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敏
摘要:在語文教學尤其是小學語文中,語文教師應提高語用訓練的意識。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語言口語和文字表達能力,創建一個充滿情景樂趣,幽默輕松的訓練環境。教師要確定好教學大綱,從細節入手,打造一個實用性的綜合課堂,抓住語文要素在語用訓練中的關鍵之處,從而更好的落實語用訓練,培養學生說、學、讀、寫等多方面能力,鍛煉學生語言方面的感知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語用訓練;能力培養;語文要素
一、 探究落實語用訓練中運用好語文要素的方式
(一)明確教學目標,強化語用訓練意識
語文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去正確理解和運用我國的語言文字。所以語文教學應該重點關注語用訓練,重心放在建立語言教學體系框架上,同時要時刻關注語言運用方向,立足教學體系的基礎上發揮語文要素的作用。小學語文教材選用的課文都是涵蓋經典詩詞,名家名篇的,都是學習教材的典范,含有巨大的學習資源。教師要確定教學目標,從優秀的教材中敏銳的發掘適合學生學習的范例。讓學生增強學習語用知識的意識,提高學習能力。比如在進行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鄉下人家》課文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明確課文教學的目標是什么,進行本課教學框架的建立,從而向學生進行講解。通過對課文中鄉下生活的學習,教師可以動員學生找到文中能體現鄉下生活畫面的句子,進行抄寫和朗讀;通過朗讀全篇課文,讓學生自主想象腦海中的鄉下生活的場景,再用畫筆繪畫出來。最后通過課下作業,讓學生用一段話描述自己眼中的鄉村景色。這樣,通過聽說畫寫等不同的語用訓練,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語用知識興趣的同時,增強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強化學生語用訓練的意識。
(二)結合語文要素,找準語用訓練的關鍵點
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就要找到語用訓練的關鍵落腳點。語文教學中,不僅要體現文章思想內容,更重要的是螺旋式的上升到語文要素中。例如教材中一些精簡的詞語、豐富的修辭 、干練的短句、生動形象的描寫等等,都是語用訓練的關鍵點。因此,教師在講解文章內容時,要根據部編教材的學習梯度,教材特點以及學生掌握程度,從字、詞、句再到語篇、邏輯、語法等方面去挖掘和捕捉文章深處的語言訓練的落腳點,從而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比如在進行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十五課《白鵝》這篇文章的學習時,這篇文章主要是對白鵝進行描寫,課文中多處的詞語運用的恰到好處,把握這些詞語正是語用訓練的關鍵點。教師可以通過白鵝的叫聲、步態和吃相這三部分,讓學生將文中描寫白鵝的詞語進行分類,從中讓學生體會詞語運用的妙處,理解語用訓練的原因。也可以將本篇文章和上一課《母雞》這篇文章進行對比,讓學生找出描寫母雞的詞語和描寫白鵝的詞語,進行比較,分析為什么選用的詞語不同。這樣,語文要素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得到了落實,語用訓練在實際操作中得到實踐。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到鍛煉,語用能力得到提升。由此可見,詞語的不同,語文要素側重點不同,語用訓練的關鍵點也會有所差異,教師要懂得取舍,精確把握文章中心內容,掌握語用訓練的落腳點,引導學生將知識進行遷移,習于內心。
(三)挖掘文章深意,豐富語用訓練的形式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不僅僅是文章的載體,更是語用訓練的指引者。教材中的文章內容具有很強的可讀性,這為學生的語用訓練提供了很好地示例。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在深入了解課文之后,運用語言的學習和訓練為學生搭建一座語用學習和訓練的橋梁,讓學生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同時,更要深入理解文章寫作方法,寫作立意,引導學生去關注語言的現狀,而不是只浮于表面。語用訓練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并不是每一個方式都是適合學生的。這樣而來,教師就要進行挑選,去尋找適合小學學生的,簡單易懂且豐富多樣的訓練方式。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語文要素的理解,對于語用訓練的專注力。比如在進行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二十二課《囊螢夜讀》這篇文言文的學習時,教師要關注到文言文與現代語言的區別,在教學過程中以便讓學生能夠清楚的區分開來。例如文中“博學多通”的“通”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通曉,明白”,而在現代文中的意思是“沒有堵塞的,可以通過的”,古今意思差異較大。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進行講解,學生肯定會把“通”理解為“可以穿過的”,這就背離了文章原意。教師可以結合文中的語境和全文中心思想,給學生講解“通”的含義,學生根據文章描寫的語境去進行學習,在真實的思維訓練環境中,建立起古今語言的聯系,認識到古今語言的差異之處。這樣的學習方式為之后的文言文學習拓寬了思路,奠定了一定的文言文學習方法的基礎,同時也增添了學生對文言文中一些文字的好奇心。
二、 語用訓練和實際語文教學在相輔相成中發展
在進行語用訓練的過程中,可以根據現有的語文教學大綱進行訓練。語文素養相當于語用訓練的一個基石,在原有的語文教學中,語用的因素可以更好的滲透入語文素養教育當中。語用訓練是當下語文教學中作用最明顯,最有效的方式,語用訓練的提升是離不開語文要素這把金鑰匙的。通過語文要素中的聽說讀寫,以及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為語用訓練提供了一定的教學因素,減少了語用訓練中的錯誤方式,避免了不必要的結果。語文要素的教學中也提到了課后學習的重要性,這正為語用訓練提供了先天的學習條件,通過課后學習活動的借鑒,語用訓練為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產生了強大的有利效果。語用訓練離不開語文要素,同樣,語文要素的發展中也滲透了語用訓練的成果。
結束語:
當前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制已經到了全面覆蓋的程度,教師要深度把握教材理念所在之處,立足本文,善于發掘和利用,著重圍繞語文要素,在平時中就要重視語文要素的積累。把握好語用訓練的發展重點,讓學生在課內課外都得到語文素養的鍛煉和發展。這樣才能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才能讓語文教學真正落地生花。
參考文獻:
[1]周娟.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語文語用訓練點分析[J].文理導航(下旬),2021,{4}(05):49-50.
[2]田畑.淺談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上旬),2021,{4}(07):18.
[3]尤碧玲.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路徑[J].文理導航(上旬),2021,{4}(07):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