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
摘 要: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對構建職業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加強和進一步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總體要求、推動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等做出明確規定,將“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作為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之一,高校作為“三全育人”理念的落實和執行者,要將“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到新時代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的實踐活動之中,走上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的快車道。
關鍵詞:提質培優三全育人新格局汽車產業學院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Pattern of "Thre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mproving quality and cultivating excellence
—Taking the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of Guangxi Electromechan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He Yong
Abstract:The Action Plan for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Excellenc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2020-2023)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other nine departments aims to build a new pattern of "thre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strengthen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overall requirement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mote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make clear regulations, and take "adhering to the full, whole process, and all-round education" as one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mplementers and executors should integrate the concept of "thre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into the practical activiti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and embark on the fast track of improving quality, cultivating excellence, and adding value.
Key words:improving quality and cultivating excellence, educating people in three aspects, new pattern, automobile industry, college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要將立德樹人作為“立身之本”,著力構建“三全育人”工作體系,切實肩負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2017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1]重點任務第一項“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第二條就是構建職業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標志著我國職業教育正在從“怎么看”轉向“怎么干”的提質培優、增值賦能新時代。
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交通工程學院(以下簡稱學院)是第一批全區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示范院系,汽車類專業(群)是高水平建設專業群,學院通過不斷學習與研討,切實把握和領會提質培優背景下“三全育人”的時代特征和育人本質,深挖與豐富“三全育人”新內涵,打造并形成了“三全育人”新格局。
1 在黨的全面領導下主動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育人優勢
1.1 將“三全育人”納入學院事業發展規劃
學院黨總支積極發揮指導、監督功能,制訂了《交通工程學院“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主動將“三全育人”納入到“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在教學源頭科學、系統地注入“三全育人”思政元素,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增強愛黨愛國意識,聽黨話、跟黨走。
1.2 發揮黨支部功能,推進同步建設,實現全方位育人
學院將支部建在專業上,基層專業黨支部是推進“三全育人”的重要組織者。黨員干部帶頭講課程思政,負責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專業輔導和心理疏導。將紅色文化融入常規教學,積極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四史”教育,實現黨建與教學雙向良性互動。
2 將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課程
學院不斷引導專業課教師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探索與實踐了將“單門課程的課程思政”上升到“專業層面的課程思政”的新理念。
2.1 加強“學情”研判,因材施教調整育人策略
根據高職擴招及中職對口招生比例逐年增大的現狀,學院開展了“學情”研判專項工作,分析新時期學生思想品德、行為規范和學習特點,圍繞“德技并修”的課程育人目標,適時調整育人策略,針對性完善了融入課程思政的課程體系,以貼合學情特點的個性化教學模式實施教育教學活動,并將課程思政教學活動效果融入教學質量優秀獎評選辦法和績效考核辦法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2 推出“旺工淡學、二元四階”成蝶式人才培養模式
為了全面加強人才培養效果,學院通過市場調研、充分論證,分析了人才培養新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推出了“旺工淡學、二元四階”成蝶式人才培養模式的一攬子實施方案。根據企業用工需求的不確定性,實行彈性學習制度,校企聯合制定學生入企實踐的實習細則,選擇能夠實現工學結合的實習崗位,制定配套實習課程標準及教學資源,使在企業生產過程中有效融入專業教學活動成為可能。與吉利汽車集團共建產業學院,創新與實踐了“旺工淡學、二元四階”成蝶式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了“實踐(企業跟崗實習)—理論(校內理實一體化教學)—再實踐(企業頂崗實習)”新三段式的課程體系。將課程思政“觀念上移”(上升至專業層面)、“重心前移(課程思政的主要場所前移到學生的實習崗位)”、“方法下移(在企業工作崗位上由校企共同完成融入課程思政的課程教學)”打出基于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組合拳”。
2.3 做好“專業層面課程思政”的頂層設計,實現德育元素精準全覆蓋
認真貫徹廣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個扎實”新要求,緊扣“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目標,積極主動開展“專業層面的課程思政”改革探索,提升教師的政治站位及學生的思想覺悟,從專業層面引領并促進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同向同行。堅持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和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創新探索“課程思政”新模式,升級課程思政內涵,將課程思政的“觀念上移”,提出了“專業層面的課程思政”,將學院所有專業德育元素進行了系統的頂層設計,將專業相關的德育元素合理分配至各門課程,并融入各門課程的課程標準,任課教師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實施教育教學活動,從而有效實現了學院所屬各專業所需的德育元素全覆蓋,從多維度和連續性上避免了實施單門課程思政時容易出現的“遺漏”與“重復”現象,達到全方位精準思政育人的目標。
3 推動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發展
輔導員隊伍是“三全育人”的主力軍,學院牢牢抓住輔導員這支高校思政工作骨干力量,積極探索創新輔導員隊伍建設新模式新方法,在“三全育人”實施過程中,與輔導員自身的素養、能力和水平相關。因此,學校十分重視“育人者要先受教育”,加大輔導員培養培訓力度[2],不斷提升輔導員隊伍專業水平和職業能力。
3.1 創新性提出“四有”管理服務育人工作目標
隨著高職擴招,大學生群體出現了生源結構的復雜多樣性的新特點,學生的知識結構、能力素質、學習意愿和個性發展訴求差異較大,因此,學院立足新學情,引導和帶動全體教師積極投身“三全育人”工作實踐。創新性提出了“有溫度的教育管理、有內涵的教學改革、有創新的校企合作、有保障的條件改善”的“四有”管理服務育人工作目標,堅持以德施教,加強黨建團建、班風學風建設,組織學生廣泛開展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引導學生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
3.2 明確職責范圍,提升專業化水平
從輔導員工作實際上進行詳細、清楚的劃分其自身職責,全方位推動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如在學生心理健康輔導上,從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出發,通過講座活動和多方溝通來幫助學生進一步落細、落小、落實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從職業指導和思想品德上,強化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形勢介紹,讓學生能夠從自身實際的科學評測上,掌握職業設計和就業技巧,增強適應社會能力,提升大學生對未來職業勝任力。應積極主動順應學情變化,扎實做好網絡育人、心理育人、資助育人等相關工作,引導學生,健全學生人格,切實把解決學生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
3.3 加強“三全育人”專項培訓,強化輔導員職業能力培養
強化輔導員職業能力培養,按照教育部《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建設標準》,通過培訓引導和激勵廣大專職及兼職輔導員切實擔負起在“三全育人”建設中的主體作用,依托廣西高校輔導員培訓基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示范中心,提高了輔導員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學院在疫情期間開展“三全育人”線上培訓,聆聽迃教授等關于如何開展“三全育人”的講座。學院不定期舉辦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建立“三全育人”學習交流群,分享學習資源,探討“三全育人”建設方法,實現常態化學習培訓。
4 從企業中聘請兼職德育導師,建設兼職德育工作隊伍
“三全育人”在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基礎上,聘請企業工作人員參與進來,建立合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實現了教育領域的新變革[3]。新時代高職院校必須將校企合作深入進行,只有讓企業真正參與進來,才能培養出適合企業需要的員工。“
4.1 與企業共建汽車產業學院,搭建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平臺
學院積極聯合吉利汽車集團、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廣西聯潤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肇慶小鵬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南寧市科創進口汽車維修有限責任等企業共建汽車產業學院,搭建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平臺。聘請企業導師參加到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課程體系建設、課程標準制訂、教學資源制作和課堂教學中來。積極推動人才培養與產業鏈需求的緊密對接,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經實踐檢驗,我院“三全育人”探索改革及育人成效獲得學校、企業充分肯定。
4.2 開展“定制式”高技術人才培育
面向新能源汽車裝調崗、生產設備維修崗相對高端崗位,立足“專業群”的建設思路,跨院系(交通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與吉利汽車集團組建“吉利精英班”,由校企雙方共同制定包含公共基礎課和專項崗位課的“定制”課程,由企業技能大師和學校專任教師聯合授課,并通過柔性引進的方式吸引了一大批全國(廣西)技術能手、技能大師加盟擔任兼職教師,與各專業骨干教師共同搭建了專業師資隊伍的“四梁八柱”,在教育教學的探索和實踐中,打磨出了一支汽車領域高水平復合型專業教師團隊,開展校企師資共育共培,學院選派專業教師參加入企歷練項目,學習掌握企業一線崗位所需的專業技能,獲取“吉師”資格認證。同時,引工匠入校開展教學,以企業工匠的角度,向學生直授企業所需的專業知識技能。
4.3 雙向互培,優勢互補,建設兼職德育工作團隊
一是技術技能互補。技術的革新往往從產業端開始,企業作為技術創新的源頭,掌握著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企業教師具備技術水平同步提升的天然優勢,而學校教師的技能水平發展受限于研發環境缺失、配套資源匱乏等方面,無法適時培育出相應的技術技能型人才,以滿足企業對人才崗位能力的動態需求。通過合理選聘優質的企業高級技術人員擔任汽車產業學院企業教師,借助“產學研”服務平臺開展技術交流,為學校教師提供專業實踐指導,高效提升其實踐能力、科研水平與對外服務能力,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上的引領作用,實現校企技術互補。
二是教學能力互補。學校教師了解職業教育規律,擅長教育教學工作,能在教學模式、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方面幫助企業教師提升教學能力,進而提升其技術推廣、對外服務能力,最終形成一套適用于產業學院的教師培養體系。注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企業教師專業育人、思政育人的能力,使其成為會思政的企業教師。
5 突破創新,構建全新差異化的評價激勵體系
基于多主體的特殊性,將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評價指標全面納入學校事業發展規劃、專業質量評價、人才項目評審、教學科研成果評估等,探索和創新評價激勵體系,其要義在于以合理的權重、指標開展和諧高效的聯合考評,實現體系的多元化、標準化、合理化。就多主體的本質歸屬不同,針對性制定差異化的激勵評價標準,對于學校教師,以教學能力水平為主要評價指標,以其專業技能水平作為激勵要素,為“雙師型”教師制定傾斜政策;對于企業教師,以專業技能水平為主要評價指標,在教育教學方面采取薪酬獎勵制度,以點帶面吸引更多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加入產業學院育人隊伍。此外,汽車產業學院為各分院企業搭建信息交互,資源聯合,合作共贏的平臺,形成企業教師橫向評價,互激互勵的共進局面。
6 形成了“三全育人”案例成果
6.1 在“三全育人”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及成效
學院主動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在“黨的全面領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促進終身教育”等方面的育人優勢,全面統籌各領域、各環節、各方面的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積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扎實推進“旺工淡學、二元四階”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改革,建成機電-吉利汽車校外實踐育人基地、機電-廣汽集團校外實踐育人基地、機電-科創汽修“校中廠”實踐育人基地,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到學生跟崗實習的全過程。在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愛學生中,把強素質、練技能育人要求通過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育方式結合起來,落實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切實為學生成長成才打基礎,謀出路。
6.2 形成了全域式三全育人“機電院—交通工程學院方案”
2021年12月,廣西教育廳公布了第一批全區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示范校、示范院系評選結果,學院《全域式三全育人“機電院—交通工程學院方案”》成功入選全區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示范院系,既是對學院人才培養工作辛勤耕耘的肯定,也為下一步的發展提供了方向。學院將進一步對照全區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示范院系建設標準,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己任,凝心聚力,不斷創新,深入推進“三全育人”體系改革,培養出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7 結語
綜上,高職生正處于學習知識技能的關鍵時期,大學時期也是他們養成良好品德、價值觀的重要階段,所以,在高職院校做好政治思想德育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三全育人”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從學生入校后學院黨政領導干部、各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學院專兼職教師、輔導員,企業一線指導教師、提供后勤配套服務的全體人員等全員育人,啟發我們從學生入校后到畢業后兩年實現全程育人,要求我們在育人場所上充分利用物理空間或物理方位實施育人,在追求育人效果的維度上達到“德”“技”并修,實現全方位育人,培養技術技能性職業人才,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基金項目:廣西第一批全區高校 “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示范院系(桂教思政〔2021〕35號)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
[2]肖忠優范玲俐邵新蓓.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探索—以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2年第21卷第3期,255-256.
[3]趙麗麗.產教融合下校企合作“三全育人”機制研究—以建筑行業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2022年第24卷第2期,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