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瓊瑤
一、問題描述:
作為班主任需要不斷的了解學生,觀察學生,才能發現學生的些許問題。在做班主任的過程中,我發現班級中不少同學存在著一些的問題。
一天去別的班級上課路過自己班,發現一個男生正坐在地上看書,看了一會他看到旁邊有一個紙團,便隨手把它扔到了離他很遠的地方。還有一次去班級上課,因為每次進教室都會提醒孩子們處理好自己位置的衛生,孩子們一看到我就立馬去撿地上的紙了。但是一女生的行為又讓我關注到了,她撿了一部分垃圾,另一部分沒有撿。我猜是因為不是她的,所以沒有撿。
班里一個男生特別調皮,我想著去他家家訪,于是問他“今天傍晚媽媽有沒有在家?”他說:“沒有。”“爸爸呢?”他說:“上班。”再次問他:“姐姐呢?”他依然說:“不在家。”一開始我還是信以為真的,覺得爸爸媽媽可能都上晚班,姐姐有事。但是我打電話給他的媽媽,他媽媽說她和姐姐都在家的。
這幾件事情讓我覺得學生的品行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我們需要重視德育的教育。“學生的身體不合格是廢品,智力發展不健全是次品,而品行不合格是危險品!”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德育的重要性。德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條件和保證,是學生健康生長的條件和保證,是實現我國德育目標的基礎和保障,是培養具有道德發展性的人的條件和保證。小學階段是人生的啟蒙階段,是接受各種教育和影響的開端,為此,德育作為教育內容之一,是位居首位的。
二、探索解決的方法
作為小學班主任我們要充分把握住小學階段這一關鍵階段,采取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將德育工作落實到位,讓廣大小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品質和綜合素養,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我們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學生不斷的提升個人的品質和修養。
(一)利用教師自身行為品質,樹立良好的德育榜樣
小學生很容易被教師的一些行為舉止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注意展現自己的一些優秀行為品質,利用自身的影響優勢來進行感染式教學。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發揮自己作為教師的影響力,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做出榜樣。學校要為學生營造互相幫助、禮貌待人、愛護環境的良好氛圍,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受到良好的熏陶,進而有效地促進學生優良品質的形成。
【場景一】:教師在經過走廊或者教室的時候,看到地上有垃圾主動撿起,如果學生看到這樣的情景,一定會覺得老師都這樣在做,學生也會隨之效仿。
【場景二】:五月,正是琵琶成熟的時期,很多孩子看到校園枇杷樹上掛著成竄成竄的琵琶,一定會垂涎三尺。于是一天學生向我報告說:“老師,我們班有些同學在學校摘琵琶。”這個時候教師應該采取怎么樣的措施,嚴厲的規定向學生規定不能去摘嗎?于是我和學生說要想摘琵琶的同學跟我說,不要私自去摘。我以為學生不會附和我的提議,不料,第二天還真的有學生跟我提出來要去摘琵琶。我在全班面前說了要帶他們去摘的,我得說道做到啊。所以就讓想摘的同學去體驗了一下。說道做到,講誠信,在摘完以后一定要向學生灌輸這一行為品質。
(二)設計不同形式的活動,提高學生道德品質
學校在德育教育中,還要結合現實環境展開對學生的德育滲透教育,讓學生能夠提升自己的思想維度。通過在生活、制作中展開德育教育,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輕松自然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德育涉及的相關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特征及教學的具體目的來設計一些有意義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充分理解與吸收德育知識,有效地提升學生在生活與學習過程中的相關行為實踐能力。
【活動】因為這次疫情的原因,我們無法和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我們只能通過網絡的形式,設計一些和時事相關的主題,然后讓孩子們通過作品的方式理解這次疫情的嚴重,并且要讓孩子們知道一個名族的團結是尤為重要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應該向那些慷慨捐贈的奉獻者學習。從學生的繪畫、寫作、手抄報、短視頻中能看出孩子們的情感很豐富。
(三)利用班隊活動課,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我們知道班隊課是培養德育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途徑,我們要重視班隊課的作用,讓孩子們圍繞主題設計各種活動,通過活動讓孩子們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提升孩子們的人文素養和個性品質。
【課例1】班隊課《誠實守信》中學生通過相聲,演講,朗誦等活動們講解什么是誠信,誠信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做到誠實守信。通過這樣的班隊活動孩子們在生活學習中也會改善很多,懂事不少。
【課例2】班隊課《病毒,我不怕》這一課中,教師通過動物的自述錄音讓孩子們提高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的意識。在課堂的最后老師通過各種抗戰的圖片和自己的朗誦讓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個勇敢的小戰士。使孩子們的情感得到了升華。有效地滲透了愛國主義,無私奉獻,保護環境等的教育。
所以,作為老師我們的責任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我們還應該重視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教師應積極主動地從思想上引導他們健康地成長。作為班主任我們更應該把德育滲透到班隊課,綜合實踐課,英語課,語文課,拓展課等等。不斷地尋找各種途徑,設計各種活動,通過活動提高孩子們地各方面的品質,使學生養成一些良好行為習慣、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激發起他們對社會及周圍的環境和人群的關注及愛護,從而達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目的。15209157-AF36-49F8-9630-3D6EC810F9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