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評一致性”是在教學改革思路指導下,將學習目標轉化為一種學習評價機制,以目標為支點來開展評價,又通過評價機制來促進目標的達成。然而,在教學活動當中,教、學、評這三者都是圍繞著同一個目標的,所以,在目標上的一致性,也就決定了其在教學過程中的一致性。對此,教師要明確這三者的功能分工,通過合理的教學機制來促進教、學、評共同服務于教學活動。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評一致性;英語閱讀
作者簡介:袁叢叢,山東淄博柳泉中學。
引言
“教學評一致性”理念是一種全新的科學理念。它在統一的教學目標的引導下,對于教學活動進行一定的改善,促進教、學、評這三者在互相分工合作當中,服務于同一個教學目標。從初中英語教改方案來看,教學評一致性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所產生的功效是值得挖掘的。它將學習目標轉化為相關的學習評價機制,又通過學習評價機制來促進學習目標的達成。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正確地開展這種教學方法?本文對此展開如下探索。
一、“教學評一致性”的主要概念和主要特征
(一)“教學評一致性”的主要概念
“教學評一致性”可能對于一般的教師來說有些陌生。它是一種基于生本主義的教學方案,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思路。在教學活動當中,將教學目標轉化為教學評價的一種課堂開展方式。其中,教學目標始終是課堂當中的“支點”,而教學評價則圍繞著整個教學活動而展開,服務于教學目標的達成。
(二)“教學評一致性”的主要特征
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學評價的功能定位相比起傳統教學來說會有一些調整。它既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又引導著課堂教學的目標隨時進行修正,引導著課堂教學的方法隨時進行調整,不斷推動課堂教學的過程實現優化。從這個角度來說,“評價”就是“學習”,“評價”就是“教書”,“教學”也是“評價”。
根據現有的經驗,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活動,由四大相互關聯的部分構成,分別是:學生學習、教師驗收、教學反饋、方案調整。
二、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活動基本思路
在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活動中,其基本思路也是圍繞著學生學習、教師驗收、教學反饋、方案調整這四大步驟展開的。
(一)“學生學習”環節的基本思路
要讓學生圍繞著學習目標開展學習活動。由于“教學評一致性”首先必須基于對教學方案進行精心設計的前提下,所以在教學活動當中,當有了精準的目標之后,教師就要著手根據不同的目標來分別為學生設置相關的評價任務,以此來幫助學生導出目標。因此,這個環節也是學生自己去實現評價任務的環節。在這個過程里,教師要對學生加強關注,加強傾聽,通過他們一系列的課堂表現來判斷他們學習方法是否合理,學習效果是否良好。
(二)“教師驗收”環節的基本思路
即教師收集證據。學生做事時,教師要做積極的觀測者,持續收集學生“學的怎么樣”的反饋信息,即評價信息。反饋信息的收集可以幫助教師對學生“學的怎么樣”作出判斷。
課堂上的評價任務有“先學評價任務”“后教評價任務”。先學評價任務是指教師教學之前學生做的“學習任務”,其本質是為改進教學而收集學生學習信息的活動,直接功能在于把握學生學習情況,為是否需要后教、如何有的放矢地教提供原始證據。
后教評價任務是相對“先學評價任務”而言的,通過“先學評價任務”,了解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難以達到目標,根據學生的困惑點,教師進行引導、講解。教師講了、教了,學生是否理解了、學會了,則需要再給學生安排一個評價任務進行驗證。
(三)“教學反饋”環節的基本思路
即反饋學生學得怎么樣。此處的反饋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根據“評價標準”生生互相反饋。第二層含義,根據“評價標準”教師反饋。
學生在小組內反饋后,教師找小組代表在班內匯報展示,其他小組學生根據“評價標準”進行質疑、補充。需要向學生反饋。
(四)“方案調整”環節的基本思路
即根據評價信息調整教與學。此處的調整也有兩層含義:一是指教師調整教,二是指學生調整學。
教師調整教是指當學生在做“先學評價任務”時,教師通過收集信息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難理解之處,并以自己的學科專業素養進行分析,是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對,還是研究的方法策略不對,從而快速判斷出如何教,幫助學生真正學會。
學生調整學,是指當學生接收到同伴或老師反饋給他學得怎么樣,哪個方面需要改進的信息時,學生會有意識地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向最高標準靠攏,縮小自己與同伴的差距,推動自己在原有基礎上的進步。
通過教師的反饋和教師的教,學生從中確定自己的努力方向,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要敢于表達、會表達。
三、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落實“教學評一致性”的主要價值和方案
以下內容圍繞著魯教版初中英語教材展開。為了顯著提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優化課堂教學,采取“教學評一致性”來開展教學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談談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當中落實“教學評一致性”的方案。
“教學評一致性”的課堂上,目標始終在場,評價“鑲嵌”全程,教師用證據分析、改進、達成“教了-學了-學會了”。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中,要求教師按照教學目標,真正地將教、學、評充分結合起來,共同進步與發展,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這一教學方法的優勢,明顯地提高英語閱讀的效率,提升學生的口語能力、書面表達能力以及聽力能力,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
“教”是指學習目標,“學”指學習過程,“評”指課堂評價。在教學中,教師制定詳細的目標和教學規劃,以課標為綱進行有標準的教學,開展廣泛的英語教學活動,學生緊跟教師進行系統化的學習,同時教師又在教學完成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課堂評價的活動。以評促教、以評促學、評教結合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一環,真正落實“教-學-評一致性”教學理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推進課堂教學。
(一)主要的運用價值
1.有利于明確教學目標。初中英語教學知識內容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但是也十分重要,“讀”相對于“寫”更加重要。閱讀提高學生英語語感,比死記硬背來說更具有實用性,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清晰的教學目標是保證實現教學評一致性的前提和基礎,教和學是圍繞目標展開的,師生可以圍繞該目標進行教和學,使學生學習質量高效合理提升。課堂評價以及學生的學習,都是在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展開的,相當于起到一個開端、中心思想的作用。所以,教師在上課前,必須要明確教學目標,以保障教學評一致性,從而保證對各項教學工作的實施順利展開。
2.提高教學評價有效性。初中生在英語學習中,尤其是在閱讀課堂上,對于培養學生英語語感以及對單詞、語法的運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正確把握“教-學-評”的關鍵點,科學合理地制定教學目標,然后緊緊圍繞設定的教學目標,指引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保證評價的有效性。通過評價,教師可以接收到學生學習情況的信息,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進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主要的運用策略
1.端正教學態度。“教-學-評”理念對學生的學習觀帶來了積極影響,教師將其充分應用到教學中,為學生創造更多的閱讀機會,掌握更多英語知識,以學生的反饋作為評價的依據,促使學生的多元化、個性化發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將自己的“教”和學生的“學”充分結合,進而才有可能實現“評”的意義。教學設計內容與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是緊密相連并相輔相成,學生能接納教學方案及教評結果,從而促進學生學習進步。
例如,在學習“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這一課時,教師可先為學生展示一組衣服的圖片,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自己的審美和衣品有一定的要求和喜好。教師引導學生用英語描述一下這些衣服,并介紹自己平時都喜歡穿什么款式的衣服,將“用英語描述自己所喜歡的衣服”設為教學目標,鼓勵學生充分閱讀教材,并在閱讀過程中加深對單詞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更好地掌握關鍵詞。與教師直接讓學生閱讀課文并記憶單詞相比,生活化元素的引入,會大大提高的學習感興趣,增強自主閱讀能力,并體現了學生在英語閱讀課上的主體地位,確保評價以人為本,端正了教學的態度,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捕捉到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以反饋出學情。
2.優化教學設計。在開始授課之前,教師需要充分備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接收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步驟,在這其中,充分考慮讓學生也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手段呈現出多樣化、有趣味化,師生配合,促進英語閱讀課程的有序高效實施。
當然,課堂之外的課后作業也需要提起重視,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課上的閱讀內容布置合理的、具有實踐意義的課后閱讀任務。這樣一來,既能對課上的教學內容加以鞏固,促進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記憶,又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教師在進行“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教學前,可以鼓勵學生想一下平時都玩些什么游戲?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鼓勵學生們課堂上表演一下這個游戲,并用英語闡述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圍繞學生的發音進行糾正或評價,并讓同學們仔細聆聽自己的英語發音,導入新知識,以評促學、以評促教。
3.豐富教學方法。如果想要在英語閱讀課堂上真正實現“教-學-評”理念,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教師就要在“教-學-評”理念的基礎上,不斷豐富教學方法,使英語閱讀課堂更加立體有趣,科學有效。例如,教師在進行“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教學時,可以先詢問學生都去過哪些地方旅游,并利用多媒體讓同學們觀看一下各地的名勝古跡,看是否有同學去過并有一定的了解。觀看的同時,引導學生思考“過去時的用法”,引導學生能充分恰當地運用“I went to...”等句式對話,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引起學生的共鳴。并在此基礎上,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擴展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觀看過程中還可以加深對各地風土人情、名勝古跡的了解。隨后,教師針對學生對視頻內容分析結果及問題回答情況進行評價,講解教材中的關鍵詞,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并就這些關鍵詞和知識點簡單介紹旅游景點。
4.增加自主閱讀活動。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根據其身心發展需求,設計出形式有趣且風格多樣的閱讀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不同的閱讀活動,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在活動中,教師與學生多多互動、討論,讓學生自己對閱讀內容進行剖析、理解。教師可以設定目標,鼓勵學生自學,找到問題并試圖解決問題,激發英語思維,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學習“Will people have robots?”這一課之前,教師先讓學生們自學十分鐘,他們對談論未來世界很感興趣,也有自己的想法。而教學內容涉及機器人的過去、現在、將來,教師設定目標,即正確使用 will 表示一般將來時的用法,經過學習后,可以陳述自己的觀點以及想象。
5.做好課堂評價。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想把“教-學-評”理念真真切切的落實到教學活動中,就需要與閱讀目標、課堂學習相一致的評價,只有建立在有效的評價之上,教師才能幫助學生理解難點、記住重點,使閱讀質量得以上升。教師可以在輕松的評價范圍內,設計出詞匯解釋、提問、填空、對話等有層次、有深度、反饋形式多的教學評價方式。
結語
“教學評一致性”能夠改善和優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是具有較高應用價值的。為此教師在教學當中,需要在統一的教學思路的指引下,針對教、學、評這三者分別采取有效的思路與模式,并促進三者的有效結合,讓教、學、評共同服務于統一的教學目標,從而真正地體現出“以生為本”的特點,真正地體現出“教學評一致性”對課堂效率的改善效果,讓“教學評一致性”真正發揮出教學價值來。
參考文獻:
[1]顧偉.教學評一致性在初中英語課堂評價中的現狀及其改進[J].新課程研究,2021(27):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