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波
【摘要】童聲合唱在小學藝術教育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筆者以多年的排練工作為實踐基礎,對童聲合唱的“唱”方面和“合”方面的教學方法進行充分論證和詳細介紹。筆者認為,童聲合唱完美的“唱”的形成可以通過“跑著練氣”和“哭著發聲”來實現;童聲合唱完美的“合”的形成可以通過“真聲唱得像假聲”“假聲唱得像真聲”和“五味課堂”來實現。
【關鍵詞】小學音樂;童聲合唱;五味課堂
從某種意義上說,合唱是最美的音樂形式,是值得小學音樂教學大力開展的訓練項目。合唱使用的樂器是人人皆有的世界上最廉價又最神奇的樂器,那就是嗓子。對于學生個人,這種美妙的“樂器”的學習,非常有助于提高學生個人音樂修養。一支學生的合唱隊的教學訓練,對提高學生的音樂群體配合能力及展現音樂合作美的能力具有無可代替的顯著作用。
結合東莞市對合唱教學的要求,又結合黃江鎮音樂教學基礎情況,我們開始重視童聲合唱教學,將童聲合唱定為小學音樂課堂和第二課堂的最基本的訓練項目。其中措施有:學校必須開設合唱課程,校園藝術展示中必須有班際合唱比賽,每年舉行一次校際合唱比賽,邀請省市級專家來做專業培訓等。經過六年多來的努力,東莞市黃江鎮的童聲合唱整體水平得到長足的提高,演出和比賽取得頗為豐碩的成績。
作為黃江鎮音樂教研中心組的負責人、童聲合唱專項訓練的帶頭人,筆者在這幾年認真開展了童聲合唱教學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積累了一點經驗。在筆者看來:合唱教學需要我們關注的方面很多,總結起來有兩點:一是“唱”,二是“合”。
一、童聲合唱的“唱”
合唱中的“唱”的訓練和普通的聲樂訓練的方向是一樣的,就是讓發聲科學,讓聲音很美。要知道,任何知識在小學生群體里的傳授,我們都應該更加關注學生參與的熱情,看學生是否全心投入,童聲合唱里的“唱”的訓練這個項目更是如此。摒棄一般聲樂訓練的刻板和抽象,提高趣味性、直觀性,這是筆者在童聲合唱教學中訓練學生“唱”功的主要宗旨。
(一)跑著練氣
聲未成,氣先凝。沒有一個大師會說,哪種訓練氣息的方法是最有效,或者是唯一有效的。深呼吸訓練中,筆者當然會細致地從生理學的角度去為隊員們介紹我們進行呼吸的人體器官情況,為他們介紹歌唱呼吸在人肌體各個部位的具體動作表現,以及怎樣的呼吸狀態最適宜唱歌的呼吸狀態。在訓練中筆者發現,例如,“聞花香”“狗喘氣”等一般的氣息訓練方法,學生很容易“膩”了。這時,筆者想起有一年去廣州聽巴塞羅那音樂學院合唱大師講課的情景。他跑起來演唱的樣子至今在筆者腦海印象深刻。筆者從來不認為在教學中為了提高趣味性,而進行一些錯誤的、不科學的嘗試。但是,筆者卻主張尋求科學有效的并且非常有趣的方法。于是,筆者開始嘗試、并在過程中論證“跑著練氣”。經過一段時日的訓練,效果出來了,而且效果越來越明顯。這就是筆者說的“跑著練氣”。
(二)哭著練聲
通過有趣又有效的氣息訓練之后,筆者的童聲合唱訓練重心開始移向練聲。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所謂“練聲”,其外延為喉部聲帶振動發聲、以及共鳴。
在教授過程中,筆者盡可能運用形象的方式,比如,通過生理解剖掛圖、運用打比方等辦法,可是,和筆者最初的設想一樣,那就是很難讓小學生理解所謂的方法。筆者知道“哭著唱”“打哈欠”“吸著唱”這些詞匯人盡皆知,有時用得多了、雜了,學習者反而會滿腦子混亂。于是,筆者通過這些不同說法的運用,反復對比學生理解的效果發現:“哭著唱”這個詞在小學生的知識基礎上,他們最容易理解和接受。“哭著唱”在筆者的合唱發聲訓練中已經成為最常用的詞語之一,哭著唱,讓學生發出最漂亮的聲音,實現了“通”“松”“遠”。
二、童聲合唱中的“合”
童聲合唱的教學里,除了“唱”之外,那就是“合”了。我們都知道,合唱區別于獨唱,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合唱講求“合”的美,一種統一、共性的美。在筆者的整個童聲訓練的過程中,根據小學生的學情,也設計了一套訓練“合”的方法。通過長時間的實踐和不斷地經驗總結發現,方法有效,效果不錯。
音色訓練在合唱訓練中有兩個內容:一是每個隊員的高低音區的音色要統一,二是合唱隊全體隊員的音色要實現相似和統一。我們都知道,實現隊員音色統一是建立在每個隊員音區音色統一的基礎上的。因此,首先要對付和主要解決的問題是每個隊員自身音區音色的統一方面的問題。
(一)合音色:“真聲唱得像假聲”“假聲唱得像真聲”
除了給大家講授有關真假聲發聲原理以及真假聲連通技巧的要領之外,筆者用了兩句話來描述音色:“真聲要唱得像假聲”“假聲要唱得像真聲”。這兩句話或者是兩個短語,從合唱訓練看,屬于目標描述。因為這類女聲其實就是真假難辨,真假完美結合。但是,這兩句話又同時屬于對辦法和途徑的描述。
(二)合情感:“五味課堂”
情感是合唱藝術的靈魂。對于童聲合唱來說,情感訓練是重點,更是難點。為了提高小隊員音樂表情的能力,筆者在日常排練里,專門將排練的其中一部分時間作為情感訓練的特定時間安排:
(1)筆者在網上下載很多優秀的視頻資料進行展示,引導學生模仿他們的聲音的情感表現方式,教會他們識別某種聲音形態所展現的音樂情感類型。
(2)要求隊員“進門秀一個表情”。小學生的臉部模仿能力很強。筆者將表情基本分為“開心”“傷心”兩大類。其中,“開心”又從程度上分為“有一點開心”“很開心”和“特別開心”;當然,“傷心”也是一樣分成幾個小類。每當排練的時間,筆者要求每一位學生進入教室的時候為同學們展現一種面部表情:“興高采烈”“愁眉苦臉”“驚喜”“尷尬”“悲痛”“憂郁”“嗤之以鼻”“狂妄不羈”……隊員的音樂表情水平越來越高。這樣,我們的合唱排練課堂就變成美妙的“五味課堂”。在每個成員的聲音表情和面部表情展現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的基礎上再來訓練統一的情感便越來越簡單了。“聲生情,情帶聲。”合唱隊在高密度的情感的統一訓練下,整個合唱隊的演唱水平有了很大的進步。
童聲合唱是學校藝術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筆者認為,要把童聲合唱訓練好,這有賴于教師的科學有效的訓練辦法。多了解學情,在訓練中多思考、多總結經驗,努力找到適合童聲訓練的正確方法,就一定能訓練出童聲合唱美妙無比的天籟之音。
參考文獻:
[1]馬格順.馬革順合唱指揮文集[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2]孟大鵬.童聲合唱訓練[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潘丹寧.跟我學唱歌[M].湖南文藝出版社,1996.
責任編輯? 吳華娣90B06107-A7B6-4BBB-9A24-5C9E56CB50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