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桂平
摘要:作家肖復興說:“能夠熱愛讀書并能懂得怎樣讀書,對于一個孩子真是最大的財富。”一本書就是一艘船,能帶人到遠方,我們老師和家長帶學生到達不了的地方,書可以帶他們到達。閱讀興趣的培養是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第一步,只要持之以恒地激發學生讀書興趣,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讀書就通逐漸成為自覺行為。
關鍵詞:策略;閱讀觀;興趣;閱讀方法
葉圣陶曾說過:“要養成一種閱讀習慣,必須經過反復的歷程,必須在課本以外再看其他的書,越多越好。”這段話明示我們: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特別是養成好的閱讀習慣,單單靠課堂上的45分鐘還是不行的,必須加強整本書的課外閱讀。
一、樹立閱讀觀
而在小學生閱讀興趣激發之前,教師應該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語文課外閱讀觀,所謂以學生為中心的語文課外閱讀觀,就是在指導學生進行語文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孩子自身的閱讀興趣,尊重孩子的個性需求和認知水平,強調孩子在課外閱讀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也注意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但是,在指導過程中,往往是以教師的喜好為主,老師認為某一本書或某一篇文章值得閱讀,便布置學生去閱讀,而且采用統一的方式 (如讀書筆記、寫讀后感等)進行檢查,并未考慮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沒有尊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自主體驗,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孩子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制約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二、培養興趣
興趣是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這種認識傾向使人對某些事物給予優先的注意,積極探索,并帶有情緒色彩和向往的心情。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是指小學生對課外閱讀實踐活動或課外閱讀對象和一種力求興趣或認識的傾向,它是小學生課外閱讀動機中最為積極、最為活躍的成分,也是推動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直接動力。它表現為好奇、求知、探究、操作、掌握、運用等。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瑞士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學家皮亞杰曾指出:“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這都說明了“興趣”在教育教學中的巨大作用。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需求的動力,只有找到并正確運用了激發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的方法,小學生才會將老師的“要我讀”轉化為“我要讀”。
小學生有了課外閱讀興趣,自然就如花香引來蜜蜂一樣,努力尋求閱讀機會,從閱讀中獲得信息,得到閱讀滿足,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得到的知識和愉快的體驗又會增加閱讀的興趣。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如一株株剛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識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壯成長。而這“甘露”的獲得,除了靠老師課堂上有限的傳授外,更需要學生依靠課外閱讀去采集。激發他們的課外閱讀興趣,不僅有得于初中、高中階段的學習,而且將會使他們終身受益匪淺。
三、選擇正確的閱讀方法
(一)誘讀法
趣味性較強的作品,其自身就有一種魅力。擷取其中的精彩部分,讀給學生聽,用精彩的故事吸引學生,勾起學生的閱讀欲望是一種策略。
(二)導讀法
那些趣味性相對欠缺、閱讀有一定難度的文學作品,要不遺余力地上好導讀課。上好導讀課,能幫助學生梳理內容,降低閱讀難度,不但能引發學生的閱讀期待,還給學生提供了閱讀中長篇作品的方法。
(三)推讀法
游戲文學作品,設有懸念。在閱讀中,根據已有的線索合理推理,也是促進學生深入閱讀的一種策略。這種活動既能促進學生細致閱讀,又能引發學生的思維活動,讓閱讀趣化。
(四)概讀法
概讀既能幫助學生了解內容,又能提升閱讀能力。寫梗概。每天對所閱讀的部分寫梗概,第二天抽時間交流。這樣既推進了學生的閱讀進程,也鍛煉了學生的概況能力。列大事記。對于人物眾多、關系復雜,學生讀得頭痛的書籍,可以布置的閱讀任務是:選擇一個主要人物,為他列大事記。
(五)排行法
讀完整本書,班會舉行讀書交流會。選擇書中的人或物進行評價。這樣既可以加深對書的理解。同時,也能在評價中受到正確的價值觀的影響。書中隱含的內在信息終將會對學生的思想、意識產生終生影響。
(六)回讀法
所謂回讀,就是讀完后,再回過去想一想。這種方法,可以放在閱讀一本書的重要章節處,可以是故事開頭處、故事轉折處、故事結尾處,等等。放在故事開頭處,能夠讓對整本書有一個整體感知,放在故事轉折處,有利于學生摸清故事結構,放在故事結尾處,能夠有利于學生對故事主要任務、事件看得更清楚。
(七)互文法
互文法,就是指把某本書與其它文章、書籍、電影(片段)、視頻等融為一體,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那本書。尤其是當電影片段、視頻等成為了閱讀整本書的資源,那么教學就會更加吸引學生。
以上這些方法,教師應該教給學生,不然,學生在自讀的時候,拿過來一本書,不知道如何讀才提高閱讀的效率。
四、整本書的選擇
(一)選擇整本書應該本著中西合璧、古今結合的原則。可以根據書評人的推薦,但是最主要的標準是孩子是否喜歡。所以,教師在選擇整本書以前,一定要先讀一讀,然后推薦給學生。
(二)選擇整本書,師生必然經歷一個自我判斷的過程。不同的出版社和書評人推薦的書目會有不同,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這些書目中都出現的書,可以先讓學生閱讀。書目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隨時關注變化。一般的選本,作者不同,形式有變化,適宜剛剛開始進行整本書閱讀的學生。有的選本在節選時列出了選文出自哪些著作,所以,在讀選本時就要有意識引導學生去讀原著。如果學生閱讀欣賞能力已經提高了,可以根據學生興趣、教師取向、作品價值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選擇。
(三)選擇整本書,還可以和教科書的內容結合起來。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的六上第四單元“快樂閱讀吧”欄目向學生推薦了與本單元有聯系的整本書,《童年》、《小英雄雨來》、《愛的教育》教師可以有選擇地讓學生閱讀。
有了這些閱讀策略和方法,學生們會在書中遨游獲取更多書本以外的知識,擴大學生的視野,增加他們的閱讀量,讓他們走向更廣闊的天地,一個更美麗的世界等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