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華英 唐旻
摘要:目的:探討精細化護理在老年重癥患者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的應用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我科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40例老年重癥患者臨床資料,其中常規組70例接受常規護理,70例為觀察組采取精細化護理,比較兩組VAP發生率、氣道優良率及呼吸指標改善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VAP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其氣道優良率顯著高于常規組;觀察組患者血氧分壓(PaO2)及氧合指數(PaO2/FiO2)均高于常規組,其二氧化碳分壓(PaCO2)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精細化護理開展后,可有效降低老年重癥患者VAP發生率,促使其呼吸指標改善,有助于患者氣道優良率提高。
關鍵詞:精細化護理;老年重癥護理;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中圖分類號】 R563.1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2--01
老年重癥患者通常病情危重,無法有效維持正常呼吸,臨床針對這一情況多采取機械通氣以確?;颊吆粑〞?。人工氣道建立后容易引起機體呼吸道粘膜干燥,導致呼吸道喪失對吸入氣體的加溫與濕化作用,造成患者呼吸道內水分丟失嚴重;再加上疾病導致患者自身防御能力減弱、咳嗽無力,加重患者呼吸道失水狀況,容易致使未經濕化的氣體直接經氣管導管或氣切套管進入下呼吸道,從而引發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不利于疾病預后[1]。因此,需要臨床護士人為干預以預防氣道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時間對我科老年重癥患者開展精細化護理,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觀察方法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科140例老年重癥呼吸衰竭患者臨床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常規組:男37例,女33例,男女比例37:33,年齡60~90歲,平均年齡均值(75.08±4.31)歲;觀察組:男36例,女34例,男女比例36:34,年齡61~89歲,平均年齡均值(75.12±4.38)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P>0.05。
納入標準[2]:均符合各種危重疾病相關診斷標準;均入住ICU;年齡≥60周歲。
排除標準:原有呼吸道感染患者;年齡<60歲。
1.2方法
常規組:常規開展病情監測、重癥飲食干預、機械通氣護理等措施。
觀察組:精細化護理:(1)體位護理:病情允許情況下,將床頭抬高30~45°,改善患者通氣,預防嘔吐物或氣道分泌物對呼吸道形成阻塞、引發窒息;昏迷患者容易并發墜積性肺炎,通常選擇左側臥位與右側臥位交替更換,預防壓瘡發生。(2)根據患者情況選擇合適的氣管導管或氣切套管。氣管導管或氣切套管氣囊壓力適宜,保持在25~30cmH2O。如壓力過高可能壓迫氣管粘膜,引起粘膜缺血壞死;壓力過低,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及通氣不足。(3)精細化氣道濕化:除常規使用滅菌注射用水濕化氣道外,同時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0.3g+2mL生理鹽水給予霧化吸入,2~3次/d,以達到稀釋痰液的作用,并定時協助患者翻身、輕扣背部,促使痰液排出,以防發生氣道痰液堵塞。護士及時處理呼吸機管道內冷凝水,以免冷凝水進入呼吸道,發生吸入性肺炎。(4)合理吸痰:護士嚴格依據國際呼吸大會提出的吸痰指征,并結合患者實際需求進行吸痰,吸痰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通過觀察患者痰液粘稠度以評估其氣道濕化狀態,合理調節電動吸痰器壓力。(5)精細化口腔清理:在常規口腔護理的基礎上,應用口腔沖洗(沿患者一側口角緩慢注入沖洗液,再于對側口角實施同步負壓吸引)與擦洗聯合方式全面清理患者口腔分泌物。(6)防止氣管導管或氣切套管脫出:護士對患者病情及生命體征實施嚴密監測,避免氣管導管或氣切套管脫出。若氣管導管或氣切套管脫出,立即報告醫生,配合醫生迅速重新插入。針對躁動或不合作者遵醫囑應用鎮靜藥,并給予鎮靜評分。經家屬同意適當采取制動措施,避免其將氣管導管或氣切套管自行拔出。(7)心理疏導:護士積極詢問患者,主動與其進行手勢交流,及時予以關心和鼓勵;針對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開展相應疏導,同時盡可能減少重癥監護病房的噪音,合理調節室內亮度,以免加劇患者恐慌心理;引導患者正確認識治療的意義,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與家屬做好溝通,消除其疑慮,指導家屬予以患者安慰及心理支持,維持患者穩定情緒,減少其抵觸情緒及恐懼感,提高配合度以保障治療效果。
1.3觀察指標
(1)統計兩組患者VAP發生情況;氣道優良率:依據氣道狀況評價表對患者實施評估,包括氣道濕潤程度、通暢程度及氣管內出血,每項滿分10分,>8分為優、5分~8分為良、<5分為差[3]。(2)呼吸指標:二氧化碳分壓(PaCO2)、血氧分壓(PaO2)及氧合指數(PaO2/FiO2)。(3)觀察兩組患者機械通氣及住院時長。
1.4數據處理
運用統計軟件SPSS 21.0,(x±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n(%)]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意義。
2.結果
2.1 VAP發生情況及氣道優良率
研究組VAP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其氣道優良率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1:
2.2呼吸指標
兩組干預前各項呼吸指標比較(P>0.05),研究組患者干預后PaO2、PCO2及PaO2/FiO2均優于常規組(P<0.05),見表2:
3.討論
VAP屬于機械通氣常見并發癥,也是醫院獲得性肺炎的主要類型,若未及時干預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老年重癥患者機體代謝紊亂、免疫力低下,一旦并發 VAP,不僅延長其ICU入住時間及住院總時長,還增加住院費用,導致患者家庭經濟負擔加重。有研究指出,醫務人員對呼吸機的使用指征予以嚴格掌握,可一定程度上預防VAP的發生[5]。故積極開展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十分必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VAP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氣道優良率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精細化護理模式護理人員積極應用化痰止咳藥物開展霧化吸入操作,能夠有效稀釋患者氣道內聚積的粘液性痰,促使痰液及時排出,從而有效預防患者肺部發生感染,并維護氣道良好功能。有學者指出,濕化不足及呼吸道膜損傷是引發VAP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PaO2、PCO2及PaO2/FiO2均優于常規組,P<0.05,說明通過對患者實施精細化護理,能夠改善其痰液粘稠程度,可有效避免痰痂形成,從而避免患者發生VAP,改善患者呼吸指標。
綜上所述,精細化護理模式在臨床合理應用獲得滿意效果,不僅能夠顯著減少老年VAP發生,促使其氣道優良率提升,改善呼吸指標,還可有效縮短患者機械通氣時長,促使其機體快速康復,縮短住院時間,值得臨床采納與推廣。
參考文獻:
[1]胡流芳. 氣道精細化護理管理在重癥監護室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預防效果[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21(5):146,封3.
[2]余立平,曾龍歡,李海林,等. 在精細護理模式中應用黃芩霧化吸入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療效觀察[J]. 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8,25(6):603-605.
[3]徐美亞. 精細化護理管理在改善ICU機械通氣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應用[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1):4-7.
[4]李晶,王旭東,張丹,等. 重點環節精細化管理模式在危重癥患者人工氣道護理中的應用[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16):2242-2244,2288.
[5]王炳娥. 精細化護理干預對重癥監護室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的應用[J]. 河南醫學研究,2020,29(3):55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