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所謂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就是將教學內容轉化為生動直觀的情境,幫助學生對知識建立形象的感知和記憶,同時使學生獲得真切的情感、思維以及探究學習體驗,在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文章主要探討了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并探索了科學可行的實踐路徑,希望可以為相關教育人士提供有力的參考和借鑒,從而改善小學英語單一、刻板的教學格局,以多樣化情景激活學生的英語學習體驗,切實提高學生英語素質培育水準。
關鍵詞: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小學英語教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20-0113-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0.038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授課過程中強調形象化情景的構建,唯有落實這一點,學生的多重體驗才能得到切實有效的喚醒,進而點燃學生研習語言知識的熱情。實施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可以滿足上述教學需求,同時為學生打造耳目一新的英語學習環境,這些都有益于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識的發展。為此,教師有必要明確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必要性,根據教學目標和實際學情,加強體驗式學習情景的建構,以期消除學生的思維阻滯,豐富和提升學生探索語言世界的體驗感,助力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突破和完善,下面我們就針對這個目標進行教學措施論述。
一、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小學生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培育和發展都處于起步階段,英語作為一門第二語言科目,繼續先進教學模式的引入和支持,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兼具趣味性和科學性,是適應小學英語教改要求的創新模式,在夯實學生英語素質基礎方面效用顯著。經過細致分析研究,筆者將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應用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有助于改善僵化的英語教學環境。英語知識和其他學科知識存在本質性的區別。受母語作用的影響,小學生對英語課程探索欠缺濃厚興趣,在課堂上也屢屢發生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教師滲透語言知識技能面臨諸多阻礙。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追求生動教學情景的建構,基于小學生的興趣偏好,優化英語知識的呈現和輸出方式,比如打造游戲、多媒體、對話等形式的情景,這些都有助于改善僵化的英語教學環境,使學生的注意力不由自主地凝聚到學習情景之中,從而提升學生對英語課程的興趣體驗和情感體驗。
第二,應用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可以促進學生對語言知識深度理解。小學生對語言知識的學習,追求思維理解上的深度和廣度,以往陳舊的英語教學套路很難帶給學生新鮮感和體驗感,久而久之就會致使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理解浮于表面。實施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可以整合優渥的現代化教學資源,促進英語教學內容不斷推陳出新,學生的國際文化視野和英語思維品質得到持續拓展,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和領悟勢必會得到深化,從而規避語言知識負遷移現象,逐步幫助學生在情景體驗式學習中形成良好語感。
第三,應用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能夠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英語探究活動。英語是一門強調互動和探究的學科,然而就過往的小學英語課堂活動開展情況而言,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課堂參與意識都是比較薄弱的,這種不良局面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教師對英語探究活動的策劃欠缺科學性。實施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沉浸在各種真實、有趣的學習情景中,自發產生強烈探索欲,全身心參與和投入英語探究活動,進而讓學生體驗到自己是英語課堂的主人,這對發展學生主體意識和英語探究能力意義非凡。
二、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創設生活化導入情景,激活學生的生活共鳴體驗
小學生對第二語言知識的理解存在思維上的阻礙和壁壘,英語無論是在文化背景和句法表達方式上,都和漢語明顯不同,這一特性致使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共鳴體驗極度匱乏。但是英語從本質上來說,仍舊是一種用于交流和溝通的語言工具,那么其就不能和日常生活脫離關系。小學生已經具備起碼的生活經驗,這是教師應用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有利著力點,教師在新時期的小學英語教改工作中,應該著重為學生創設生活化導入情景,激活學生的生活共鳴體驗,這樣學生的認知理解思維與語言課程之間的距離就會有效縮短,也會感知到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英語元素,從而達成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和英語課程的有機整合。以生活資源開展英語情景體驗式教學的策略和方法主要有如下兩種。
第一,利用生活實物創設導入情景。小學階段講授的英語知識大多是一些表述生活物品、進行簡單生活交流的內容,教師可以巧妙運用學生身邊的物品創設英語體驗式學習情景,比如在課程內容為文具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隨機選取學生手邊的文具,如鉛筆、鋼筆、直尺等等,在講臺上對照相關詞匯開展生活實物演示教學,然后再鼓勵學生利用手中文具和同桌開展詞匯問答訓練,調動學生的生活共鳴體驗,并在導學環節就落實生詞目標。再或者,在關于顏色的英語課程中,教師也可以將穿著不同顏色服裝的學生叫到講臺上,讓其他學生說出每種顏色的名稱,再順勢呈現新課所要學習的詞匯,利用顏色給學生視覺感官造成的刺激,鼓勵學生嘗試找出與每種顏色對應的單詞,這樣也能很好地喚醒學生的生活共鳴體驗[1]。
第二,利用學生共有的生活經驗創設導入情景。小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量的生活經驗,教師應該根據英語教學要點,把學生共有的生活經驗作為創設體驗式學習情景的素材。比如,在教學內容為家庭或家庭稱謂的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談話和設問的方式,讓學生分享自己和家庭成員的相處故事,如父母是如何關懷照顧你的?哪些家庭生活經歷讓你印象深刻?然后引導學生分小組討論和分享家庭故事,討論時間五分鐘左右,結束后教師就可以利用課件展示教材主題圖,鼓勵學生說一說主題圖里出現了哪些家庭成員,這樣學生的生活、情感共鳴體驗就可以得到同步激發,更加輕松流暢地領悟課程語言知識。
(二)創設多媒體聲像情景,激活學生的感官思維體驗
英語知識的理解和學習非常考驗學生的思維品質,針對學生在英語課堂思維注意力渙散的弊病,教師在實施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時,必須致力于激活學生的感官思維體驗,避免學生的注意力落到課堂之外的事物上。創設多媒體聲像情景是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主要實踐方式之一,可以對學生思維感官產生顯著的刺激和凝聚作用,從而增強學生主觀意識和英語學習體驗感。以多媒體聲像為支持的情景體驗式教學路徑主要有以下兩條。
第一,創設多媒體音樂情景。很多基礎性的小學英語詞匯、短語知識,都被編制成富有節奏感的英文歌曲,教師可以在互聯網+資源庫中搜集這類歌曲,然后應用多媒體音頻設備播放給學生,創設律動的音樂情景,喚醒學生的聽覺體驗。學生聽完歌曲并能夠簡單跟唱之后,教師可以跟進出示歌曲中的關鍵短語和句型,指導學生對照教材,分小組將歌曲和教材中的語言知識點進行配對和連線,鍛煉學生的英語聽力和分析能力,借助歌曲情景深化學生的語言記憶和學習體驗。
第二,創設英文原版動畫片情景。喜歡觀看動畫片是小學生普遍的興趣偏好,教師可以搜集剪切一些與課程知識點有關的英文原版動畫片段播放給學生,創設靈動、活潑的動畫情景,比如在蘊含動物類知識的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根據教材中的動物種類,在多部動物題材英文原版動畫片中剪切片段,利用視頻編輯軟件整理成動物flash合集,然后讓學生一邊觀看動畫合集,一邊分組合作摘錄動畫中的動物名稱,嘗試運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每種動物的外形特點或者生活習性,增強學生的感官思維體驗和歸納概括能力,最后教師再帶領學生閱讀教材語篇,引導學生對動物建立的形象記憶,去翻譯和理解語篇內容,并把之前概括的動物外形和習性特點標注到課文具體詞匯旁,這樣學生的感官思維體驗可以得到全面激活[2]。
(三)創設童話繪本情景,激活學生的英語趣味閱讀體驗
在小學生以往的認知中,英語文本閱讀課總是刻板無趣的,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應用的閱讀素材無法超出課本限制,學生的閱讀體驗很難得到更新,從而致使學生對英語閱讀學習滋生出畏難和抵觸情緒。英文童話繪本具有圖文結合的特點,圖畫充滿童真童趣、色彩明麗,文字部分講述生動新奇的故事,符合小學生的興趣期待和情景體驗式學習需求。為此,教師在實施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時,可以加強為學生創設英文童話繪本情景,一方面實現新型英語閱讀材料的引入,另一方面激活學生的英語趣味閱讀體驗,從而鍛造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和閱讀理解思維。以英文童話繪本為支持的情景體驗式教學實踐方法如下。
第一,初讀繪本,梳理故事脈絡。在這一步,教師可以先將含有課程語言知識的英文童話繪本發放給學生,讓學生分小組合作觀察繪本圖畫內容、泛讀文字部分,學生在泛讀時如果遇到生詞和短語,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聯系圖畫和上下文內容猜測生詞和短語的意思,并把生詞、短語和猜想的含義謄寫在演算紙上,最后整合分析所有閱讀信息,把英文童話繪本的故事情節梳理概括成簡短的文字,初步激活學生的英語趣味閱讀體驗。
第二,精讀繪本,領會語言要點。在這一步,教師繼續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利用工具書或者互聯網搜索引擎,查閱繪本故事中生詞、短語的實際含義,去驗證泛讀階段的猜想是否正確,如果存在出入,教師可以讓學生把正確含義重新填寫在演算紙上,加深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最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帶著對生詞和短語的正確認識,重新精讀英文童話繪本故事,對照之前概括的故事大意,開展進一步的修正,這樣學生既能領會繪本語言要點,也在繪本情景中獲得趣味橫生的閱讀體驗[3]。
(四)創設游戲化學習情景,激活學生在英語課堂的探究體驗
游戲化教學也是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課堂的主要應用形式之一,同時還深受兒童的喜愛,可以充分激活學生在英語課堂的探究體驗,在寓教于樂中發展學生的個性品質和自主學習英語的綜合能力。為此,教師在構建小學英語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時,可以廣泛創設游戲化學習情景,為學生提供愉悅的探究體驗,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樂學和好學。以游戲為支持的情景體驗式教學手段主要有以下兩項。
第一,設計課本劇表演游戲。課本劇表演也是一種分角色扮演游戲情景,教師在設計開展過程中,可以先帶領學生細讀課本語篇,引導學生了解語篇內容,并分析概括語篇中的角色數量,把每個角色所說的語句用不同顏色的彩筆劃出來。接下來,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按照課本語篇中的角色數量劃分游戲表演小組,還要額外增加一名旁白講解員,鼓勵學生開展課本劇表演游戲,在此期間,教師還可以啟發學生自主創意想象,嘗試替換課本原文中的某個單詞或是句式,讓課本劇作品更富有個性特征。最后,各小組輪流上臺展示課本劇排練成果,投票選出最優的編演作品,學生的英語探究體驗和創新創造能力可以顯著提升。
第二,設計擊鼓傳花速答游戲。創設這種游戲化學習情景時,教師應該先根據教學需求發布一項問題任務,如說出一個食物單詞,然后將任一物品作為“花”,教師在講臺上背對學生敲出鼓點,學生按座位順序傳“花”,鼓點停止后,“花”在哪個學生手中,該生就要迅速站起來說出一個食物單詞,已經說過的單詞不能重復,如果學生一時答不出,教師可以鼓勵其他學生幫幫他,這樣學生就會發自內心地愛上單詞學習和英語探究。
(五)創設人機對話情景,激活學生的英語交際體驗
交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是一項關鍵內容,同時也非常強調喚醒學生的體驗感,傳統英語交際訓練通常在師生和生生之間開展,學生慢慢就會習慣,參與英語交際活動的主動性日益低迷。創設人機對話情景是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創新實踐方法,既可以發揮現代化教學設備的優越功能,也能激活學生的英語交際體驗,使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和能力持續發展。
在具體教學操作上,教師可以在智能會話軟件的搜索框輸入課本中的文章標題,或是某個核心句型和短語,啟動會話軟件中的人工智能角色,讓學生和智能角色開展對話交流。在人機對話中,如果學生發音不標準或是出現語法錯誤,人工智能角色都會識別出來并進行糾正,教師應該讓學生跟隨人工智能角色發出的正確讀音和句法,多跟讀幾遍。有時人工智能角色也會向學生提出一些課本文章之外的問題,教師可以先暫停智能會話軟件,然后引導學生分析智能角色提出的問題,嘗試運用所學語言知識做出適宜回答,從而使學生在人機對話訓練情景中體驗到交際和發散思維的快樂。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將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實踐于小學英語教學,不但有助于改善僵化的英語教學環境,也能促進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深度理解以及對英語探究活動的積極參與。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創設生活化導入情景、多媒體聲像情景、童話繪本情景、游戲化學習情景以及人機對話情景,全面激活學生的生活共鳴體驗、感官思維體驗、英語趣味閱讀體驗、探究體驗以及交際體驗,從而加快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提升步伐,彰顯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運用時效性。
參考文獻
[1] 余穎.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2022(3):144.
[2] 劉麗.小學英語教學應用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的研究[J].校園英語,2021(52):146.
[3] 張維光.“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英語,2021(46):4.
作者簡介:王伯紅(1978.12— ),男,漢族,甘肅武威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