教師應保持正確的育人觀,在進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時,通過生活實踐的方法幫助特殊教育兒童學會獨立生活、熱愛生活的健康人生觀,同時在情境游戲中,引導學生通過角色的扮演,參與體驗各種職業身份,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使特殊教育兒童得到人格的尊重和關愛,實現特殊學校教育兒童的社會性發展。其次學校通過設立家長心理教育課程來提高家長的認知,改變觀念,關注學生心理發育,改變其不合理不科學的教養方式,形成家庭和學校聯合教育模式,使特殊教育學生在學校和家庭都能收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積極的提高特殊教育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4完善心理咨詢檔案
特殊教學學校教育是依據特殊學生獨特的身心發展特點開展的,所以特殊教育學校應在教育教學中轉變觀念,避免將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個別體強化。特殊教育學校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應持有以愛育愛的態度,在每個學生進行訪談記錄前與其熟悉,了解其內心需求,做好詳細記錄和評估,并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咨詢檔案,根據其自身的需求和心理發育發展制定科學、合理的心理輔導方案,并在心理健康輔導中做好記錄,定期對心理健康輔導的效果進行評估和分析。
5創建良好和諧的校園環境
良好的校園氛圍和學習環境可以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特殊學校應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打造適宜的校園環境,響應國家號召,創建文明校園。從學校領導班組到思想道德教育、教師隊伍、校園文化、校園環境等各個工作方面都要扎實完成,進一步提升特殊教育學校管理精細化品質發展,營造出既安全有文明的的于是環境,構建以人為本的特殊教育和諧校園。
結語
綜上所述,合理的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可以幫助特殊教育兒童群體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較高的心理素質,所以,在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社會化回歸有著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小麗. 特殊教育學校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 青春歲月, 2017, 000(001):146-147.
[2] 夏秋辰. 特殊教育背景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新探索——圍繞小學德育工作的感悟與思考[J]. 讀與寫:上旬, 2020(3):1.
[3] 牛憶哲, 蘇勝. 淺談勞育中的勞動行為培養積極品質機制[J]. 教育研究, 2022, 5(1):86-88.
[4] 武憲. 特殊教育學校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試析[J]. 中學生作文指導, 2021(9):1.
[5] 馮永強. 特殊教育學校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及途徑[J]. 亞太教育, 2020.
[6] 劉桂香. 特殊教育學校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J]. 科學咨詢, 2018(28):1.
[7] 周娟. 特殊教育學校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 孩子天地, 2016, 000(024):P.12-13.
[8] 王娟. 如何做好特殊教育學校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J].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旬刊, 2012(11):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