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闖
摘要:隨著現代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其在各個專業領域廣泛應用,并取得了階段性的進步和成功,使得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與此同時,人們的物質需求也愈發多元化、個性化,追求不斷精益求精、推陳出新,而相應的產品也必須滿足不斷變化的新需求。因此,中職物理教學中應當著重滲透“工匠精神”培養,增長中職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培育其形成精益求精的精神。本文以工匠精神的基本概念開篇,具體闡述了中職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創新策略,希望能夠為一線教育者提供更多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中職教育;物理教學;工匠精神;創新策略
將工匠精神融入中職物理教學中,不論對學生的個人發展,還是對整個社會的人才培養都是有益的。筆者認為,相應的教育教學工作應當革新理念、革新模式,首先從思想上接納“工匠精神”與學科教育的結合,其次要在結構上、框架上體現“工匠精神”,才能夠有效提升工匠精神在教育教學中的成效發揮。教學實踐中,中職物理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在工匠精神滲透教育教學的同時,助力學生的專業化成長與全面化發展。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概念
就字面意思分析,工匠精神是工匠對自身作品的精雕細琢與精益求精,這是一種職業態度,當然也值得我們學習和贊頌。作為一名優秀的工匠應當有“工匠精神”,其必須注重對細節的把握,必須注重對情感的表達。而作為一名學生,其也必須具備嚴謹的治學態度,像“工匠”一樣愛護自身的職責與任務,以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自律,實現對各學科、對物理學習的時間和精力傾注,最終才能夠有所收獲、有所成就。
二、中職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創新策略
(一)一題多解,培養學生精益求精
物理學科是一門通過研究事物運動而延伸到世界本源的學科,因此也十分注重精益求精、嚴謹治學。作為一名中職物理教師,我們應當鼓勵學生探索物理知識、探索世界本源,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當然,教師首先要體現出對物理教學的熱情,以自身的言行為學生做表率,激發中職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正確物理學習習慣。假如要通過講解一道題目闡明某一物理邏輯,那么學生需要做一道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但教師需要做的絕不是一道題目這么簡單,應當是五道、十道、二十道,才能夠將這一物理邏輯融會貫通,并按照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輸出。而一題多解正是“授人以漁”,以鍛煉學生的精益求精精神。
例如,在習題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圍繞求驅動摩擦系數和物體運動時間、距離的題目展開,并向學生展示一題多解的思路和方法,讓學生明白學習物理知識其實是探索的過程,而一道題目也無法體現出一個人的真實物理水平。對比學生來說,中職物理教師其實只需要研究該學科的知識內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工匠精神”是可以達到的,針對不同物理邏輯進行研究和表達,能夠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也能夠鼓勵學生在未來的物理學習過程中積極探索、勇于創新、精益求精。
(二)以生為本,培養學生科學精神
受課程設置限制,中職物理教師不能單獨用幾節課講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那么只能通過在日常教學中滲透工匠精神開展教育教學工作。首先,物理教師應當以學生為本,引導學生細致把握物理知識點、重難點,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學習態度。其次,物理教師應當以學生為本,鼓勵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獨立思考、自主實踐,讓學生主動探索科學家故事、物理概念提出的背景等等,以展示工匠精神促進學生的專業成長和全面發展。最后,物理教師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中“工匠精神”的印象,為學生今后的物理學習闡明方向。
例如,在開學第一課的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可以提前備課,搜集眾多科學家故事、物理概念提出背景進行講解,如牛頓對蘋果落地這一現象進行了深入思考,才提出了萬有引力。偉大的科學家尚且注重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在生活中也不忘科學研究,甚至是醉心物理科學研究,那么作為一名中職學生是否更應當努力學習和積極探索呢?這樣的教學過程有助于增強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工匠精神,能夠指導學生在今后的物理學習中奮力拼搏、砥礪前行。
三、結語
總而言之,工匠精神在中職物理教學中的融入具有積極意義,相關教育者應當積極嘗試與實踐,在教學內容中融入工匠精神案例、在教學方法上注重學習難易程度,圍繞學生中心傾情講述“工匠精神”。久而久之,中職學生自然能夠形成較強的精益求精意識,也能夠利用自身所學解決物理問題,并用實際行動表明物理精神與科學精神,這對中職學生來說將會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劉樹龍,高超,閆萍,江正卓,朱嘉儀,周其香.“工匠精神”融入課程思政的教學路徑探索——以《材料成型工藝》為例[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35):79-82.
[2]張海玲.品質革命背景下工匠精神在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中的融入研究[D].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