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輝

【摘要】2022年春,受新冠疫情影響深圳市中小學開展線上教學。3月,時逢學校科技節啟動,為配合學校層面的主題教育活動,班級組織開展15分鐘微班會,旨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技活動,樹立遠大理想,勇攀高峰。本文以初一“居家玩轉科技,云端助力夢想”主題班會為例,從線上教學中學生的參與性活動、教師的引領性活動以及教育素材的選擇途徑上探索線上主題班會課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線上教學;主題班會;實施策略
一、班會課的教學目的與教學思路
(一)教學目的
理想信念:通過學生訪談中介紹的“中國無人機”“冬奧會中的科技元素”等,感受中國當代科技的強大;通過體驗魔術“中國環”體驗,感受中國傳統智慧,樹立民族自豪感。
錘煉品格:通過在線實驗“斜立易拉罐”,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向學生傳遞嚴謹認真、不斷探索和創新的科學精神。
人際交往:在混剪視頻中學生真人出鏡,給學生展示的平臺,充分感受集體生活氛圍。
生涯規劃:通過班級同學參與發明活動并獲獎的案例,優秀校友張云飛在初中科技小組中孵化科技夢想的案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技活動,樹立遠大理想。
(二)教學思路
班會課圍繞“云端”和“夢想”兩個關鍵詞展開,包括四個基本活動。
1.學生收集與科技有關的資料,錄制1分鐘講述視頻“我眼中的科技”。一方面讓學生親身去感受中國科技和世界科技的強大力量;另一方面給學生展示的平臺,增強學生個體的參與感和集體的凝聚力。
2.教師提出互動問題“易拉罐可以斜著立在桌子上嗎?”激發學生好奇心,通過云端實驗,讓學生感受科技無處不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技節活動;向學生傳遞嚴謹認真、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養。
3.連線訪談在科技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為全體同學樹立科學榜樣;給參與活動的同學鼓勵,增強學生的價值感;借力學生的魔術“中國環”,推薦優質科技資源和線上資源。
4.觀看優秀校友張云飛在初中科技小組中孵化科技夢想的案例視頻;教師鼓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二、線上主題班會課的實施策略
(一)以學生的參與性活動為起點
對于班會課上既定的“主題”,教師和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這些認識和看法是班會課的起點。在科技節主題班會召開的前兩天,教師邀請每組一名同學,用1分鐘視頻的方式講述自己眼中的科技。學生在居家生活中關心時事、關注科技的發展,在講述過程中充分發揮,他們認為科技為生活創造了極大的便捷,戰勝疫情、基于無人駕駛技術的無接觸配送源于科技;人工智能,繪畫軟件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創造空間。在搜索資料和表達觀點的過程中,孩子對于科技的理解更深刻了。將同學的觀點用混剪視頻的方式播放出來,引發線上的討論和思考,線上教學中集體的氛圍和學生的參與感都增強了。
(二)通過教師引領性活動實現教育目標
班會課的開展是為了實現德育目標,德育課程應“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和全面發展”。本節班會課借助教師的引領性活動,完成四維目標。
基于同學對科技的理解,教師提出看法“生活中很多小現象中也包含著科技”,并發起互動活動“易拉罐可以斜著立起來嗎?”眼見為實,教師和學生通過云端實驗的方式,發現易拉罐空著的時候,很難保持平衡;當倒入一些水后,易拉罐就能很輕易地斜著站在桌子上了。小實驗中蘊含大道理,物體保持平衡的關鍵是重心,通過加水的方式改變易拉罐的重心,使它更容易保持平衡。在這一過程中,通過設計教師的引領性活動,帶領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在實驗并不能一次成功,師生可一起感受不怕困難、不斷嘗試的科學探索過程。課下,學生紛紛拿起身邊物品做起了重心的小實驗,還發現了更多生活中的科學現象。
(三)從身邊人和身邊事中尋找教育素材
身邊人和身邊事更容易引發學生的共鳴,在線上班會課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從班級同學的榜樣案例或校園文化的典型案例中尋找育人素材。在接到科技節班會展示任務時,我在腦海中迅速檢索出班上彭同學曾參與學校創客活動,發明作品獲全國銀獎。于是,筆者在班會課中連麥這位榜樣同學,讓他給大家講述自己參與科技活動的哪些事兒,給大家解密魔術背后的科學原理。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對參與科技活動的興趣更濃了。
在校園文化中不難找到班會課的契合點。在科技節主題班會中,我和孩子們一起觀看了《實驗學校和無人艇的故事》。張云飛學長在初中階段進入科技小組,從此種下了科學夢。當日科學小組的一艘小船,演變成了今日的大國重器。教師借此鼓勵學生通過參與社團和校園活動,找到了自己的夢想,并且堅定地去落實這個夢想。
三、科技節主題班會的教學反思
本節班會課以云端和夢想做切入,在僅有的15分鐘內,我和學生暢談“我眼中的科技”,感受大國風采;一起走進“云端實驗”,碰撞科學思維的火花、提升科學思維的能力;一起觀看無人艇的故事,感受厚重的校園文化。與傳統的線下班會課設計不同,本節課在策劃和實施中更加關注吸引力和互動力。大家一起聊“科技”,增加學生的參與感和互動感,為學生提供交流的平臺;立鐵管、穿鐵環,一個個簡單卻又趣的小實驗,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起到科技節動員的效果;最后通過優秀校友張云飛在初中科技小組中孵化科技夢,將昔日科技小組中小船演變為大國重器的案例,鼓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在追夢的路上勇攀高峰,將班會課主題升華。
參考文獻:
[1]陳曉君.參與式主題班會課的探究與實踐[J].科教導刊,2022(5):97-98.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實施手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