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
【摘要】由于山區中職學校新生群體的特殊性,如何有效地做好新生教育工作和班級建設,是擺在班主任面前的緊迫課題。作為一名新班班主任,應充分掌握所帶新生的特點,對癥下藥開展一系列班級管理工作。
【關鍵詞】山區中職;新生;班級管理;工作開展
近年來,職業教育迎來了大發展的良好態勢,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出臺,意味著中職生不僅可以讀大專,還可以讀本科、研究生。在中職學校迎來春天的時期,筆者所在的山區中職學校仍為招生難發愁,因為很多本縣初中畢業生去了省級、市級中職學校或私立中職學校,導致山區中職學校不僅生源少且質量差,這無形給新班班主任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要怎樣管好學生?教好學生?讓這些新生在新的環境有一個好的開始,為今后的學習、生活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呢?筆者以所帶的新班2021級汽修班為例,談談新生特點以及新班第一學期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筆者所帶的2021級汽修班是由30人組成的純男生班,家庭背景、學習基礎、行為特點等情況如下:
(一)家庭背景
筆者所帶的新生除1名來自安徽宿州外,其余均來自本縣各鄉鎮。有6名是本縣精準扶貧對象家庭,其中3名父母一方已故,2名父母一方是殘疾,剩下1名父母均為殘疾;有1名跟著母親改嫁,從小跟著繼父長大;有1名從小父母離異后各自組建家庭,他則跟外公長大;有2名是智力障礙學生;獨生子女有2名;兄弟姐妹超過4人的有5名;大部分學生家庭經濟情況都是一般。絕大部分學生家長文化水平較低,又要忙于務農或外出打工,從而無力或缺少對自己孩子的教育與關愛,造成他們有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和各種各樣的陋習。都說問題孩子來自問題家庭,很顯然這些學生的家庭教育是缺失或失敗的。
(二)學習基礎薄弱
這些新生都是初中的落榜生,基本都不愛學習,而山區中職學校第一年仍以理論課為主,語、數、外在初中完全不聽,現在更不想學,電類基礎課因為基礎差就算想聽也聽不懂,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我們初中學校來這里讀書的同學,都是最差的,初三時候老師基本不上課,隨便我們玩,因為我們差班沒人聽沒人學。”導致任課老師叫苦連天,聽課的學生頂多5、6個,有時候才1個,上課睡倒一大片的現象節節課上演,就連體育課,有部份同學都懶得動。
(三)沉迷于手機游戲
現在的中職新生人人都有智能手機,從開學注冊的第一天起,筆者到宿舍就看見幾乎人人都抱著手機玩游戲,到了一種如癡如醉、欲罷不能的地步。智能手機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殘害了這些孩子,他們面無表情,不愛說話,不分晝夜地玩游戲,似乎已經離不開手機游戲了。
(四)不良的行為習慣
紀律散漫,相當一部分學生紀律觀念淡薄,對校紀班規不以為然,上課隨意遲到、曠課、穿拖鞋上課、上課偷吃零食、經常曠晚修。衛生方面也是一團糟,宿舍一片臟亂差,垃圾隨處可見,沒人愿意掃,又或者掃完又扔,看著令人頭疼。對老師更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迎面走來都不打招呼。
面對這些諸多問題的學生,作為新生班的班主任,壓力確實相當大。要想轉變學生的行為習慣,將班級引入正軌,是新班班主任的一個巨大挑戰。班主任應將壓力轉化為動力,樹立以德育人、以人為本、學生至上、一切為了學生的觀念,同時用愛心感化、真心融化、耐心轉化,使學生接納自己,認可自己,認同學校教育和班級管理理念,這樣才能順利開展班級各項工作,管理好班級。
二、新生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
(一)抓好開端,堅持不懈
新學期新面孔,新生來到新學校,很多陋習還不敢馬上暴露,因此一定要抓住這個時機,跟學生一起學習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籍管理條例,以班主任為榜樣,帶頭實行和監督,將他們的不良習慣“扼殺”在搖籃里,不給他們表露的機會。當然這樣班主任肯定會很辛苦,但萬事開頭難,只要堅持不懈,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紀律,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
(二)制定班規,促進班風的形成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中職班級管理中,會發現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管,保證過的事,沒幾天又做不到了,逆反心理又強,單純的教育在他們面前顯得蒼白無力。一個好的班規可以有效地約束學生,讓他們形成遵守紀律的習慣,班規對遲到、早退、曠課、上課玩手機、睡覺、穿拖鞋、上課吃東西、頂撞老師等違紀行為都有相應的懲罰。另外對宿舍管理、清潔衛生、升旗、早操等也有相應的制度,開學伊始就應制定實施,并不斷完善。使學生“有規可循、有章可依”,讓他們從潛意識里遵守和履行,為保證學生學習、克服不良習慣、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提供保障。
(三)培養班干部隊伍,學做班主任的好幫手
面對幾十個淘氣的大男孩,僅靠班主任單槍匹馬肯定是不夠的,這時就需要培養班干部隊伍,協助班主任一起完成各項工作,得力的班干部會是班主任的好幫手。開學之初的班干部由筆者來選拔,這樣迫使班主任要迅速掌握每一位學生的情況。筆者利用注冊的第二天教室大掃除、搬臺凳的時機,在班群發布信息,讓大家一起過來幫忙,從中去觀察、發現愿意勞動,能吃苦耐勞、不斤斤計較的同學。其次,通過開學第一天的“自我介紹”去了解、認識學生。最后,再利用晚自修逐個談話,進一步深入了解學生以前的學習情況、家庭情況、性格愛好等,初選第一屆班干。這些學生以前基本上沒當過班干,所以不會當,不知道怎么做。筆者就對每一位班干進行一對一的培訓,堅持每周開一次班干部會議,手把手教他們怎么做,同時鼓勵他們把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困難提出來,協助他們一起解決,幫他們樹立威信,培養他們的信心和主人翁精神。
(四)定期與家長聯系,共促學生成長
家庭和學校密切配合是教育取得成功的關鍵。筆者通過家長群、微信、電話等方式及時告知學生在校的情況,將軍訓、校運會、勞動課、各種體育比賽等的照片和視頻發到家長群,讓家長看到孩子們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對于一些缺乏自覺性、自我控制能力較弱,經常出現違紀行為的學生,坦誠將其情況告知家長,讓家長知道其孩子在校的表現,一起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雙管齊下,及時做好心理疏導,以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五)用心備班會課,做學生德育的引路人
每周一節的班會課,是班主任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主戰場。尤其是筆者所帶的純男生班,更加需要精神和心靈的雞湯。筆者會根據學校的工作部署和近期學生出現的問題,制定相應的主題班會,新學期的主題班會有:《開學第一課》《越自律越優秀》《軍訓感悟》《學會尊重》《我愛我的國》《踏踏實實做好每一件小事》《吸煙有害健康》《挑戰自我,戰勝自我》《早戀的危害》《防止網絡詐騙》《永遠不要懷疑努力的意義》等等。通過一次次精心準備的班會課,去糾正他們錯誤的行為習慣、扭曲的思想,引導他們走進正確的軌道。每周的激勵、鞭策和洗禮,點滴浸潤、逐漸滲透,筆者堅信,每周的加油打氣,用心付出,以誠相待,定能讓他們朝著班主任期盼的方向前行,并越來越好。
(六)利用課外活動,增強班級凝聚力
筆者所帶的汽修班基本沒人愛學習,他們最大的愛好就是睡覺和玩手機游戲。為了讓他們擺脫手機,筆者想盡辦法讓他們參與課外活動,讓他們人人要參與,人人為班級出力,通過集體拔河、握竿跑、跳繩、中國象棋、氣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籃球、校運會等比賽,拉近新生彼此間的距離,增強班級凝聚力。同時,讓體育委員組織他們每天打籃球,年級賽、友誼賽都去參加,讓他們愛上運動。在體育委員的帶領下,部分同學愿意放下手機,愛上籃球。筆者還帶領其他不愛打籃球的同學去打乒乓球、羽毛球等。在筆者的影響下,就連班上最難搞之一的莫同學也愛上了乒乓球,還報名參加了乒乓球比賽,一心要為班級爭光。
(七)用愛、嚴、勤,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1.愛。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的愛能強烈影響學生,促使學生真心實意接受班主任的教誨。做到愛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學生只有得到愛和關懷才會對班主任敞開心扉,班級管理工作才能順利開展。
2.嚴。首先,班主任應嚴于律己。俗話說:什么樣的班主任帶出什么樣的班。班主任就好比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學生最擅長有樣學樣,班主任的言行舉止都會被學生看在眼里。班主任只有先做到“嚴己”,才有資格去“嚴”他人。其次,要嚴格要求學生。嚴格要求并不是單純管束、體罰和謾罵,要嚴而有理、嚴而有度、嚴而有方。就像拽在手里的風箏,收放自如,做到“嚴而不死,松而不亂”。
3.勤。班主任工作瑣碎繁雜,更多的是“雞毛蒜皮”,就得要“勤”。眼勤:班主任要“火眼金睛”,用眼觀察學生的言談舉止,洞徹學生的內心世界,發現問題,及時“下藥”,消除隱患。嘴勤:班主任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給學生激勵和啟迪。要經常找學生聊天、談心,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注意溝通技巧,通過具體的事例和引導,讓學生真正信服。手勤:班主任要勤動手,記錄每位學生的表現情況、班級中的好人好事、工作手冊等。筆者還跟學生一起大掃除、親自動手教他們整理內務等。腿勤:班主任應每天到教室,經常去宿舍走走看看,便于掌握實情和一手材料,為制定針對學生實際的治班措施和可行方法提供科學依據。
除了上述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外,還需要各科任老師和學校各部門的齊抓共管。科任老師在講好專業技能的同時要嚴抓課堂紀律,比如課前要求學生上交手機;學校應定期開展德育教育,如:心理健康教育、普法教育、養成教育等知識講座;課程設置要合理,讓學生真正學有所獲,擁有一技之長。
山區中職學校新生第一學期是培養各種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從學校領導、干部到普通老師,從學生科、教務處、后勤處到各部門,都要共同參與學生管理,用超乎尋常的愛心、耐心、恒心貫徹整個教育教學的始終,為能夠拿到打開學生心靈的“金鑰匙”、盡快形成良好班風而一起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尹洪斌.怎樣當好職業學校班主任[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施媚.淺談中職學校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創新[J].才智,2014(20):109.
[3]陳麗芳.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問題與教育對策[EB/OL].中國教育先鋒網,2017.11(2).
[4]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漓江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