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彥群 袁勇軍 徐立清
摘 要:綜合素養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直觀體現,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建設關系著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本文基于目前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實施中存在的現實困境,結合專業學位人才培養目標,從需求出發,倒推式設計課程體系,基于能力導向,組織多元化課程實踐,探索構建高質量高水平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體系。
關鍵詞:專業學位 研究生 綜合素養 課程體系
專業學位是伴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而出現的一種學位類型,以培養滿足社會現代化發展對高素質高層次應用型人才需求為主要任務。隨著科技創新和社會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各行各業對專業學位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大,對人才專業化程度和綜合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建設,提升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的內涵
“素養”一詞在漢語里是“修習涵養”的意思,常用于形容素養的英文“competence”有“能力、勝任”之意。素養是一種準備就緒狀態或特定行為傾向。從中外詞語的釋義中可以看出,素養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后天習得的。21世紀初,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素養的界定與選擇:理論與概念基礎”的項目中將素養定義為“在特定環境中利用和調動知識、技能和態度以滿足復雜需要的能力”,并確立了使用工具的能力、有效互動的能力和自主行動能力等三類核心素養。歐盟在此基礎上提出“素養是適用于特定情境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的綜合”,同時提出了母語交際、學會學習、社會與公民素養、首創精神與創業意識等八大核心素養。美國的“21世紀學習框架”,將素養定義為“應用于現代生活和工作情境的知識和技能”。2016年,世界教育創新峰會(World Innovation Summit for Education)聯合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發布了《面向未來:21世紀核心素養教育的全球經驗》,通過分析24個國家、5個國際組織提出的素養框架后,總結出全球普遍提倡的七大素養為溝通與合作素養、信息素養、創造性與問題解決、自我認識與自我調控、學會學習與終身學習、批判性思維、公民責任與社會參與。
基于上述關于素養的研究,結合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能夠創造性地從事實際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目標,我們可以將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綜合素養定義為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工作生活中運用知識、技能和態度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可習得性、能力導向、復雜性、廣泛遷移性是其核心特征。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是圍繞著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的培養而開設的課程,基于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的特征,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具有需求與能力導向、跨學科、廣泛性等特點。
二、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實施的價值意蘊
(一)回應時代需求,培養知識經濟發展的急需人才
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使用和消費基礎上的經濟形態。社會發展的源泉與動力是知識和信息的創造與應用,在這個時代,人的知識、技術與思想皆是商品,職業世界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很多重復型、勞力型的工作被機器取代,人類必須從事機器所不能勝任的復雜職業。這些職業不能僅靠單一的知識和技能或由單個人來完成,而是須借助綜合性的分析、研究與判斷或借助團隊的力量創造性完成,這在客觀上對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養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隨著經濟的發展,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人類的職業變化也越來越大,新的以創造、交往為核心的職業將不斷涌現,社會經濟的發展急需大量具有創新創造、信息處理、促進復雜對話等能力或素養的創新型、復合型、合作型人才。
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發展出現專業學位教育,承擔著面向實踐領域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重任,基于知識經濟職業發展新態勢新需求,實施專業學位綜合素養課程建設,有助于滿足知識經濟發展對專業學位人才知識能力和素養的期待與要求,回應時代需求。
(二)響應國家政策,助推專業學位高質量發展
研究生教育是支撐、推動和引領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基礎和引擎。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研究生教育越發達,科教融合就越緊密,科研育人的機制越完善,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就越強大。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研究生教育發展的主要矛盾已轉化為國家對高層次人才日益增長的需求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匹配、不充分的矛盾,不平衡主要體現在區域、校際、學科、層次間結構上,不匹配體現在結構與需求上,不充分體現在整體質量素質還不夠高。因此,黨的十九大以來,尤其是全國研究生教育大會以后,研究生教育發展有了新坐標和新使命。2020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中提出“大力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穩步發展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強國”。同年,教育部印發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中提出“加快推進新時代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教育質量水平顯著提升,建成靈活規范、產教融合、優質高效、符合規律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體系”,方案中還明確“對各單位人才培養質量進行真實反映。對需求萎縮、培養質量低下的專業學位類別,實行強制退出”。這意味著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發展的重點,其中,提高質量是核心,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最直觀的體現是綜合素養。在此背景下,科學構建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體系,有助于提高專業學位培養質量,響應國家號召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高質量發展。
(三)滿足學生發展,助力高水平就業創業
2009年,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數為7.1萬人;2020年,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數為60.2萬人。十一年間,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培養規模上呈快速發展的態勢,在今后一段時間規模仍會不斷增長。隨著規模的擴大,就業市場正逐漸變成“買方市場”,專業學位研究生也出現了就業難、就業后職業發展力不足、人力資源貶值等問題。
需求旺盛卻又出現就業問題,除了結構性的矛盾外,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培養質量不高、綜合素質積淀不夠。課程是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專業學位課程體系大多脫胎于同學科的學術學位課程,缺乏專業學位的培養特色,無法充分實現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1]。從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出發,專業學位的“課程設置要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綜合素養和應用知識與能力的提高為核心”[2]。綜合素養之所以被視為專業學位課程設置的核心,是因為其是可通用的、遷移性的技能,具有廣泛的遷移性,可以從一份工作轉移到另一份工作,這對于以職業需求為目標的專業學位研究生來說是必不可缺的。加強綜合素質類課程建設,對專業學位研究生來說意味到可以為就業和職業發展做好準備,甚至可以為尚未誕生的職業做好準備。
三、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實施的現實困境
目前國內關于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比較少,大部分高校把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重點放在專業知識上,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實施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導致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實施存在著體系的頂層設計不足、教學內容碎片拼盤式、教學方法給予式等困境。
(一)課程體系頂層設計不足
課程體系的頂層設計是指從全局的角度,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對課程建設的目標、結構、實施、評價等進行統籌規劃,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體系作為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中的頂層設計,是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建設的遠景規劃,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的實施有著直接的影響。
由于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起步晚,重專業知識、輕綜合素養的觀念根深蒂固,對綜合素養課程體系的頂層設計不足,導致了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實施存在“碎片化”的現象,綜合素養課程大多是零散分布,沒有形成一定的體系。由于沒有進行課程體系的頂層設計,課程設置缺乏邏輯性,存在重復設置、因師設課、形式設課等現象。雖然開設了綜合素養課程,但是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來說收效甚微,甚至還增加了研究生的課業負擔。
(二)課程內容“拼盤式”
由于對綜合素養的內涵認知不足,人們通常將綜合素養不足等同于知識面狹窄,習慣性地認為開設綜合素養課程就是幫助學生掌握各個方面、盡可能全面的知識,于是,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內容變成了知識大拼盤。這種拼盤式課程內容往往浮于表面,知識之間的關聯性缺失、完整性匱乏、前瞻性不足,“課程知識承載度不夠,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內涵整合度不夠”[3],更重要的是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中職業需求和能力導向的特征在課程內容設計中缺失,研究生通過課程學習到的只是一些零散的知識,很難內化成綜合能力,更談不上滿足職業發展的需求。
(三)教學方式“給予式”
目前大部分高校開設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一般都是大班選修課,教學方式主要采用的是講授法,強調理論知識的灌輸給予,“將研究生作為知識的接受者和知識承繼的工具載體而忽視研究生在教與學中的主體性,以專業素養的培養作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標而忽視對非專業素養因素的發掘與培養,忽視了研究生作為人的自愿、自覺、自控的天性與功能”[4]。這種“給予式”教學方式忽視了研究生學習的主體性,無法激發研究生的學習熱情,自然也不可能帶來深刻地學習體驗和收獲,導致了綜合素養的培養只是“紙上談兵”。
四、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實施的突圍路徑
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建設的“突圍路徑”有很多,但最終需要回到課程設置的理念和組織上。
(一)應用導向、需求目標——倒推式課程體系設計
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制一般為2—3年,留給課程學習的時間非常有限,如何在有效的時間內,通過課程學習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綜合素養,必須在課程體系設計上下功夫。
1. 尋找出發點
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體系構建之初需要定好出發點,回答好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設置的目標以及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的導向。其實,早在2009年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開啟之初,《教育部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就已經明確“課程設置要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綜合素養和應用知識與能力的提高為核心”。“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所有課程設置的導向和目標,也是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設置的出發點。
2. 倒推式設計
落實“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的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設置,需要跳出傳統的“我來教,你來學”的老路,因為從教育者的角度提供的課程未必是需求側實際中所需要的。我們建議直接從需求側倒推式開展綜合素養課程體系設計,調研專業學位研究生和企業行業這兩個“需求側”對綜合素養的需求,從需求定制的角度設置課程體系,讓綜合素養課程被需要、不虛設,對標對本、有的放矢地去培養,解決“所培非所需”的問題。
(二)能力導向、收獲為本——多元化課程實踐
專業學位研究生經歷過大學階段的學習,有了一定的知識和能力,部分研究生還有一定的工作閱歷,人生觀、價值觀相對比較成熟,相比本科生有更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價值判斷,面對這樣的學習群體,綜合素養課程要取得效果,須在課程組織和教學方式上創新籌劃。
1. 握住著力點
縱觀現有的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設置,課程的門類繁多,課程內容也是五花八門,究竟怎樣選擇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的內容?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回顧另一個問題,何為專業學位綜合素養?質言之,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是一種運用知識、技能和態度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能力”是綜合素養的實質,也是綜合素養課程內容組織建設的“著力點”。圍著這一著力點,基于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特點,有效的綜合素養課程需做好“三創”,即創新課程教學內容組織、創新教學學習方式、創新課程評價形式。
2. 多元化組織
綜合素養類課程大多屬于經驗型、綜合型,融合了自然科學與社會人文等不同學科,涉及了大量的經驗性知識和緘默性知識,單純靠知識講授很難達到高質量的學習效果。因此,打破傳統的課程模式勢在必行,探究式、研討式、翻轉式、活動式、報告式等等,企業行業專家加入、線上線下結合,凡是可以調動積極性,促進參與、體驗的教學組織方式都值得一試。課堂的主動權交給研究生,由他們去探索、總結和收獲,在不違背基本價值觀的情況下,不必局限于共同的標準和要求,允許研究生對問題有不同的思路和答案,甚至鼓勵研究生應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去得到不同的結論。
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課程的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其復雜性和重要性應當引起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的重視,群策群力,回應時代需求,促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優質就業創業。
參考文獻:
[1] 劉國瑜.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體系建設之省思[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3):81-84.
[2] 研究生專業學位總體設計研究課題組.開創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的新時代——研究生專業學位總體設計研究報告[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87.
[3] 李燕冰.基于綜合素質提升維度的通識教育選修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現代化,2020(45):67-74.
[4] 周意岷.基于單向度理論的研究生綜合素質培養[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6):56-57.
基金項目: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學改革研究項目(jg20190364),浙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資助(2018-014)和浙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資助(Y201839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