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陳鷗
1.浙江省永康市職業技術學校/永康五金技師學院 浙江省金華市 321300 2.永康市教育信息技術裝備管理中心 浙江省金華市 321300
在社會發展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長,職業教育是培養人才的主要場所。因此職業教育應明確自身的教育責任,提升教學水平,為社會培養專業型人才。但是當前職業院校汽修專業中卻存在相應的問題導致教育效果不佳,因此中職汽車維修專業教師應結合企業發展需求在教育中構建產教融合教育體系,將實踐教學與理論課程進行優化,保證學生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符合企業的發展需求,促進社會良性發展。
在社會發展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社會也逐步意識到產教結合對職業院校發展的重要性,并積極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徑,雖然在合作中取得一定成就,但是在實際汽車維修專業中開展產教結合還存在相應的問題,導致產教結合未能達到理想效果,其中具體的問題體現在以下層面。
在中職汽車維修專業中開展產教結合的目的在于運用校企合作關系,達成資源共享,為學生提供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育環境,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就業勝任率,促進企業就業發展。在校企合作中,企業能夠為學生提供實踐資源,校方提供理論教學,由此實現產教結合,促進學生綜合發展。在職業教育中大部分的教師在大學畢業后就投身到教育工作中,沒有關于汽車維修方面的閱歷經驗,缺乏對職業技能方面的了解,因此職業技能相對薄弱,這樣的情況導致教師無法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導致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無法實現。
在中職汽車維修專業中雖然按照企業的需求進行培養人才,但是實際情況是職業院校所培養的人才與企業要求的人才存在一定差距,其中的主要因素在于校方的教育觀念過于陳舊、密閉。沒有切合企業發展需求進行深度研究,導致教學內容流于形式,對企業的需求了解不夠深入透徹。另外,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是需要學生能夠直接上崗就業,但是大多是職業院校中所培養的學生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實習與訓練才能很好的適應崗位,由于學生實踐能力較弱所以不能滿足企業直接上崗就業的需求,導致產教出現無法銜接的問題,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適應崗位。
職業院校在培養人才過程中分為不同的階段,并不是所有學生的能力都可以達到企業的需求,有些學生由于學習能力較差,經常需要到企業中工作一段時間后才能熟練掌握全部的技能。企業在發展中人員流動大是十分常見的問題,這邊企業剛剛將學生培養成才,很多時候就會出現跳槽的情況,導致企業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培育的人才流失到其他企業中,平白為其他企業做了嫁衣,在這樣的情況下造成企業失去了校企合作的動力,更愿意在直接聘用有經驗的工作人員,在此環境中致使校企合作效果不佳,導致產教結合流于形式,最終無法發揮產教結合應用的效果。
在社會不斷發展中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實際中職汽車維修專業教育中卻依然還在沿用傳統的教育方式。教師重復的講解加上單一教學課件的輔助,這樣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對課程失去學習興趣,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汽車維修行業發展十分快速,是學校教材的更新難以匹及的,因此無法結合企業發展形勢對教材內容進行更新,學生無法學到先進的汽車維修技術,在學習內容與行業需求不匹配的環境中導致學生的維修技能無法滿足行業發展需求。另外,汽車維修專業的考評方式過于單一,無法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評價,沒有結合行業發展進行調整評價體系,導致學生的綜合能力無法提升。
在產教融合背景下,應在中職教育中組建雙師型教育隊伍。在組建雙師人才隊伍時可以結合汽車專業教育需求,在校內引進汽車企業內部的技術骨干,讓技術骨干成為校內的兼職助教教師,對學生進行實踐技術方面的指導與教育,在課程中通過親身示范的方式,引領學生學習汽車維修技術,拓展學生的知識范圍,提升學生的實際汽車維修水平,彌補校內教師實踐能力薄弱問題,提升汽車維修專業教學水平。學校還應對校內教師進行定期專業培訓,可以通過邀請汽車維修教育專家組織座談會的方式進行,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校方還可以在校內組織實踐技能競賽,通過競賽的方式提升教師的實踐技能,在活動中促進校內教師同步發展。最后應提升校內主動參與交流學習的意識,定期邀請企業參與教學研究,或是進入到企業中進行交流學習,又或是到優秀的校園中進行教育交流討論,在校內構建優質的雙師隊伍,為產教結合奠定基礎。
在職業汽車維修專業中應精準把控產教結合的本質目標,將培養實用型人才放在首位,達成深度校企合作。首先應在汽車維修教育中確定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根據行業需求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保證整體教學圍繞企業的具體需求進行開展,不要將人才培養停留在表面,應落實到具體的教學中。因此在中職教育中應構建產教結合機制,在校企合作中構建2+1 的培養模式,是指在學生入學的前兩年重點學習理論性知識,培養學生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為學生講解與汽車維修有關的先進知識。在學習的最后階段學生則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參與到冠名班,可以在校內進行公開評選,通過重重選拔的方式參與到校企學習中,并在校內組織技能競賽,在參與競賽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另外對沒有參與冠名班的學生,學校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引導學生在實習中驗證理論知識,并提升專業技術,讓學生在實習崗位中及早的適應工作環境,促進學生對行業的認知,提升學生的就業勝任力,促進學生綜合發展。運用這樣的方式有利于產教進一步融合,同時明確了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便于學校按照目標培養人才,保證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協調發展。
要想實現產教融合應在職業院校中推行現代學徒制度。在教育指導中明確提出在教育中運用現代師帶徒制度能夠實現人才全程培養,能夠將產業需求與就業發展、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進行有效銜接,保證所培養的人才更加符合社會發展需求,能夠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與效率?,F代學徒制是當下較為盛行的一種教育方式,其中具體的方式就是學校與汽車維修企業達成合作關系,讓學生進入到企業中學習,企業中的汽車維修技師就是學生的專業技能培訓教師,在日常的維修中親身示范傳授學生專業技能,同時現場真實的操作學習,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令學生能夠更快速的掌握專業技術,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是產教結合中的另一種形式。運用現代學徒制,能夠促進職業教育與就業體系一體化發展,開拓人才培養方式與途徑,深化產教結合,是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有效方式,因此職業院校應積極探索現代學徒制,提升學生專業技術促進學生就業發展,實現產教結合。
在職業教育中課程體系是教育的關鍵,與學校培養人才的成效有直接關系。因此職業院校應根據企業發展需求設計課程體系,在課程體系設計中應體現出實用性與實效性,促進汽車維修專業能夠將理論與實踐深度結合,設計科學合理的教育體系,促進理論與實踐能夠協同發展,實現產教結合教育目標。因此應在汽車維修專業中根據理論教學體系,將理論教學劃分為不同的主題,組建教學體系。同時結合企業的專業需求,將汽車維修實踐課程按照難易程度劃分為不同的等級,逐漸實踐教育體系。在進行汽車維修專業教育中要將理論講解與實踐體系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后能夠通過實踐訓練進行驗證,將理論與實踐深度結合。在進行汽修維修專業理論講解時由于具有抽象化特點又包含了過多復雜的內容,所以不容易被學生所理解,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開展課程,將抽象難以講解的內容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呈現,讓學生在直觀的觀看中輕松的理解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多媒體呈現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探討汽車維修的重點知識,這樣的方式增加了師生間的交流,充分的發揮了學生教育主體的身份,讓學生在自由的環境中學習交流,提升了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更愿意學習,提升學生學習質量。在傳統教學評價中,教師采用的是終結式教學評價,教師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教育評價中只針對學生的理論成績進行了評價,沒有體現出對學生的專業技能的評價,因此教師應在校方構建理論與專業技能為一體的教學評價,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評定,運用綜合的評定方式有利于教師針對學生的學情調整教學體系,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發展,實現產教結合。
在產教融合背景下,職業院校汽車維修專業應深度鉆研企業發展形勢,然后根據企業發展需求設置課程體系增設實踐訓練課程,達成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將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有效結合,構建雙師隊伍提升學生專業技能,推進現代學徒制幫助學生掌握技能的同時及早的適應社會環境,運用以上方式促進產教結合,提升學生專業技能,滿足社會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