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菊麗


摘要:目的 探討經鼻持續正壓通氣(NCPAP)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PS)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2016.1-2021.12我院收治早產兒NRDS5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選法分為參照組(采用NCPAP治療)與干預組(采用NCPAP+PS治療),每組25例,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前,兩組血氣指標對比無差異,P>0.05;治療后,干預組優于參照組參照組低,P<0.05;臨床有效率,干預組96%,參照組84%,干預組大于參照組;在兩組臨床指標對比中,干預組住院時間與氧療時間、通氣時間短于參照組,P<0.05。結論NCPAP+PS治療早產兒NRDS療效顯著,能夠顯著改善血氣指標,縮短治療時間,值得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持續正壓通氣;活性物質;呼吸窘迫;血氣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5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2--01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在臨床中亦被稱之為新生兒肺透明膜病,主要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質(Pulmonary surfactant,PS)引起[1],以早產兒最為多見,患兒在出生后短期內出現程度不一的呼吸窘迫癥狀,是導致早產兒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故及時對NRDS患兒采取有效的呼吸支持治療,能夠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降低病死率。近幾年,我院采用早期NCPAP+PS治療NRDS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現闡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6.1-2021.12我院收治的50例NRDS患兒,按照隨機抽選法分為參照組與干預組,每組各25例,參照組男、女各14、11例,胎齡29-36周,平均(32.15±1.19)周,體重0.9-2.4kg,平均(1.59±0.11)kg;干預組男、女各15、10例,胎齡30-36周,平均(32.12±1.14)周,體重0.85-2.4kg,平均(1.58±0.11)kg。所有病例均符合《實用新生兒學》[2]診斷標準,并除外宮內感染及患有先天畸形、先天性遺傳代謝性疾病等基礎病的病例,經胸部DR、泡沫試驗、血氣分析、炎癥指標等實驗室檢查,兩組資料在性別、胎齡、體重、病情及病程等方面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所有患兒家屬知曉此次研究開展目的,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兩組均予營養支持、保暖等基礎治療,臨床有感染癥狀、體征、炎癥指標提示感染的予抗生素治療。
參照組開展NCPAP治療,將乳膠鼻塞連接于氣流管道,將氣流傳輸至患兒氣道,妥善固定鼻塞,避免氧氣外漏,初始氧濃度吸入值設置為0.40-0.50,PEEP5-8cmH2O,隨后根據患兒病情調整適宜的呼吸機參數。
干預組除NCPAP治療外,額外予以由北京雙鶴現代醫藥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劑(珂立蘇,生產批號:國藥準字H20052128;規格:70mg/支),100mg/kg,經氣管插管注入藥物,同時借助復蘇氣囊加壓吸氧將藥物均勻分布于肺內,在用藥后繼續予以NCPAP通氣。如呼吸情況無明顯好轉,復查胸部DR未完全改善,12-24小時后,予第二劑。
1.3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患兒在治療前、治療后1h、治療后1d動脈血氣指數變化情況,其中包括動脈血氣PH值、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吸入氧濃度(FiO2);
(2)經皮血氧飽和度(TcSO2)及臨床癥狀;
(根據血氣結果調整呼吸機參數,維持PaO250-80mmHg和TcSO290-95%,如治療1小時呼吸窘迫無改善,血氣分析指標無明顯改善者,及時轉為機械通氣治療。)
(3)對比兩組臨床指標,其中包括住院時間、氧療時間、通氣時間;
1.4療效判定
顯效:治療24小時內,患兒呼吸急促(>60次/分)、呻吟、吸氣三凹征、青紫等癥狀完全消失,血氣正常,TcSO2>85%;有效:治療24小時內,患兒呼吸急促、呻吟、吸氣三凹征、青紫等癥狀明顯改善,血氣正常或基本正常,TcSO2>85%;無效:治療24小時內,患兒呼吸急促、呻吟、吸氣三凹征、青紫等癥狀無改善或繼續加重,TcSO2<85%。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血氣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血氣指標對比無差異,P>0.05;治療后,干預組PH、PaO2均高于參照組,PaCO2、FiO2均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干預組:顯效15例,有效9例,無效1例,有效率96%;參照組:顯效8例,有效12例,無效5例,有效率80%。無效病例轉為機械通氣治療。
2.3兩組臨床指標對比
干預組住院時間與氧療時間、通氣時間均短于參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在早產兒中多見,其發病原因是肺泡Ⅱ型上皮細胞合成和分泌的肺表面活性物質不足,導致患兒肺泡萎陷,影響肺部氣體交換等功能障礙[3],臨床表現為低氧血癥、進行性呼吸困難,病情嚴重者可出現呼吸衰竭,若未能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患兒可因大腦等重要組織器官缺氧、缺血而死亡。歐洲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防治指南(2010)指出:機械通氣這一呼吸支持形式可以挽救患兒的生命,但卻容易引起肺損傷,治療策略應該盡可能使用經鼻持續正壓通氣或鼻腔通氣,盡量避免機械通氣。經鼻持續正壓通氣(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是專為新生兒研發的一種無創呼吸機,通過持續氣道正壓,減少呼吸做工,穩定胸壁,改善膈肌功能,維持氣道開放,降低氣道阻力,防止呼氣末肺泡萎陷,增加功能殘氣量,從而改善氧合,改善患兒呼吸窘迫的臨床癥狀。目前,在我國兒科臨床中已被廣泛應用。該項治療能夠有效降低患兒死亡率,但單一應用可對患兒生存質量造成不良影響,應當聯合其他措施共同治療NRDS患兒,以此提升患兒生存質量[4]。PS分布于機體肺泡表面,其主要功能是降低肺泡表面張力,并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能夠避免肺部感染發生[5]。NCPAP聯合PS治療NRDS,是通過調節呼氣末正壓,使外源性PS迅速擴散至患兒肺泡表面,進一步擴張肺泡[6],更能有效地防止呼氣末肺泡萎陷,增加功能殘氣量,改善氧合,改善患兒呼吸窘迫的臨床癥狀。
NCPAP在臨床中屬于一種非侵入性操作,能夠有效避免機械通氣的人為因素導致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對胃腸功能的發育無任何不良影響,是在保持患兒自主呼吸的同時使用,有助于醫生判斷患兒的病情變化。另NCPAP可維持患兒呼吸通暢,改善肺順應性,避免丟失PS,但需要注意的是,NCPAP治療過程中存在并發氣胸的風險,可對患兒生命安全構成威脅[7],在患兒病情改善時及時調節呼氣末正壓(PEEP)和盡可能減少通氣時間可減少氣胸的發生。PS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細胞分泌和合成的脂蛋白,主要由蛋白質與磷脂組成,能夠降低肺泡表面張力,預防呼吸末肺塌陷,提升肺組織順應性的同時,避免出現肺泡毛細血管液體外滲情況,改善肺功能。牛肺表面活性劑在臨床中具有易保存、成分穩定、價格相對便宜等優點,在應用后不僅能夠提高PaO2水平,減少通氣時間,還能夠有效預防氣漏的發生,提高生存率[8]。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干預組血氣PH值、PaO2高于參照組,PaCO2 FiO2低于參照組,住院時間與氧療時間、通氣時間均短于參照組,P<0.05,臨床有效率,干預組大于參照組,證實NCPAP+PS治療NRDS效果良好,能夠有效改善患兒血氧狀況,分析原因可能與兩種方式聯用能夠迅速均勻地將肺表面活性分散至各級肺泡中有關。
綜上所述,NCPAP聯合PS治療NRDS效果確切可行,能夠提高PH值、PaO2、降低PaCO2、FiO2水平,縮短患兒住院、通氣以及氧療時間,獲得較高的臨床有效率(96%),可有效減少和避免機械通氣,應用價值較高。另外,NCPAP操作簡單、牛肺表面活性劑價格相對便宜,尤其值得基層醫院兒科推廣。
參考文獻:
[1]黃潔,張羿,陳璇. 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觀察[J]. 山西醫藥雜志,2022,51(2):189-192.
[2]邵肖梅, 葉鴻瑁, 丘小汕. 實用新生兒學[M]. 5 版. 北京: 人民衛生 出版社, 2019: 520-523.
[3]劉翠青,馬莉,馬海燕等,機械通氣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重癥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168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0,25(4):275-278.
[4]劉穎,聶川,顏慧恒,等. 經鼻無創高頻振蕩通氣與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在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初始治療中的效果比較[J]. 廣東醫學,2020,41(3):229-233.
[5]吳琦. 枸櫞酸咖啡因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療效分析[J]. 兒科藥學雜志,2021,27(8):14-16.
[6]藍海平.NCPAP聯合PS治療早產兒NRDS60例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1年1月第32卷第3期
[7]高亞,陳信,張陣,等. 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與振動網格霧化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和安全性[J].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2022,34(1):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