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
摘要:隨著高中課改的不斷實踐和時代的發展,為了更好的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進行素質教育,高中各學科凝練出了學科的核心素養。高中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四個方面。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尤其是實踐操作能力,是高中物理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物理;實踐操作能力
高中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的時候,應該積極地融入學科核心素養,切實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與自主學習意識,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科學品質,并逐漸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創造性認知,最終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
一、目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實際情況看,部分高中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比較弱,能夠獨立高效完成實驗操作的學生不多。很多學生要么不能獨立完成,要么效率或是質量不高。同時,有些學校或有些教師不重視實驗教學,沒有開足實驗課。這些現象,反映了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一些現實問題。
(一)對于物理實驗原理講解深度不夠,學生不能深層次的認識物理實驗的本質。
物理實驗是基于某些物理原理來創設的。例如利用打點計時器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驗,就是基于自由落體的相關物理原理而設計了對應的實驗。為了讓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得到提升,那么就需要學生對基本物理實驗原理進行全面的了解,清楚把握每個實驗細節,這樣才能進行有效的實驗操作。而目前個別教師對于物理實驗原理的講解不夠深入,部分學生又缺乏鉆研的精神,導致學生沒有很好的把握物理實驗的原理。
(二)個別學生未能有效參與實驗,沒有動手去實踐操作。
在高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中,學生一般是2-4人一組進行分組合作探究。由于是多人合作,在這一過程中,個別學生有些時候處在一個“袖手旁觀”的狀態。在教師巡查時才參與實驗,等教師巡查其它小組的時候,又不參與試驗了。另外,個別教師上課時理論講解時間過長,導致學生實踐操作時間不足,影響了實驗的效果。
(三)物理實驗操作評價缺失。
物理實驗教學,要對學生的實驗操作進行評價,要了解學生的完成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并且予以指導,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從當前的實際情況看,部分物理教師在實驗教學中對于學生的實驗操作評價不全面不科學,將重點放在了實驗結果的評價上,不重視過程性評價。這樣會出現一些沒有真正參與實踐的學生,教師就無法發現他們存在的問題,很難科學的評價學生。
二、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對策
(一)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生動的課堂實驗也能幫助教師喚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一些出乎意料的實驗現象,也可以使學生更為好奇。隨著教學的進行,學生在這種良好的氛圍中,動手實踐能力也會得到提高。例如,教師在進行實驗的演示時,不能只做簡單的演示,應當通過準確的講解和規范的操作,提高實驗的教學性,引導學生去理解實驗。只有讓學生在觀察過程中,對相應的物理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才能真正明白實驗中所包含的物理規律和原理,更好地去實踐操作。
(二)突出自主實驗,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物理知識,再讓學生自主動手進行實踐操作,進而更好地實現物理理論知識和操作實踐的有機結合。同時,學生也能有效地掌握物理教學中要求的科學探究的相關技能,包括實驗設計、觀察和推理,動手操作能力,還有收集、處理數據和信息轉化的能力等。教師在實驗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計劃、針對性地引導。例如,教師在進行實驗分組時,要合理的安排小組成員。教師可以將動手能力強的和動手能力弱的學生編為一個組,可以將男女進行混合編組,也可以按照物理理論成績,將成績高的與成績低的學生編為一個組,讓他們在自主實驗探究過程中,團結合作,進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三)教師加強監督指導,確保學生真正的動手實踐。
在實驗教學中,在進行實驗的理論知識講解后,接下來就是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就要加強監督指導,確保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實驗過程中去。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實驗任務劃分。一個完整的物理實驗過程,會涉及到實驗方案設計、操作、觀察和記錄、數據處理、得出結論等不同方面的工作。對于一個兩人小組,可以一起進行實驗方案設計;動手操作時,一名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另一名學生觀察現象和記錄數據等,然后兩人轉換角色再進行一次實驗。其次,要對各個小組加強監督。對于不認真的學生,要及時引導和教育,讓他們真正地動手去做實驗。對于操作不規范的學生,教師要進行指導,讓他們規范進行實驗操作。最后,要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啟發。在實驗中,一些學生難免會出現問題。因此,在學生動手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哪些學生在實驗中遇到了困難,然后及時給予他們一定的幫助,確保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實驗。
(四)利用信息技術輔助實驗教學,培養學科核心素養。
教師在進行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只是單純地依靠動手實踐操作讓學生做肉眼的觀察,學生有時候比較難了解到實驗的本質,有時候也比較難探索實驗背后所蘊藏的原理知識,這樣學生難免會對一些細節有所遺漏,進而在學習過程中生成知識盲點。因此,在進行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使用一些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多角度地挖掘一些實驗素材,全面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例如,可以鼓勵學生通過網絡查找資料,了解解決物理問題的一些方法;也可以利用數字技術或云技術平臺解決一些用常規方法難以進行的實驗等等。信息技術能將整個實驗內容給多元化地呈現出來,實驗現象有時能更加清晰直觀,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也能得到更有效的培養。
總之,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是高中生在接受物理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需要不斷探究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的根本、內涵、特點和要求,在教學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的發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柳曉林.基于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實踐研究[J].內蒙古教育,2019(35):86-87.
[3]邊宗虎.淺談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課堂提問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4):193.
[4]顏維菊.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優化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20(0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