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誠
摘要:現如今,在少數民族學生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實際,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實踐,總結高效的教學課堂,幫助學生養成良好自學習慣,促使他們能在課堂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通過具體分析,總結了自主學習課堂模式的特點,研究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途徑。
關鍵詞:少數民族;學生;自主學習
引言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于少數民族學生來說十分必要。作為少數民族地區教師,要結合學生學習情況,針對性地構建自主學習課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促使他們養成良好自主學習習慣。通過實踐研究,從多方面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了總結,提出了幾點有效的自主學習方法。
1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特點
1.1學生主動參與,積極發揮主體認知作用
在實施課堂教學活動時,少數民族學生需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功能,而教師則以輔助者的角色參與其中。學生可通過參與學習活動來發揮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也需在此期間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地位,盡量引導和鼓勵學生參與其中,肯定學生的課堂表現,從而從學生的求知需求角度著手滿足其掌握知識的欲望,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此提高教學活動的實施效率。
1.2學生能切身體會到合作及創新的重要
新課標提出,學生需轉變以往被動地學習模式,要發揮主動的能力掌握新知識。教師也需同步轉變自身的角色,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為少數民族學生預留出更多的自主思考時間,讓學生通過相互輔助完成難度較高的學習任務,建立相互輔助和監督的學習模式。在上述教學模式下,所有學生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相互輔助和交流期間,學生也能夠形成新的認識和思維,共同實現理想的學習效果。
1.3學生全程參與
在實施自主學習期間,少數民族學生需廣泛參與到各學習環節。學生需參與學習目標的制定,明確學習內容的難點與核心,選擇適合的學習方法,并參與學習反饋和總結環節中。教師自身的參與也是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好的配合與引導,目標在于促使學生充分發揮主體性。
2教師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
2.1自主討論,增強語言表達的能力
當前的教學活動更為側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而對其表達能力的訓練不足。基于新課標指導,教師需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討論來提高其參與學習活動的自信,主動與他人交流。生本教育思想也側重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部分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表現出更高水平的表達能力,主要原因在于其在課前便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自主搜集和整理資料信息,掌握了較多的課堂之外的知識內容。在此期間學生也逐漸形成了合作意識,可對理論知識深化了解,不斷提高自身的獨立思考能力。在參與討論前,學生還可以個別、小組和師生討論等不同的形式發表觀點,教師也需在此過程中側重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探索到問題的本質,針對不統一的意見開展辯論,從而以創新性的思維和方法解決問題,實現表達能力的提高。
2.2“分組”記分,運用科學評價方法
2.2.1明確“分組記分”的意義和目的
教師需在開展教學活動前認真準備教案,并引導少數民族學生充分意識到分組記分和評價的意義和保障作用。教師要明確分組記分評價所需達到的目標,以及具體內容,采取的形式和操作方法。主要目的便是通過記分方式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從而優化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在班級內形成學習小組,完成小組任務后,組長還可帶領組員開展自評和互評活動,并將評價解雇記錄在評價表中,讓所有成員均可在評價的過程中完成相互協作,獲得鍛煉。
2.2.2詳細記錄學生每節課的學習情況
為充分激發學生產生更高的積極性,教師可依據少數民族學生的特征設計表格。主要內容可囊括課堂教學內容,具體分為得分和失分兩部分,二者之差便是該學生最后的得分。不但要計算出個人得分,同時還要形成小組得分,不但要帶領學生復習以往的知識內容,同時還需引導學生掌握新知識。得分內容包括課堂和家庭作業,對錯題的改正情況等。小組得分渠道主要有游戲活動、紀律、口算等競賽得分。大組加分的形式便是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組成員數量相同。教師可依據教學內容設置比賽的內容,并將各小組得分進行記錄和公布,最終評價小組成績,并將結果落實到個人得分表中。
2.3鞏固練習,全面進行知識拓展延伸
少數民族學生可借助課堂練習發展思維能力。作業是課堂教學內容的拓展和延伸,也具有更高的深度和廣度。學生順利掌握教學內容也是完成作業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教師在布置課堂作業時,需結合課堂教學內容,二者形成有機的整體,而不是獨立的存在。但作業也不能是課堂內容的簡單重復,還需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要保障全面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作業要輔助學生加強對基本知識和技能的訓練,教師還需提高作業形式與內容的趣味性。這樣學生在完成作業時便不會感受到壓力,反而會在興趣的促使下自主發揮思維能力解決問題,順利實現新知識的內化,形成更為理想的知識運用效果。
通常,優等生完成作業的效率較高,而后進生相對困難。對此,教師可不必要求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步調保持一致,而是為優等生設置更高難度的作業內容,讓其通過拓展練習加強知識的掌握,同時獲得能力的提升,這樣便可滿足優等生的學習需求,使其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結束語:
總之,通過具體分析,結合少數民族學生實際,研究了構建自主學習課堂的途徑,希望分析能不斷提高實踐水平,從而為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提供有效保證。
參考文獻:
[1]田芳.引導學生自主學習[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20(06):21.
[2]李大健.助力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J].中國學校體育,2020,39(06):71.
[3]何迪.學生自主學習有效突破中的時間規劃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40(14):49-51.
[4]張春雷.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探討[J].讀寫算,2020(2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