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摘 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以技能型人才培養為主要目標的高職院校,尤其要注重學生創新創業思維和能力的培養。在新零售行業迅速發展的當下,《零售學》作為重要的實踐性課程,在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上具有明顯優勢。本文在梳理混合式教學模式內涵的基礎上,針對傳統零售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從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活動設計、教學實施效果評估等方面進行零售學課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為雙創人才培養提供有力支撐。
關鍵詞:雙創;新零售;混合式教學;零售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5.093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數量呈現快速增長趨勢,2022屆應屆畢業生規模預計達到1076萬,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復,畢業生就業形勢越發嚴峻。“雙創”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簡稱,是李克強總理于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首次提出的概念,倡導以創業帶動就業。國務院于2018年下發的《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培訓。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為進一步推動“雙創”工作,緩解畢業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多的高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程,把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課程納入高校必修課體系。基于此,《零售學》作為一門以創業為特色、以培養零售店長為主要方向的重要實踐性課程,在新零售模式快速擴張的當下,對其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入顯得尤為重要。
伴隨現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不斷普及,現代教育技術也在逐漸進步,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開始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紛紛利用慕課、微課、在線課程等網絡方式進行課堂教學的延伸。在此背景下,社會對高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應運而生。現階段《零售學》課程的教學改革雖已受到部分學者的重視,但將創新創業教育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兩者相結合的研究較為缺乏,其教學理念和教學形式尚有諸多方面難以適應新零售形勢下的要求。為此,本文立足于當前時代需要,分析課程教學現狀,梳理課程教學內容,構建《零售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以切實提升該課程“雙創”教學質量,培養國家急需的創新創業人才。
1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內涵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指以學生為中心,有機結合傳統課堂集中授課和網絡平臺自主學習的優勢,將在線課程資源與線下課堂教學進行有效融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增強師生間的良性互動、提升教學效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課程的建設主要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課前,教師借助網絡教學平臺,基于學情分析結果進行教學設計,將形成的課件、微課視頻、文檔、案例、動畫等相關教學資源上傳至平臺;學生自主學習線上課程資源,完成課前任務和知識測評。課中,教師根據學生課前任務的完成情況及其反饋的疑難點等,實時掌握學生對于課程知識的理解程度,通過小組合作、情景模擬、實操演練等方式為學生講授新知和答疑解惑;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加強與老師、同學的互動交流,增強對課程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掌握。課后,教師對學生線上線下學習成果及時進行點評和指導,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對學生課程成績進行考核,并加強教學反思;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內化并拓展到企業實際中,切實提高自身素質和專業技能水平。
2 “雙創”背景下《零售學》傳統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零售學》是市場營銷、連鎖經營與管理、工商管理等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旨在傳授學生零售管理的相關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使其成為符合新零售時代所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該課程要求其教學需緊跟時代發展,不斷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但目前很多高校教師在零售學的授課過程中,仍采用機械式、程序化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存在著諸多問題。
2.1 教學理念相對滯后
在教學時主要采用傳統的知識灌輸的方式,以教師講授和學生被動接受為主,課堂教學更多地呈現出一種學生配合教師完成教案的靜態過程,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師生間缺乏有效的互動和交流,課堂氣氛不夠熱烈,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近年來,伴隨新零售行業的快速崛起,很多陳舊的零售觀念已無法適用新零售環境,作為與零售環境密切關聯的零售學課程,亟須結合行業需求更新教學理念。
2.2 教學資源稍顯不足
由于很多教師自身缺乏企業實踐經歷,其掌握的理論知識與企業實際有所脫節,在教學內容上主要依賴教材和書本知識,講授的零售案例等也較為陳舊,且未能有效整合與運用線上資源,致使講授的零售學課程知識結構較為老化,不能有效對接現實零售企業需求。此外,大多數教師在講授專業知識時關于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入相對不足,應豐富零售中的創新創業案例,并結合新零售的發展趨勢和創新創業技術的最新發展等更新教學內容,以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興趣。
2.3 教學效果不夠顯著
隨著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和在線課程的普及,學生對于借助網絡等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學習的興趣較高,但目前主要應用于對零售學課程課中的學習,對于課前和課后的自主學習投入程度不足。在教學中,教師多局限于在教室和校內實訓室進行授課,與專業實踐結合較少,學生雖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項目的參與意愿,但缺乏零售企業真實場景認知,實際操作能力欠缺,創新創業項目執行信心不足,零售運營的專業性有待加強。現階段零售學課程教學效果的評價重結果輕過程,即較為看重期末考試成績,對學生的過程性考核評價占比偏低,缺乏有效的全程監督考核學生的評價方法,不利于學生學習自主性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3 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零售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
3.1 教學理念更新
零售學課程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要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不再局限于單一的課堂講授,而是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途徑。教師由知識的灌輸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借助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運用角色扮演、案例研討、專家論壇、情景模擬、項目實操等多種教學方式,系統構建零售知識結構體系,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新思維。
教學內容上要將零售專業知識與創新創業要求進行有機融合。教材的選用要考慮零售行業發展趨勢、創新創業熱點以及學生學習特點,并不斷豐富多媒體課件、微課視頻、課程小游戲、案例、音頻等在線資源,充分發揮線上線下教學資源的多樣性與趣味性。在教學實踐中,依托肯德基、麥當勞、鄰幾便利店、浙江一鳴等校企合作平臺,引入校外實訓項目,基于零售工作崗位實際調整教學內容,結合各類學科競賽、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以及創新創業實踐項目等,把創新創業的教學理念嵌入到零售學課程的各章節知識中,促進課程體系與職業技能的有效對接,以切實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3.2 教學活動設計
根據學情分析結果,基于學生認知規律,將教學實施過程總體分為課前導學、課中內化以及課后拓展三個階段,構建以創新創業教育為核心的《零售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3.2.1 課前導學
教師在課前做好教學設計,搜集鄰幾、羅森、蘇寧小店等新零售企業的經典案例資料,挖掘創新創業素材,借助“十三五”國家規劃教材、校本活頁式工作手冊、數字化資源庫、超星學習通以及產教融合基地等多元化資源和平臺,認真制作課件、文本、視頻、動畫、知識測試等在線資源,發布到超星學習通等網絡教學平臺上,并向學生推送學習任務。學生利用網絡平臺、視頻資源以及企業微信公眾號等,結合對新零售企業的實地參觀和調研,獲取零售崗位的相關數據材料,認真學習在線資源,梳理創新創業案例引發的思考,完成課前任務考核。
3.2.2 課中內化
線下課堂教學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兩部分。理論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課前知識測驗和任務完成情況,針對知識薄弱點和疑難點進行詳細闡釋,利用超星學習通等平臺進行簽到、搶答、隨機選人、主題討論、分組任務等活動,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對于學生共性問題進行系統講解,對于個性問題通過思維導圖、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進行互動交流,提高學生自主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訓教學中,依托校企合作平臺,對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要求,根據創新創業大賽和零售業務崗位要求進行實訓教學內容的設計,以項目驅動為核心,引入企業導師在線介紹企業項目內容,運用問卷調查、小組匯報、在線訪談、觀察法等方式完成實訓作品,并以自評、校評和企業導師點評三元評價的方式進行項目總結和指導,凸顯任務目標,滲透價值追求。
整體上,通過優秀新零售企業文化滲透和零售模式變革實例,促使學生樹立起強烈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務實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吃苦耐勞的勞動品質,幫助學生提高就業競爭力,深化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體的任務上,圍繞零售崗位的職業素養,突出各個任務模塊的創新創業元素,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和能力。
3.2.3 課后拓展
教師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在網絡教學平臺上發布課后作業,并在實訓項目任務完成的基礎上跟蹤企業成果轉化;而后根據課堂教學實施情況和學生作業的反饋,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學習拓展資料的上傳,加強教學反思,不斷優化教學設計;通過知識的重構、整合、提煉、講授和實訓項目的執行監控,教師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技術同步提升,雙師水平得以更新。學生借助在線課程、專業資源庫、校本活頁式工作手冊等進行學習拓展,通過作業的完成發現自己的薄弱點,認真對待校企教師給予的考核評價,及時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總結和鞏固測評,并借助校企合作項目開展多種形式的應用實踐,以熟練掌握零售運營流程,提升專業技能。
3.3 教學實施效果評估
為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全面監督考評學生學習成效,零售學課程考核主要分為結果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兩部分,除了期末考試成績外,尤其注重學生線上自主學習、參與線上互動討論、在線知識測評、課前課后作業的完成等學習全程情況,豐富考核的形式,加大平時考核項目的比重,側重對學生平時知識、技能及素質培養過程的關注。此外,零售學教學中可依托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和超星學習通等教學平臺,對接“1+X”技能證書標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企業考評的多元評價方式,形成“課前導學20%+課中內化60%+課后拓展20%”三層次教學考評體系,通過全方位、多元化、全程的量化測評,增強學生對零售業務崗位的清晰認知,以完善的過程考核積分體系激勵學生完成各項任務,全面提升學生零售運營管理能力和創新創業思維,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4 結語
在疫情形勢較為嚴峻的今天,伴隨高校畢業生數量的急劇增長,大學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創新創業教育顯得愈發重要。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有機融合傳統線下教學與網絡平臺資源優勢,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滿足學生多元化、個性化學的習需求,有助于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加之新零售的出現帶來人才需求的變化,促使新業態環境下《零售學》課程的教學模式亟須變革。
本文以創新創業教育為核心,主要從教學理念、教學活動、教學實施效果評估三個方面進行《零售學》課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首先,針對教學方式單一、零售觀念陳舊、教學資源不足等問題進行教學理念的更新,依托創新創業大賽、學科競賽、校企合作基地、網絡教學平臺等,圍繞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設計零售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豐富多種形式的教學資源,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新思維。其次,借助超星學習通等網絡教學平臺,按照課前導學、課中內化、課后拓展三個階段規劃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促使學生熟練掌握零售專業知識和技能,促進知識的內化與延伸。最后,構建了以職業能力和創新創業思維考核為核心,以線上線下全程考核為依據,將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形成以學生、教師、企業導師考核為主體,涵蓋“課前—課中—課后”三階段教學考核框架的多元考評體系,以全面考量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本文的研究成果,對于其它類似的專業課程,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中具有一定參考價值,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我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做出有力貢獻。
參考文獻
[1]李琳娜.高職高專零售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研究 [J ].課程教育研究,2015,(14):249250.
[2 ]楊洋,劉藝林.關于“零售學”課程實踐教學的思考 [J ].中國市場,2018,(01):211212.
[3 ]柯靈.基于“知行統一”的“零售學”實踐教學改革探析 [J ].湖北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35(06):8588.
[4 ]呂涵.基于信息化的教學設計探索與實踐——以《零售學》課程“商場設計”為例 [J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0(04):2427.
[5 ]劉娟.以創業為導向的服裝零售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J ].河南教育(高教),2020,(06):4851.
[6 ]趙趁.“互聯網”+助推《零售學》課程改革 [J ].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05):150151.
[7 ]張穎,徐嫻英.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市場營銷專業“零售學”課程建設 [J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21,(15):8081.
[8 ]劉娜.“互聯網+”背景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探討 [J ].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22,(02):4550.
[9 ]曹桂磊.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應用的調查研究 [D ].廣西師范大學,2020.DOI:10.27036/d.cnki.ggxsu.2020.001200.
[10 ]張五英,成文靜,劉偉業,等.非常態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學習效果滿意度調查研究——以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J ].無線互聯科技,2021,18(21):156158.
[11 ]張海晨,邢小剛,張華,等.以創新創業教育為核心的專業課程教學實踐——以“服飾配件設計”課程為例 [J ].紡織報告,2020,39(09):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