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妙
摘要: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激發學生的這一內生動力,才能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中,認真吸取知識,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同時在教師營造的良好學習氛圍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英語素養。
關鍵詞:小學英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師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側重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而語言學習氛圍如何受學生狀態的影響。因此,教師應以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為切入點,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促使學生在優越的語言環境中將所學的英語知識轉化為語言工具。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興趣不高的原因
(一)學生的基礎知識比較薄弱,缺乏學習思路
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群體出現明顯分化。部分學生在學習中缺乏基礎性的語言知識積累,對英語學習存在畏難情緒,缺乏必要的英語思路,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困難重重。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進行自說自話的講解也是英語教學效率不高的重要因素。
(二)學生學習中存在盲目性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部分學生雖然有“勤奮”意識,但缺乏對英語知識進行系統性思考的能力。在學習中有一種“蠻干”思維,只對單詞進行記憶,在解題中對自己所犯的錯誤缺乏深刻認識,陷入“有勁使不上”的循環困境中。此外,部分學生在學習中缺乏自信和主見,導致自身的學習方法一變再變,無法形成有效的知識積累。
(三)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培養的前提是學生具備積極的學習態度,但小學生缺乏自我探索能力,在學習時往往處于被動的狀態,自制力較弱,導致其學習效率不高。學生在具體學習中可能存在多種問題的疊加,教師需要在教學中采取復合型的教學策略,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得到有效培養。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
(一)實現學生自主學習
在目前英語教學中,教師首先講解單詞,再通過聽、寫等方式使學生掌握單詞。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理解單詞的過程中存在較大阻力,在實踐應用上更是思維轉化困難。對此,教師要調整這種教學思路,先提出英語實踐問題,鼓勵學生對英語單詞進行分析總結。這樣以問題調動學生的求知心理,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逐步從問題解決中積累有效經驗。如將學生帶入英語情景對話中,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在實踐操作中體悟英語語言的應用。在英語情景對話課堂上,讓學生自行組隊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可以通過情景對話來學習英語知識。
(二)加強課堂指導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動態進行密切的跟蹤和觀察,在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教師要及時介入,以探究者的身份融入學生的自主學習中,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啟發和點撥,教師需要在學生的學習狀態恢復正常后,悄無聲息地退出,從而完成對學生學習的指導。此外,教師需要將教學評價作為教學指導的一部分,通過教學評價對學生學習的態度和積極性進行點評,樹立學生的信心,從而提高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注重課堂學習任務設計
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需要讓學生明確活動目標,如讓學生探討不同場景中如何用英語問好,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結合之前學過的問候語進行對話。教師在此過程中積極引導,讓學生自己設計滿足情景的對話,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課前,教師還可以播放相關的英語歌曲,讓學生可以快速進入英語學習環境中來。在教學中,設置有趣的問題讓學生思考:進入學校后遇見老師說什么,遇到同學需要說什么。在學生思考后,教學“Hello.”“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等日常問候語。此外,教師還需要讓學生知道英語問候語與中國問候語有什么不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從而提升課堂任務設計的有效性。
(四)通過信息技術加強互動交流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英語課程中,可以拓展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視野。教師除了通過書本傳授知識外,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師生之間的互通,加深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例如,教師可以編寫好文章、冷笑話、常識等,并制作成PPT,讓學生關注英語學習,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注意力。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用英語講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悟和經歷,這樣教師不僅可以進行評價,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給予學生更多展現的機會,學生家長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孩子的成長。
(五)利用“閱讀圈”,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閱讀圈”模式,主要是基于不同角色的“閱讀圈”任務單,激發學生的英語探究意識,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和主題意義。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嘗試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積極開展小組討論,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和保持。“閱讀圈”模式主要是利用小組合作模式,來幫助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在利用“閱讀圈”進行英語學習時,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思考,在面對不會的詞匯以及不理解的知識點時,可以通過討論或者教師引導解決。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從每日任務做起,鼓勵學生增加一些課外學習和研究,促使學生在長期學習中積累寶貴的經驗。例如,教師利用英語報刊中的“Is homework too hard?”進行英語練習等,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填寫任務單,在學習中不斷對英語內容進行深化分析和思考。閱讀圈的成員一般為 6~8 人,每個人都有具體的角色分工。教師還應遵循層次劃分和因材施教的原則,使學生的基礎能力得到提升,中等生的個別問題得到補強,優等生在不斷拓展中得到提升,促使學生在學習中持續地掌握學習技巧和方法。
(六)實現信息化閱讀與欣賞教學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對英語的感知。例如,在教授英語情景閱讀和欣賞時,教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教師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與文本相關的視頻資料,播放優美的音樂,以此營造歡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沉浸其中,感受英語情景。在學習完相關的文章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用英語講述自己的故事,通過演講、寫作等方式來鞏固學習效果。此外,在應用新信息技術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使用平板等設備完成英文時報的閱讀任務,使學生了解課外英文常識,在不斷練習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七)在小學英語綜合實踐活動中應用信息技術
小學英語教材中有口語交際模塊,其中之一是“自我介紹”。教師可以利用本課題,通過信息技術開展綜合性的活動教學,讓學生可以更多地參與到英語實踐中來。另外,教師可以借助相關的網絡平臺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展示,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教師將學生的才藝、技能進行上傳,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是保證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關鍵,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效率提升的前提。同時,小學英語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深入分析教學現狀,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王雁君.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試論幾種活躍小學英語課堂氣氛的手段[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6):88—90.
[2]王珊.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淺談幾種活躍小學英語課堂氣氛的手段[J].讀書文摘(中),2018(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