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芯 方舟 周小暉 操龍國


摘要:在“課程思政”理念下進行課程的教學改革,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實現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務的有效途徑。本文以《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基礎》課程為例,從課程設計、教學實施、教學啟示三個環節進行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意在培育掌握商務數據分析與大數據領域基礎理論與基本知識,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關鍵詞:課程思政;數據分析;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4.067
2020年6月,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提出:課程思政建設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如何將“課程思政”理念巧妙貫穿課程始終,保證“課程思政”效果,是高職院校課程改革面臨的新課題。
商務數據分析指運用有效的方法和工具收集、處理數據并獲取信息的過程,目的是從雜亂無章的商務數據中提煉出有用數據,用于研究數據的內在規律和特點,從而指導及優化企業運營。《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基礎》課程作為一門電商專業群平臺課,如何順應“課程思政”的要求,充分發揮課程的育人功能?這需要對該課程的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深入研究,并結合“課程思政”理念充分挖掘《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思政元素,發揮課程素質目標的育人功能。
1《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安排及基本內容
《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基礎》是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商學院的專業基礎課程,共54學時,其中理論講授26學時,實操28學時。課程設計從電子商務數據分析崗位職業能力出發,以專業技能為核心,對接“1+X”《電子商務數據分析》職業技能初、中、高級內容,使學生掌握商務數據分析的基本知識技能,具備在互聯網環境下進行數據采集、數據分類、數據處理、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及評估優化等的能力,能夠從事基礎數據采集、數據處理與描述性分析、基礎數據監控與報表制作等工作。同時,課程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素質培養。
本課程創新考核評價方式,注重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將“X”證書的考核(證)與本課程期末教學考試統籌安排,同步考試(評價),依據“X”證書等級和科目考核成績等,實施“過程性考核+終結性考核”。
2《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基礎》課程設計中思政目標的融入
本課程基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利用任務驅動、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以理論與實戰相結合的設計體例,將教學活動、學習活動和學習評價有機結合。
一方面,教師引導學生完成線上自主學習,并以任務為驅動,組織學生在實操項目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解決實際問題。
另一方面,將“課程思政”融入教學全過程,從數據中感受大國自信,增強學生愛國精神;通過案例教學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不侵權、不違法獲取、傳播數據,遵守個人隱私和數據保密法律法規;在繁復的數據處理中,培養認真、嚴謹、細致、敬業的職業態度;在任務實戰中,培養學生遵循科學規律分析數據、誠信呈現分析結果的科學精神和美學素養。
3《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基礎》課程思政教學過程解析
本課程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將思政元素與知識目標、技能目標相結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弘揚“家國情懷、誠信守法、嚴謹規范、唯實求真、創新之美”的新時代科學精神,著力培養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掌握商務數據分析與大數據領域基礎理論與基本知識,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3.1與家國情懷有關的思政元素案例
模塊一“商務數據分析認知”第二個知識點“商務數據分析的應用場景”的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是:了解商務數據分析基于日常生活、企業業務、不同行業的應用,能夠準確描述商務數據分析的不同的應用場景的劃分,并分析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的發展前景。在此基礎上,融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堅定四個自信,培養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這一思政目標。
為達成該教學目標,教學團隊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課前通過線上觀看短視頻“四千年全球主要國家綜合國力對比”,了解四千年全球主要國家綜合國力發展變化情況,四千年風雨洗禮中國幾乎一直榜上有名,感受中國在世界發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堅定四個自信。課堂上,對視頻中運用的數據分析技術進行解讀,同時開展小組討論“數據分析技術給你的日常生活帶來哪些變化?”,通過話題討論,引導學生了解數據分析技術的發展正在逐漸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人們的衣食住行、企業的業務開展、行業的變革發展都離不開數據的支撐,讓學生認識到數據分析技術應用在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為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便利,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在講解和討論的基礎上,學生小組最后合作完成實訓作業:搜集資料并分析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的發展前景,通過實訓認識到數據分析技術對于社會、企業、個人的重要性,了解商務數據分析的廣闊前景,進一步激發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
3.2與誠信守法有關的思政元素案例
模塊二“商務數據采集”第二個知識點“善用商務數據采集工具”的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是:掌握利用數據采集工具進行數據采集的方法和步驟。在此基礎上,融入“引導學生養成誠實守信,遵紀守法,遵守規則的意識和行為習慣”這一思政目標。
為達成該教學目標,教學團隊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利用“云課堂智慧職教”APP軟件平臺,在課前給學生觀看“國內多款APP隨意采集人臉數據信息,嚴重違法”等微視頻,培養學生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職業素養。同時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布置小組學習任務:如何進行商務數據采集?在商務數據采集過程中哪些行為是違法的?帶著這些任務,組織學生課前線上學習數據采集的基本知識點。課堂上,通過案例教學進行數據采集方法及流程的知識講解,同時強調數據采集過程中應該遵循的法律法規;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市場數據采集等實訓,每個小組上傳自己的采集任務成果,同時在線
上討論區進行交流傳閱,教師和學生對實訓作業進行分享、討論和點評。在理論講解和實訓操作的過程中,學生學習了解《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等法律法規,清楚認識到數據信息的收集要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不能想怎么收集就怎么收集。例如,爬蟲作為一種計算機技術,本身在法律上是沒有被禁止使用的,爬蟲是否合法主要取決于其采集的內容是否是被允許的,如果爬取的內容來自于公開提供查詢服務的網站或者沒有設置反爬聲明與技術措施的網站一般是可以爬取的;如果爬取的內容是非公開的信息或者數據來源于設置反爬聲明與技術措施的網站則是不可以爬取的等。通過這些理論學習和實操訓練,學生不僅掌握了數據采集的基本技能,也大大增強了法律意識,認識到采集數據時不能侵權,不能違法獲取、傳播數據,應嚴格遵守個人隱私和數據保密法律法規。
4《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基礎》課程思政教學啟示
以“課程思政”貫穿的課程教學,學生更能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以課堂為陣地,以知識為載體,去發現和了解世界,從而正確學習和理解每一個知識主題背后的文化和精神內涵。在《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學生從數據中感受到大國自信和家國情懷,從案例中了解到誠信守法的重要性,從實訓中體會到數據工作要求的科學精神和職業態度,有效促使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育其良好職業素養。從《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基礎》課程貫徹“課程思政”的實踐可以認識到:以“課程思政”為理念的教學改革不僅改善加強了課程在思想價值層面的育人功能,更改進提升了知識技能傳授的效果。課程貫徹“課程思政”理念將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和發展方向。
課程團隊對“課程思政”理念下《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基礎》的教學尚處于探索階段,下一步將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學情積極開展“一課一案”的具體改革探索。對標行業、職業標準,進一步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擴大經典案例庫,優化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內容,綜合運用案例教學、混合式教學、互動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將教學活動、學習活動和學習評價有機結合,探索符合高職教育規律的課程思政考核評價標準。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R].2020-06-01.
[2]潘鴻,張立芳,魏思琳,等.“課程思政”理念下《統計學》課的教學探索.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9):54-60.
[3]盛楊.論課程思政視域下的高職通識金課建設.教育與職業,2020,(968):89-93.
[4]余曉美,孔令十.統計學課程貫徹“課程思政”理念的探索與實踐[J].滁州學院學報,2019,21(6):119-125.
[5]朱婧,申亞男,張志剛,等.數學模型“課程思政”的思考與教學實踐[J].大學數學,2019,35(6):27-31.
基金項目: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三五”規劃項目(GD18CYJ08,GD20CJY50,GD20XJY05);2020年度廣東省普通高校青年創新人才項目(2020WQNCX141);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學習者畫像的高職SPOC混合式教學促進研究”(2019GXJK272);2019年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JG201918,JG201911)。
作者簡介:齊芯(1982-),女,漢族,吉林吉林人,博士,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應用統計;方舟(1990-),女,漢族,湖南岳陽人,碩士,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商學院經濟師,研究方向:數據分析(通訊作者);周小暉(1969-),男,漢族,江西臨川人,碩士,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商學院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數據分析;操龍國(1977-),男,漢族,安徽潛山人,本科,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商學院計算機工程師,研究方向: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