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提出了培養與激發小學生英語學習自主性、積極性的要求,這也體現出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更為關注素質教育與興趣教育。因此,教師應在小學英語教學工作中做好教學模式、教學理念的創新,讓學生在英語啟蒙階段打下牢固的基礎,提升學生的課堂表現能力,構建高效化、趣味化的英語課堂。針對以上教育標準,教師可以把游戲教學融入農村小學英語課堂中,通過創設英語游戲活動,讓農村學生做到學習知識、鍛煉思維、深度思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游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20-0110-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0.037
農村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自我控制能力、邏輯性思維能力比較差,但是發散思維能力、想象能力比較強,所以在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活動中,傳統的知識灌輸式、教師主導式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由此,教師要對英語課堂教學流程進行改革,融入英語游戲教學活動,以此來調整農村小學生缺乏耐心、注意力不集中的習慣,讓他們能夠感知到探究英語知識的趣味性、實踐性,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思考習慣。同時,在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游戲活動中,教師要圍繞小學生的英語學習進度、日常興趣愛好設定游戲的類型、模式、內容,強化小學生的英語學習體驗、情感體驗,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一、在農村小學英語課堂中開展游戲教學的必要性
(一)讓學生在玩中學,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在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融入英語游戲活動,能夠讓學生在玩中學,提高英語教學效率。農村小學生由于好奇心與好動性較為強烈,無法將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英語課堂中,對于學習英語知識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而在課堂教學中開展英語游戲活動,能夠讓小學生以做游戲的形式來學習英語知識,為農村學生構建一個輕松、活躍的英語學習氛圍,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鍛煉他們的表現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強化小學英語課堂和實際生活素材的融合,全面鍛煉小學生的英語實踐與創新能力。同時,在英語課堂游戲活動中,師生、學生之間擁有更多交流的機會,有利于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模式,最大程度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二)感知學習趣味性,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農村小學英語課程活動中,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英語探究興趣,英語游戲活動能夠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內在驅動力,讓學生更為自主、積極地投入英語知識探究之中,逐漸讓學生形成優良的學習、思考習慣。在英語游戲課程活動中,教學的技巧在于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構建英語知識體系,學生不再認為英語課堂是一種束縛、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一種成長,更為符合農村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同時,在小學英語游戲活動中,學生成為英語課堂中的主導者、組織者,小學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進度來學習英語知識,改變以往被動接受英語知識的狀態,最大程度激發農村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學科綜合素質。
(三)構建實踐性課堂活動,激發小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農村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活動中,能夠給予學生更多動手操作、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機會,讓一些英語基礎差的農村學生在掌握所學英語知識的同時,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想象能力、合作能力、表現能力。教師可以結合英語教學內容,設定多樣化的英語游戲模式,每一堂課都是獨特的、新穎的,學生能夠融入自己獨特的觀點、看法,思維處于持續運轉的狀態之中,在動腦、動手中更為深刻記憶英語知識,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在小學英語游戲活動中,能夠對現有英語教材知識進行拓展與延伸,豐富農村小學生的英語知識結構,讓他們自主探究英語詞匯、句子之間的相似之處與不同之處,在此過程中,既能夠激發農村學生的創新能力,還能夠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真正成為英語課堂的主人。
二、小學英語課堂游戲教學的原則
(一)主體性的原則
在小學英語課程活動中,教師要全面遵循主體性的教學原則,把英語課堂學習的主導權完全交還到學生手中,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以往按照教師主觀意愿來主導學生學習行為的現狀,注重師生之間的溝通、互動、交流,讓學生可以更為認真地投入英語游戲活動中,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探究意識,使他們能夠更加專注融入課堂活動中,展現出游戲活動的德育功能和人文功能,取得最佳的英語教學成效。同時,英語教師在設定游戲的內容、形式期間,一定要圍繞學生的英語學習進度、愛好來設定內容、形式,這樣既能夠展現學生主體地位,還能夠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以最輕松的狀態投入英語游戲活動中。
(二)真實性的原則
在小學英語課堂游戲課程活動中,教師要遵循真實性的教學原則,不再“形式化”地開展英語游戲活動,而是要真正發揮出英語游戲活動的作用和優勢,促使學生積極地融入英語學習活動中,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綜合素質。同時,對于小學生來講,英語是一門陌生的語言學科,大多數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知識存在畏懼、抵觸心理,無法全面、深刻地理解英語文本知識。由此,在英語課堂游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為小學生設定一些真實和趣味性的游戲教學情境,讓學生圍繞實際生活來展開英語口語交流,以此來提升小學生的英語課本知識運用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化成長、發展。同時,在英語游戲課程活動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運用英語知識,這樣既能夠拓展學生的英語知識面,還能夠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
(三)動態調整的原則
在小學英語課堂游戲課程活動中,教師要遵循動態調整的教學原則,要全面、及時調整英語教育目標和教學方案,讓每一個學生都以最佳狀態融入英語游戲活動中,最大程度提高英語教育教學效率。首先,并不是所有的英語游戲都適用于英語課程活動,由此,在英語課程活動中,教師要圍繞學生的英語學習進度、需求,科學、適當地調整英語游戲活動內容,動態化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及時變更英語游戲模式、方法,控制游戲節律變化,讓學生在愉快的情境和氛圍中,全面掌握所學英語知識,構建完整的英語知識結構、體系。
(四)一致性的原則
在小學英語課堂游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遵循一致性的原則,保持英語教育內容和英語游戲活動的一致性,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深化對英語文本知識的理解、記憶,展現出英語游戲的教育功能,構建高效化的英語課堂。同時,在英語游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保證學生英語學習需求和英語游戲內容的一致性,設定差異性、多樣化的英語游戲內容,增強英語游戲活動的趣味性、實踐性,滿足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個體化學習差異,培育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三、巧設學生課堂游戲,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教師要注重學習游戲教學理論知識
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要想展現出英語游戲教學活動的優勢,教師就要多學習一些游戲教學相關的理論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在實際的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跟隨時代發展的步伐,運用先進的游戲教育理論知識提升自己的英語教學技能。教師要積極參與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繼續教育培訓,從中學習先進的英語教學理論知識、游戲教學理論知識、心理學知識、行為學知識,認真對待每一次學習的機會,意識到自身工作職責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夠設定出符合農村學生身心發展的英語游戲課程活動,提高英語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同時,教師要利用課余時間多了解國內外游戲教學類型、游戲教學理論知識,借助于互聯網資源對現有英語教材內容進行拓展與延伸,讓農村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活動內容更加豐富化,滿足小學生個性化英語學習需求。除此之外,教師之間要相互學習、借鑒,定期開展英語游戲教學研討會,每一個教師都要分享自己的英語游戲教學觀點、想法,以此來構建完整的英語游戲教學體系。因為每一個班級的學習情況、學習進度是不同的,教師在參加完英語游戲教學研討會之后,也要結合自己班級的真實情況來設定英語游戲方案、計劃,這樣才能夠真正展現出英語游戲教學活動的優勢,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跟上英語學習進度。
(二)為開展英語游戲教學活動創設條件
在農村小學英語游戲課程活動中,教師要保證英語游戲活動的實踐性、趣味性,改變以往繞口令、拍手歌等單一的游戲教學模式,而是要為英語教學活動創設條件,構建更為豐富化的英語游戲教學活動。教師之間要相互分享英語游戲教育資源,對現有英語教學內容進行延伸,教師之間集思廣益,讓英語游戲教學活動更為多樣化。同時,學校也要重視農村學校英語游戲校本課程的構建,結合農村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以及游戲教學標準、要求,實現英語教學游戲類型的整合,全面優化、調整英語游戲課程教育資源,讓英語游戲課程活動順利落實下去。要想利用英語游戲活動提高課程教育質量,教師一定要全面做好備課工作,提前準備好開展英語游戲的多媒體課件與實體教具,以此來創造良好的教學條件。教師要改變以往全權準備好教具的現狀,鼓勵學生參與教具制作活動,這樣既能夠讓學生對英語游戲活動流程、內容有一定的了解,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從中來體會學習的成就感、趣味性。學生通過制作頭飾與詞匯卡片,對將要學習的英語知識有一個大概了解,這樣能夠節省更多的課堂時間,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三)豐富小學英語游戲形式
在農村小學英語課程活動中,教師要豐富英語游戲形式,以此來增強英語課程活動的趣味性、實踐性,讓學生更加專注、用心地去探索英語課本知識,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個體化成長。首先,教師要保證英語游戲形式的多樣化,防止學生出現抵觸、厭倦參與英語游戲活動的心理,而是要讓學生能夠始終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去學習英語知識,取得最佳的英語學習成效。英語課堂中涉及的游戲活動比較多,小到字母、單詞、短語,長至課本劇、短文、句子,這些都能夠成為開展英語游戲活動的基礎。同時,教師要創新英語游戲活動的形式,讓學生以集體、小組、兩人的形式來落實英語游戲活動,充分滿足每一位學生的探究欲望、好奇心理,教師要圍繞自身的教學經驗、學生的興趣愛好,設定多樣化、趣味性的英語游戲活動,以此來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英語游戲活動中真正收獲知識、技能,鍛煉自己的英語學科思維,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在設定小學英語游戲活動期間,教師要多多搜集學生的想法、建議,這樣才能夠滿足每一個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和差異,增強英語游戲活動的啟發性、探索性,提高英語游戲活動質量和效率。
(四)優化英語游戲活動的評價形式
在農村小學英語課程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優化英語游戲課程活動的評價形式,以此來滿足學生好奇心、好勝心理比較強的需求,調動起學生參與英語游戲活動的主觀能動性,構建高效化的英語課堂。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身上的學習閃光點,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借助于實物獎勵與口頭獎勵的方式,增強學生參與英語游戲活動的自信心,在學習活動中能夠積極思考與探究,構建和諧、溫馨的英語教學氛圍。同時,教師可以在英語游戲教學評價中融入體態語言與手勢動作,一個擁抱、一個微笑都能夠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教師應鼓勵學生勇于克服英語學習活動中的困惑、困難,在學習英語課本知識的同時,提升農村學生的英語學習素質、精神。除此之外,教師要進行團隊獎勵,分析小學生團隊合作現狀,對學生的合作精神、協作精神、團隊表現能力、團隊發言能力進行鼓勵,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在查漏補缺、相互合作中構建完整的英語知識體系。在正常的英語游戲活動中,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之間相互評價,這樣既能夠約束學生的游戲活動行為,還能夠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無論在學習方面還是生活方面,都能夠相互扶持,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四、結語
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理念,把小學生作為英語課堂中的主體對象、組織者,給予農村學生更多自由想象、獨立探究、小組合作的機會,讓他們在趣味性、實踐性的英語游戲活動中,更為深刻、全面理解英語知識,做到由此及彼、學以致用,感知到學習英語知識的趣味性,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同時,在設定農村小學英語游戲活動的時候,教師一定要講究技巧、方法,一切以農村學生的興趣愛好、英語個體化學習需求為主,構建多元化、趣味化的英語游戲課程活動,展現出英語游戲活動的教育功能,達到寓教于樂的教育效果,最大程度提高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趙陽.小學英語課堂游戲教學法案例分析——基于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的視角[J].教學研究,2018(5).
[2] 梁鱗.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思路探討[J].戲劇之家,2015(7).
[3] 趙海蘭,龔子蘭.基于數字化游戲的教學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業成績的影響——以英語教學為中心[J].現代教育技術,2007(11).
[4] 賀曉梅.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將民間游戲融入小學英語教學[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2).
作者簡介:趙金霞(1985.6— ),女,漢族,甘肅民勤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中小學英語教學。
課題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游戲教學在農村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20]GHB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