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作為以語言文字為主要學習內容的課程,語文課程教學擔負著提高學生文字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任務。具體到小學低年級階段的語文課程教學中來看,這一時期的語文課程教學不僅要著力提高學生的識字量,教會學生運用漢字進行表達和交流。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書寫習慣。筆者將結合統編版的小學語文教材來對提升小學語文低年級寫字教學實效性的具體策略進行探究。
一、課前預習,引導學生探究漢字的字形結構
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正規學校教育的起點,這一時期的學生還處在感性思維優于理性思維的過程中,加上沒有充足的知識積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在理解課程內容時會存在一定的困難。面對這樣的現狀,教師在進行寫字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在課前預習階段引導學生探究漢字的字形結構。以此來使得學生能夠牢固地記住所學漢字。
比如在引導一年級學生學習《識字2-金木水火土》的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觀察所要學習的漢字,自己總結出一種方法來記住這些漢字的字音字形,同時思考在寫這些漢字的時候要怎樣安排位置結構才能讓寫出來的字更加好看。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分享自己的預習成果,同時引導學生來深入分析所學生字的字形結構。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主動思考來深刻掌握漢字的字音字形,從而為進行漢字書寫練習奠定基礎。
在提升小學語文低年級漢字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通過課前預習來引導學生探究漢字的字形結構,能夠在幫助學生掌握漢字字音字形的同時提高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的課堂效率。從而使得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寫字教學真正起到提高學生識字量的教學效果。
二、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書寫習慣
從當前的具體情況來看,教師比較傾向于在課堂上做出書寫示范,然后讓學生在課后學習時通過重復性的書寫練習來記住漢字的字音字形。學生在課下練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筆畫筆順錯誤的現象,并因為得不到及時的糾正而養成錯誤的書寫習慣。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為學生留出書寫練習的時間,并利用這一時段來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書寫習慣。
比如在引導一年級學生學習《識字7-大小多少》的課程內容時,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留出十分鐘來讓學生進行書寫練習,在生字本上抄寫這一課時中的生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在教室中來回走動,認真觀察學生的書寫情況,并且及時糾正學生在寫字過程中存在著的筆畫筆順問題,以及坐姿和握筆姿勢這兩方面存在著的問題。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在書寫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予以糾正。從而使得學生可以在學習寫字的初期就樹立良好的書寫習慣。
在提升小學語文低年級寫作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 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生字書寫練習,能夠讓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在書寫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可以通過正確的引導來幫助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書寫習慣。
三、課后學習,教會小學生熟練運用所學漢字
擴大學生的識字量,使得學生能夠學會運用漢字去獲取信息、學習知識。從這樣的教學目的出發,引導學生記住生字的字音字形只是寫字教學的一個部分,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將所學到的漢字轉化為學習其他知識的工具。所以教師在提高小學低年級寫字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要通過課后練習來教會學生熟練運用所學漢字。
比如在引導二年級學生學習《識字一場景歌》的相關課程內容時,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要改變過去那種一味要求學生抄寫生字的教學方法,而應該讓學生多用所學生字進行組詞造句,這樣,學生學到的就不再是一個個獨立的漢字,而是能夠用來進行表達交流的工具。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識字量就能夠得到極大提升。
教師需要認識到,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進行寫字教學,其核心目的是為了擴大學生的識字量,通過課后作業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學會熟練運用所學漢字,能夠讓學生將在課堂上學到的生字轉化為自己進行深入學習的有力工具。從而為提高小學階段語文課程的整體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結語:
對于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程教學而言,提高學生的識字量是很重要的教學任務。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提升識字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在課前預習階段引導學生探究漢字的字形結構。其次,在課堂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書寫習慣。最后,借助課后作業來教會學生熟練運用所學漢字。通過上述教學方式,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程教學就能夠成為提高學生識字量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