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紅 張志軍 吳衛蘋 薛強 王禮杰
摘要:伴隨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其與學校教育的融合發展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并對學校以往的教育模式帶來巨大沖擊,進而引發眾多教育變革。為了能夠促進人工智能與學校教育的更好融合,本文將在探究人工智能概念及其對學校教育帶來積極影響的基礎上,探究兩者的融合發展趨勢。
關鍵詞:人工智能;學校教育;融合;發展趨勢
引言
人工智能的主要特征是高度數字化和深度應用,其在各行業的大范圍應用,為社會發展帶來巨大沖擊,尤其是對教育領域的持續性發展帶來了良好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眾多挑戰。在教育領域學校教育是其最主要的呈現形式,并且其與人工智能的融合是大勢所趨,并且已經對學校教育帶來巨大影響。相信人工智能一定能夠持續推動我國學校教育的發展,顛覆以往教育模式,將學校教育帶入一個新的發展時代。
一、人工智能及其對學校教育的積極影響概述
(一)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是伴隨科技和網絡的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型學科,并且具有極強創新性,同時也具備很大的發展潛力。人工智能主要是借助計算機和信息技術,讓機器能夠高度模仿人類智能,促使機器能夠自主模仿人類行為,進一步解放生產力。作為新技術和產業革命的突出代表,其已經開始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進行應用。同時,各個國家也加大對這項技術的應用和研究,以期在未來的競爭環境中占據更多優勢,掌握最先進的智能技術,因此可以說人工智能時代即將來臨。在這一背景下,教育領域也加大了信息化建設步伐,在多種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涌現出眾多新型教育理念和模式,并且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已經收獲良好效果,因此我們可以說人工智能與學校教育的融合,能夠推動學校教育邁向新臺階。
(二)人工智能對學校教育帶來的積極影響
從人工智能的相關概述中,我們能夠看到其對學校教育帶來的影響,因此接下來我們將從教和學入手,分析其可能為我國教育事業帶來的積極影響。
一是人工智能對學校教學帶來的影響。就現階段的專業人工智能來說,其在學校教育中的有效應用,能夠對教師的教產生深遠影響,主要表現在其能夠有效轉變以往的學校教育形態。[1]首先,人工智能在課堂教學中的合理應用,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成效。其次,人工智能還能夠很好輔助教師對教學和課堂進行管理,更能夠讓教師從繁重的課堂輔導中解救出來,促使其能夠有更多時間開展個性教學。最后,人工智能在教學過程中的充分應用,能夠讓教師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技術,包括與之相關的產品和服務,進而深化教師對人工智能的理解,為人工智能教育課程在學校教育中的實施提供人才和知識支撐。
二是人工智能對學生學帶來的影響。這項技術在學校教學中的合理應用,影響的不僅是教師的教,同時還對學生的學帶來一定影響,更準確地說是為學生學的方式和內容帶來很大影響。從學習形式來看,合理利用人工智能,能夠在充分結合學生實際的基礎上,為學生制定針對性較強的學習辦法,徹底轉變以往粗放和集中式學習模式,有效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發展需要。從學習內容方面來看,人工智能在學生學習期間的正確應用,能夠在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和自由空間的基礎上,提升其學習成效。這主要是由于人工智能在學習過程中的合理使用,能夠讓學生依據自身興趣以及愛好等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甚至包括專門人工智能的相關知識。
二、人工智能融合學校教育的發展趨勢
(一)加大對各項教育資源的整合力度
在人工智能融入學校教育的發展過程中,信息數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學校加大對信息數據存儲、獲取以及管理的重視。首先,在信息數據的獲取過程中,借助人工智能,不僅能夠在線下搜集教學資源,還能夠對線上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以此來強化各項資源的整合力度,為后續綜合分析和深入挖掘各項教育教學資源提供基礎和前提。其次,要加大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實現對各類教育教學資源的高效存儲和管理。從本質上來看,區塊鏈技術屬于一種分布式賬單,因此在學校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借助區塊鏈,一方面能夠有效擴充信息的存儲量,另一方面還能夠增強信息的準確性和安全性。同時,在存儲信息時將不再使用中心服務器,因此能夠有效降低信息發生丟失的概率,更能夠實現各類教育資源的高度共享。最后,對于各個教育機構來說,應該有意識地搜集各項用戶和交互信息,并借助不同的技術手段將各項數據的格式和口徑進行統一,以增強教育信息的共享性。
(二)以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度為依托
各項技術的不斷發展,會對學校教育的改革帶來一定影響,同時也能夠為社會發展提供全新教育資源,進而有效激發社會大眾對教育資源的使用積極性,這也是人工智能融入學校教育發展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這與人工智能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存在很大不同,其在教育領域中的合理運用應該建立在綜合考慮教育特殊性的基礎上,否則人工智能就可能陷入信任與倫理危機。這就要求人工智能在與學校教育進行融合時,應該站在更廣闊的角度進行分析和反思,其中值得引起人們重視的應該就是技術的成熟度,同時這也是兩者融合發展過程中應該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否則會對兩者的融合與發展帶來一定危害。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完善,要求我們深入研究這項技術的發展趨勢,并明確學校教育的發展有特點和實施教育所需要的核心技能。[2]從教學實踐來看,人工智能與學校教育的融合與發展,應該主要將這項技術的創新放在核心位置,而這要求我們能夠有效預測在教育發展過程中人工智能的成熟度和實用性,在學校教育的發展過程中,要想實現其與人工智能的有效融合,需要政府、社會以及企業等多個主體之間開展協作,以突破人工技術在學校教育中進行實際運用期間存在的瓶頸。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人工智能在社會各個領域中的應用正在不斷深化,尤其是在教學領域中,合理運用人工智能,一方面能夠提升教學效益和質量,另一方面還能夠促進學校教育的改革。因此,要求人工智能與學校教育進行融合發展,保證人工智能的優勢與功效能夠在教育領域中充分激發出來,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校教育提供持續性發展動力。
參考文獻:
[1]陳擁賢.在線教育與學校教育應加速雙向融合發展[J].教育家,2020(18):35-37.
[2]陳玉琨,田愛麗.人工智能將如何改變學校教育?[J].上海教育,2018(16):30-33.
作者簡介:
權利紅,1986.12.16,男,漢,山西省太原市,本科,中級,人工智能系統開發及機器人技術,天津博諾智創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