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妮
摘要:目的:對脾胃濕熱證型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進行治療,探究將清中湯治療方法進行應用的臨床效果。方法:以2021年5月——2022年5月選取的脾胃濕熱證型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為例,將其中38例以每組19例進行分組,分組依據為治療方法,其中19例給予西藥治療,為對照組,另外19例給予清中湯治療,為實驗組,對比不同治療方法下的效果差異。結果:實驗組治療效果更好,治療后各項證候明顯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脾胃濕熱證型患者進行治療是尤為重要的,此過程中將清中湯方法進行應用,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的各項證候評分,促進患者恢復。
關鍵詞:清中湯;脾胃濕熱證;慢性淺表性胃炎;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73.3+1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2--01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胃病疾病種類中的常見種類,屬于消化系統疾病,此疾病的臨床癥狀具有典型性,通常表現為腹痛、反酸、惡心和食欲不振等。患者發病后,臨床需要給予患者及時治療,以便于避免患者病情惡化,減少癌變風險[1]。臨床治療方法較多,其中西醫治療較為常見,但是刺激性較強,容易導致患者出現各種不良反應。近些年發展中,中醫治療逐漸進入到人們的視野,并在慢性淺表性胃炎治療中作出積極貢獻[2]。本研究則基于此,以脾胃濕熱證型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為例,將清中湯進行應用,對其實施效果進行分析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工作在我院展開,研究時間為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研究人員為脾胃濕熱證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人數為39例,實驗以對比形式開展,將選取的38例患者分為兩組,分組依據為治療方法差異性,分別以對照組和實驗組進行命名,每組人數為19例。兩組患者資料中,男性人數分別為9例和10例,女性患者人數則分別為10例和9例,所有患者中,年齡最大的為66歲,年齡最小的為23歲,兩組患者對應的年齡均值分別為(5.11±1.22)歲和(5.11±1.22)歲。在統計學方法下對其進行比較,結果均表示大于標準值(0.05),表明本次實驗成立。
納入標準:患者經過西醫檢查和診斷后確診為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在中醫診斷中與慢性胃炎中醫診斷標準相符合,患者表現出口苦、精神困倦、疼痛、舌質紅、滑脈等情況,與脾胃濕熱型相符。
1.2研究方法
給予對照組50例患者常規西藥治療,主要將甲硝唑進行應用,此藥物選擇以四川太平洋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為例,對應的國藥準字為:H51021142,分別在早飯前和晚飯前服用,服用劑量均為0.4g。同時需要服用果膠鉍膠囊,此藥物選擇以蘇州威爾森藥業有限公司的為例,對應的國藥準字為:H20113325,每次服用劑量為100mg,每天三次,早、中、晚各一次。阿莫西林的使用則選擇哈藥集團三精明水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為:H2012314,藥物服用劑量為1.0g,每天兩次,早晚各一次。患者接受連續一個月的治療。
實驗組50例患者則采用清中湯治療,藥物處方為:陳皮6g,白術9g,黃連12g,豆蔻6g,薏苡仁9g,大棗6g,白術9g,生姜9g,茯苓9g,炙甘草6g,法半夏6g,梔子9g,黨參9g,石菖蒲10g。如果患者合并胃痛癥狀,并且癥狀嚴重,則需要在其中加入郁金9g,延胡索9g。如果患者 伴隨惡心嘔吐,則需要增加9g生姜,9g竹茹,如果患者合并納呆癥狀,則需要在其中增加神曲10g,麥芽10g和雞內金10g。每天1劑,給予患者連續一個月的治療。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各項證候評分進行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對比統計將統計學軟件進行應用,本研究選取軟件型號為SPSS20.0,數據統計過程共涉及兩項指標,分別為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兩者的表達方式分別為(x±s)和(n,%),前者需要保證滿足正態分布,計算完成后還需要對數據進行驗證,驗證存在標準值,以0.05為準,大于標準值,表明此次研究對比無意義,小于標準值則相反,表明本次對比有意義,對應的驗證表達方式分別為x2值和t值。
2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各項證候評分見下表1。
3討論
從我國當前發展情況來看,臨床尚未完全明確脾胃濕熱證型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的發病機制,認為導致患者發病的主要因素為HP感染,酗酒,飲食不規律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從中醫學角度出發,此疾病屬于胃脘痛范疇,疾病主要在胃部發病,會對脾臟造成影響,而且患者中大部分為脾胃IE濕熱證型。中醫認為導致患者發病的主要因素為患者身體受到潮濕熱侵犯,導致患者胃氣上升,脾氣下降[3]。對患者進行治療時將加減清中湯進行應用,可實現對患者的化濕清熱效果,其中法半夏可清除痞氣,實現散結,黃連則能夠對脾胃進行調節,梔子可利濕清熱,白術和茯苓則能夠祛濕健脾,對改善患者中醫證候,促進患者恢復具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對脾胃濕熱證型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進行治療是尤為重要的,此過程中將清中湯方法進行應用,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冼兆海.清中湯加減對脾胃濕熱型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J].內蒙古中醫藥,2022,41(3):3.
[2]張貴山.健脾清胃湯聯合調理脾胃灸治療脾胃濕熱型慢性淺表性胃炎的安全性分析[J].特別健康,2020(23):44-45.
[3]羅吉恒.連樸飲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脾胃濕熱型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療效觀察[J].現代養生,2022,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