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富
【摘要】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信息素養對人才發展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項綜合素質的評判指標。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現如今社會生活的巨大改變,對于學生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本文對以小學生文化理念為主線貫徹信息素養的培養進行探索與研究,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小學;文化理念;信息素養;培養策略
信息素養對于一個學生的正常發展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基本技能,信息素質的掌握已經成為當前社會評價人才素質的重要指標。因此,從小就培養兒童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對于他們日后的成長能起到一定的奠基作用。基于文化理念的信息素養的培養對小學生來說,是基本的生存技能,也是將來接受更高教育的技能基礎。
一、信息素養的內涵概念與意義
(一)信息素養的內涵概念
參照官方的要求,信息素養指的是公民必備的一種基礎的基本技能素養,一般的信息技術是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宗旨,強調學生進行解決實際問題的,使得學生在獲取信息、加工管理、表達交流的過程中,掌握現代的科技文化知識,不斷加強信息意識,使得學生成長為新一代的具備信息素養的好學生。
(二)信息素養的內涵意義
信息技術是有自身的文化理念的,對于學生來說,如何在實際的信息素質教育中,不斷提高學生的信息理念,信息思維能力,信息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等,使得學生不僅掌握文化課的知識,也能緊跟時代的步伐,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文化理念的意義
文化理念一般指的是企業或者公司的文化背景或者文化內涵,對于現在的學生來說,指的就是自身的文化背景以及文化素養,隨之而來的是學生的整體素養的提升。在多種文化熏陶之下,個人的文化理念才能實現。因此,對于小學生的信息素養的培養,要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進行對應的文化輸入。
三、培養信息素養的主要策略
教育工作者一般對學生進行信息素養的培養中,需要借助學生的已有知識體系,也就是在學生基本課程的學習中融合現代的信息技術,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能力。一般需要組織相關的學習活動,比如計算機的應用,生活中的信息的使用情況,信息在生活中的用處,以及相關的技能,進行不斷地提升,最后在無形中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信息思維能力的培養
思維決定一個人的行為習慣,一般學生的思維是通過人腦對于現實事物的加工,創造,以一種語言或者動作的形式表現出來,思維是由人的大腦機制賦予的。思維能力是人的一種精神動力,是人的智力核心力量,培養學生敏捷的思維能力,對學生智慧的開拓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學校社會的信息課堂就是通過信息技術來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
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專門的學習網站,讓學生合作,通過教師設置的相關任務,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的操作應用指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到的就是肯定學生的勞動成果,訓練及提升搜索資料、整理信息、協同合作、信息運用等方面的能力。但是,現實存在的問題是:由于考試內容對于信息技術沒有要求,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教育工作不是很重視,導致學生的信息素養難以有效提升。
2.自學能力的培養
自學能力指的一般是學生在沒有教師的指導或者監督下,依然能夠正常地按照計劃進行的學習能力。這個過程中,學生具備的獨立思考能力,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查閱資料的能力,分析與重建問題模型的能力等都能得到極大地提高。比如,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指定教學內容,讓學生自行查閱資料,以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查找研究知識的方法,在完成任務之后,由教師進行對應的評價。幫助學生進行問題的正確分析,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只需要做到指導的作用,讓學生在摸索中完成自身的學習方法的探究。
3.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指的是學生在舊知識的掌握條件下,利用發現的新的理論,對于原來的技術進行更新改變升級的過程。這種能力的掌握,需要的是學生不斷進行新技術的知識學習,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在這種能力中,不斷發掘自身的潛力進行思維的創新與創造。一個人的創新能力決定的是未來的發展能力,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中,才能不斷發現新問題并解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才能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信息素養高低的基本評判標準,也是教學中最難實現的重要環節。但是,過去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對于學生思維方面的培養并不能做到有效的發展,這種情況嚴重阻礙學生的創造力的發展。因此,在這方面需要通過文化素養的影響來不斷提高學生的基本信息技術的掌握能力。
比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相應的實際問題的解決,就像是網頁的制作。然后將全班學生進行分組,每一個小組需要對學生進行任務布置,讓他們通過相應的指定任務,充分運用網絡等方式進行實際的問題解決。在實際的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到的是,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技術方面的指導。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幫助他們正確運用網絡的技術指導完成相關的實際操作。在學生的信息技術的學習中,需要教會學生自主解決問題,不斷尋求更好的解決辦法。在實際的問題解決過程中,學習新的知識技能,這樣的訓練對于學生來說,一定能逐步提高他們的信息素養。其次,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設置完成任務的流程模板,在學生的實際行動中,教會他們運用信息化思維應用信息技術。
總而言之,對小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的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是一次實際的應用教學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應用文化素養對學生進行技術的教學,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研究新的教學理念,探索出新的教學方法,通過實際的教學手法,對學生不斷地進行文化的引導,來完成實際的教學任務。信息教育需要教師切實加強自身的信息文化素養,也要不斷加強自身的信息運用思維。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協助學生完成指定的任務,幫助學生解決實際中遇到的困難,從而助力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秦殿啟.論閱讀文化與信息素養[C].中國圖書館學會,2010.
[2]楊嵐.小學高年級學生信息素養現狀的調查研究[D].蘇州大學,2018.
[3]秦永菊,李穎.多元文化融合與信息素養相互影響的概念模型[J].前沿, 2014(5):3.
責任編輯? 胡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