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乾偉
摘要:“互聯網+”時代,為培養具有更高綜合素質及綜合能力的誠實守信之人才,大部分中等職業學校積極創新誠信會計教學模式,以達到社會對誠信會計人才的要求標準及選拔需要。因此,文章基于互聯網時代,就中等職業院校誠信會計教學方法進行分析,以期能促進中等職業院校會計教學的優化,最終提升會計人才的專業素質、專業知識及技能,為企業輸送更多高質量、高水平遵循會計職業操守的誠信會計專業人才。
關鍵詞:中職院校;會計專業;職業道德;誠信教育
引言:
文章基于中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中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的策略,包括完善職業教育道德體系:更新教學內容,增加實踐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模式:建立誠信為本的會計教學評價體系,提高教師會計基礎道德規范等
一、利用現代教學資源,打好誠信基礎
我國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在國家持續推出互聯網相關教育政策的形勢下,市面上許多計算機軟件企業也開始對中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的相關應用軟件進行研發、推行,從而加快了中等職業院校會計教學課堂的信息化速度。例如,軟件開發企業通過與相關企業深度合作,充分了解相關企業現階段對會計人才的相關要求及標準,并將了解到的信息及數據進行加工處理,以相關企業的具體業務為基礎,結合現階段最新的稅收政策及會計相關文件規范,研發相關的應用軟件,同時結合實際情況對會計的相關理論知識、教學情境及業務情境進行合理設計及調整。為學生在誠信辦公的前提下開展業務提供有力支持。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職學生對會計專業課程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在誠信體系下進行的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因此,中職會計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教學軟件,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功能和作用。為實現誠信教學目標,中職會計教師應具備最基本的職業道德修養,誠信修養和一定的計算機知識、使用計算機的能力以及會計教學軟件的使用方法,使互聯網技術在會計教學中得到充分應用,從而使中等職業院校的會計教學課堂實現誠信體系與教學體系的有機結合。
二、創新誠信教學模式,培養誠信人才
在信息發達的今天,中等職業院校應積極與計算機軟件企業長期合作,創新會計教學課堂及誠信,職業的教學模式,結合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及特點構建相應的網絡平臺,使會計教學課堂更具多樣性。例如,構建一個網絡教學平臺,使學生除可以在網絡平臺上搜索相應的職業誠信道德模范課進行學習之外,還可以查詢相關的會計知識,讓學生充分利用移動終端及網絡平臺進行專業學習,突破時間及空間的局限,將傳統課堂上沒有搞懂、掌握的相關會計理論知識及職業誠信道德體系進行二次學習,彌補自己的短板[1]。同時,由于互聯網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及信息資源共享性,因此學校可以鼓勵會計專業的教師以及學生積極購買一些正規教育平臺上的賬號,學習網絡教育平臺上優秀講師的課程;會計教師也可以讓學生積極在網絡上查詢一些相應的工作場景進行模擬練習,積極接觸一些與國家最新稅收政策相符合的相關會計業務,有效改善現階段中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中存在的教材內容較為陳舊,以及由于學生想象能力不強而無法深入理解教師所教學內容等相關情況,增強學生學習會計的信心,從而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繼而解決學生厭學、棄學等問題,最終使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中等職業院校應有效收集與整合自身的教學資源,加大對會計專業的投入力度,使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訓需求得到有效滿足。由于會計這門學科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及應用性,如果在學生學習相關的會計理論知識后沒有技術支持相關實踐及應用訓練,例如,按照會計的工作流程確認總賬、詳細的賬目分類、原始憑證及相關賬目明細等,會造成學生難以進一步理解課堂上所學的會計知識。因此,中等職業學校應積極對會計相關實訓軟件進行研發設計,如果沒有研發條件,可以選擇從一些正規的渠道購入,通過該方式使中等職業學校的網絡信息平臺更具多樣性及豐富性,讓會計專業的學生可以獲得上機進行會計工作模擬的機會,從而豐富自身的會計實踐經驗,提高學生會計專業能力及素養。
三、提升教師關注,誠信教學
在信息科技發達的互聯網時代,對誠信和職業道德程度的追求不斷提高。在此背景下,中等職業技術教師應不斷學習,增強對誠信道德的修養。借助互聯網具有的開放性及共享性的特點,積極與會計領域的專家及優秀教師進行交流學習,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職業道德素養,強化自身專業能力和誠信體系,從而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為國家及相關企業輸送高質量、高水平的現代化誠信優秀會計人才[2]。中職教育會計教師應正確認知會計教學優化的重要性,跟隨時代的發展步伐積極學習新的會計知識,研究探索中職會計教學的創新方法,主動研究分析相關會計課題,為參加相關會計知識競賽及技能競賽的學生提供指導和幫助。中等職業院校應對相關企業充分了解社會對會計人才的要求及標準,然后結合我國經濟的發展特點、實際發展情況,以及國家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規劃積極開展組織相關的課題研究活動及相關知識技能競賽,通過該方式及時掌握會計相關政策知識及會計職責的最新變化情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中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的改革,促進中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的發展。同時,中職學校應積極為會計專業教師提供到相關企業中進修學習和鍛煉的機會,從而提高中職會計專業教師的專業技能及專業水平,提高教師會計相關業務能力。除此之外,由于現階段大部分中職學校會計專業的教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材內容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導致會計教材缺乏一些較細微、具體的會計處理細節,致使學生對會計學習的完整性及全面性認識不足。因此,中職學校必須盡快為會計專業教師提供到相關企業學習鍛煉的機會,通過該方式使會計專業教師能更專業地處理會計業務,確保在對學生進行會計教學時所舉的相關案例更具實效性,與現實相符,從何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3]。
四、完善誠信體系,扶植學生誠信觀念
在各領域對誠信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的形勢下,中等職業學校應積極利用互聯網時代的網絡信息技術,實現中職會計教學工作的誠信化,加快完善誠信會計課程體系的速度,科學合理地調整會計課程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時間,使用網絡信息技術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及時更新教材內容,提升課時的利用率。加強會計誠信教育,建立嚴重失信會計人員“黑名單”,健全會計人員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積極營造“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良好社會氛圍。同時,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積極培養中職會計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思考何為誠信。及時了解相關用人單位對會計人才的相關要求變化,如道德標準、團隊協作能力、知識累積、判斷分析能力及操作規范等,打造自己誠實守信的基本會計職業素養。除此之外,中職會計教師在完善課程體系時,還可以使用互聯網參考其他學校的優秀案例,借鑒相關經驗結合自身實際優化會計課程體系,為培育學生誠信的職業操守提供支撐。
結束語: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對各行業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對會計專業人才也不例外,而傳統教學模式培養的人才已不能有效滿足市場對于會計基本準則誠信的要求,這就要求中等職業院校創新優化自身會計教學模式,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資源,根據實際需要培養更高素質的誠信會計人才,為社會輸送高質量、高水平的專業誠信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海洋.關于提高會計誠信教育的幾點思考[J].職教論壇,2016(11):61—63.
[2]李欣.會計基本素養——提高誠信教育體系的幾個看法[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3(3):433.
[3]常凱.會計基本假設之外[J].中職在線,2014(7):134.7062277E-1061-43A9-84D2-A73687D59077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2022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