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璞
摘要:微課作為一種主題突出、內容具體簡短、傳播便捷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在推動中職教育教學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闡述了微課的產生背景、微課的定義,分析微課在中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并對微課在中職教育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微課;中職教育教學
一、微課的產生與發展
微課的雛形最早見于美國北愛荷華大學LeRoy A.McGrew 教授1993年提出的60秒課程以及英國納皮爾大學T.P.Kee 1995年提出的一分鐘演講。[1]國內胡鐵生將其最早引進,并提出“微課”的概念,認為“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2]由此微課的概念在國內開始出現。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各種新型數字化學習資源的不斷涌現,微課以微視頻為核心載體,據其知識點精悍簡潔、易傳播、學生參與性強等特點取得各教學領域的青睞,一時間成為教育界的“新寵”,深受師生歡迎,在“微課熱”的風潮下,什么是微課?如何界定微課顯得尤為重要。
二、微課的定義
微課,是以教學微視頻為核心載體,基于一個學科知能點(如知識點、技能點、情感點等)或結合某個教學要素和環節(如目標、導入、活動、評價等),精心設計和開發的微型優質學習資源(胡小勇 & 胡鐵生,2014)。[3]微課可以是針對一個知識點、技能點或者情感點來開發設計的微視頻,也可以是作為輔助教學環節,推進教與學進程的教學資源,不僅僅局限于對某一個知識點的講解。
三、微課在中職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中等職業學校肩負培養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的使命。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對于培養技術型人才的中職學校來說,它的引進對中職學生、教師以及學校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以下從三個方面分析微課的作用:
1.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及時間管理能力。首先,從內容上,微課是基于某一學科知能點來設計制作,重難點突出,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習慣與教學重難點進行深入分析,經過精心設計,融入了教師的智慧結晶,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學習,且微視頻中視聽信息豐富,如加入了動畫、文字、聲音等學生的視覺沖擊力更強,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記憶、理解知識點,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微課視頻短小精悍,解決了學習時間過長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再者,微視頻的傳播途徑廣泛,適用于各種移動終端,使得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傳播學習資源,也能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對時間的自我管理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班級微信群發布各種課程微課資源,學生在課后可以隨時觀看,且微課時間長短一般控制在5-8分鐘,學生可以在排隊吃飯、搭車等間隙充分利用時間進行學習,科學合理地安排了碎片化時間。
2.輔助教師教育教學。傳統的教育教學在中職教育教學中顯然已經不能很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教師在傳統教學基礎上引入信息化教學手段能更好地推動教與學,直接或間接地促進教學問題的解決。微課作為一種信息化學習資源,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加以合理運用,能顯著提高教學效果。如在與學生講解“音量均衡化處理”知識中,我在教學過程中引入“電子管壓限器的自述”微課,將“音量均衡化處理”中使用到的效果——“電子管壓限器”進行擬人化講解。在傳統的教學中,單以老師口頭講解學生很難對參數概念有一定的認知,但是微課的引入,通過微課中動畫的直觀表達,學生能夠較好地化抽象概念為具體,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學內容,達到了輔助教學的效果。
3.建設信息化教育。[4]黨的十八大將“教育現代化基本實現”列為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教育信息化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為加快建設信息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學校微課資源的設計整合與共享顯得尤為重要,同時避免了教學資源的浪費與重復設計。
四、微課在中職教育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微課設計重技術而忽略教學設計。部分教師在制作微課時更加注重技術的應用而忽略了對教學設計的深入研究,對于技術過于酷炫花俏的情況,容易導致學生學習微課時更多地把專注點放在動畫上而干擾了知識的學習,同時不完善的教學設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效果,導致微課無法很好解決教學問題的情況。
2.教師信息化能力不足。教師信息化能力有限,如大部分藝術學科的老師信息化能力有限,對資源的查找、整合以及軟件的應用有所欠缺,導致制作的微課在質量上出現問題,如收音不全、畫面剪輯混亂、資源整合不充分等情況,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的作用也不能很好地發揮。
3.微課資源實際開發利用率不高。資源的開發是為了更好的共享與利用,促進教育公平,但很多學校、區域都沒有健全相應的資源共享機制和平臺,優秀的微課案例很多時候只是教師應用在本人上課的課堂或者比賽的課堂,過后這個微課資源將被閑置,教師們耗費大量心血制作的學習資源沒有分享到更多適用的學校著實可惜。
針對以上問題,我認為,微課的制作不應當只是單個教師個人的任務,而應以團隊為單位來進行開發設計,由任課教師擔任教學設計以及基本的技術工作,更高級的技術實現交給相應有技術能力的教師,這樣共同開發出來的微課資源才能在無論技術還是教學設計上都能達到相應的水平,共同提高微課的質量。與此同時,要建立健全相應的信息化資源管理平臺,將好的微課資源共享出去,推動建設信息化教育。
五、結語
微課,不可否認在未來的幾年里將會一直受到教育各領域的喜愛。在中職教育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合理地加以應用,完善教師自身的信息化能力、教學設計能力,地區建設健全信息化教育平臺,微課將會對中職教育教學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1]李元昌.主題教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探索[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