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伏東
摘要:小學生第一次與數學親密接觸,但由于數學學科本身的抽象性、概念性、概括性等特征,又導致學生在學習數學的初級階段產生一些不可避免的抵觸心理、恐懼心理,導致數學學習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好玩、好動、好奇是小學生共有的特征,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最大化地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在滿足學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同時,使學生明白數學是一件奇妙的事、好用的事、隨處可見的事,進而到達快樂學習,解放天性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教學;策略
對于小學生來講,由于他們年齡較小,喜歡學習、理解、認識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因此為了讓小學生更好地學習,必須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提升小學生的數學能力,所以教師應提升數學教學的趣味性,讓小學生更愿意去學習數學,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積極探索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幫助小學生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一、利用數學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在數學課堂學習之后,教師應讓學生及時進行課堂練習,并將相關的數學錯題進行及時的記錄,便于學生及時反思。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轉變課堂授課的方式,可以向學生拋出問題,如是否能通過對相關的加減法、單位運算、單位運用等進行靈活的變通。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時,教師應先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思考,而后設置相關的問題,使學生能在潛意識中形成一定的問題意識,如此一來,學生在學習時不僅能提前有較多的思考和認知,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發散學生的數學思維。除此之外,教師在引導學生思考數學問題時,能對學生的學習形成一定的指導,對學生之后的學習有一定的幫助。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位置與方向(一)”時,教師可以充分聯系實際生活,利用多媒體技術,在整個課堂上生動地展示學校附近的一些公共建筑和學校內部其他公共建筑的場景,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心。在課堂場景展示活動后,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學習如何識別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然后引導學生開始互動游戲。如學生從自己家出發,來到學校附近的超市,在超市購物后,他們走出超市,發現超市面向西方。他們如何根據超市的位置判斷周圍的方向?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指定下一個學生,并向下一個指定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在每個指定學生正確回答問題后,可以自己提出問題,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沉浸在游戲的快樂學習氛圍中,學會在游戲中運用知識,促進其整體學習質量的不斷提高。
二、開展交換游戲,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
交換類趣味數學課堂游戲本身也擁有一定的隨機性,學生在這樣不確定、隨機的環境下,能在交換游戲中體驗不同的角色內容,也能在這個過程中學到較多的數學知識。在構建趣味數學課堂過程中,教師利用交換類的數學游戲,能讓學生體驗隨機的角色內容,從不同的角度幫助學生了解和分析數學知識。交換游戲具有的隨機性與不確定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充分滿足學生的各種知識相互交換的一種好心情,在這種知識相互交換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課堂學習,對于本堂課程的學習內容有一定的選擇權和自主權。因此,在構建趣味化的數學課堂時,教師可以利用多樣化的物品,如鉛筆、橡皮擦、書本等,展開交換游戲,在交換游戲中,教師也可以將其中涉及的數學知識內容以及相關的數學思維向學生講解,使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數學環境中了解數學知識,提高自身的數學綜合素養。
三、采用信息化手段,構建趣味化課堂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把現代信息網絡技術與學生的數學活動結合起來運用,發揮計算機教學設備的自動多媒體教學特性,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精心設計的教學動畫和優美的古典音樂會,以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隨著一些直觀數學圖片的廣泛應用,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直觀體驗會更強,學習主動性也會大大提高。在制作教學視頻時,教師應梳理、總結以往零散的知識,通過簡單的教學方式,把重點知識進行有效傳授,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本節數學課的重點教學內容,使學生形成自身的數學思維模式,并將數學思維貫穿到數學學習過程中,在之后的學習中,如果再遇到相關的數學問題,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模式以及思維理念將會得到大幅度上升。
四、運用實例,進行趣味化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實例的選擇將影響整體的數學教學質量。因此,對實例的要求更加嚴格,需要與知識內容緊密關聯,并且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事物,能使學生更容易聯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數學課堂趣味化。如在講授“對稱”一課時,教師可以充分運用“人臉的對稱”“建筑的對稱”“圖形的對稱”,使學生很輕松地找到對稱點,能在有趣的尋找游戲中快速地正確理解數學課中的所有知識內容。與此同時,學生也能深刻體會、感受到當代數學在生活中實際應用的巨大樂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主動性,以此來達到學生熟練應用數學知識的目的。
五、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在教學計劃開始前,教師對教學活動目標必須十分明確,諳熟于心,對本節數學課的具體教學方向及教學方式精心設計,使生活化最大程度地發揮其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盡可能地設計一些游戲環節,通過互動的方式使學生更加認真地聽講,也能通過游戲的內容使學生將知識與生活建立聯系,使學生有足夠的探究興趣進行探究和學習。比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直角、銳角和鈍角的初步認識”中,教師先將本節專業課的課堂教學定為目標,將教學重點與難點展示給學生,然后結合生活中實際存在的直角、銳角等對課程內容進行簡單講解,之后運用“尋找你生活中見到的角”這一討論話題讓學生暢所欲言,激發學生自主與生活進行聯系,通過趣味化的尋找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構建起自身的知識體系。
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習興趣是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以及思考數學的來源。因此,在數學課堂中,小學數學教師應對學生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流程進行優化,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薛柳春.趣味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福建茶葉,2020,42(03):255-256.
[2]顧興林.淺談小學數學趣味課堂教學活動的應用探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03):121-122.
[3]林華智.基于趣味教法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亞太教育,2019(05):76.
[4]應潔.趣味游戲在中低段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實踐應用探究[J].讀與寫(中旬),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