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坤
摘 要:初中數學是初中階段學生所要學習的重要學習科目,如何達成初中數學教學優化的有效進行,就成了初中數學教師開展教學研究的重要方向。文章對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優化進行了研究,在其中嘗試對當前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并提出了教學優化調整的方案。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教學優化;教學研究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新課標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要求教師要能在實現學生知識性教學的前提下重點推動學生能力的發展,而為了完成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就要采取更為有效的教學策略來開展教學。
一、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方法不當
在當前,很多教師并沒有認識到學生能力發展的重要性,其仍然將學生的成績提升看作教學的第一位,但這并不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在這一不當教學理念的影響下,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也存在一些問題,這使得教學的有效性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二)忽視導入構建,教學環節缺失
教學導入承擔著學生學習興趣激發與學習內容導出的重要職責,而教師的不當教學認知使得教師的教學設計缺乏這一部分構建,這造成教學環節出現了缺失。
(三)預習、復習重視不足
預習、復習雖然不是課堂教學的直接構成部分,但其會對教師的教學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筆者發現很多教師雖然認識到預習、復習的職責,但對其重視程度仍不足。
二、實現初中數學教學優化的策略方法
(一)結合課標研究,明確課改精神
在過去的教學設計中,教師總是作為課堂的核心而存在,教師所采取的教學策略也大多帶有一種主觀的思想,在此影響之下,學生的主動性受到了壓制,其能力的發展也受到了影響。而在新課改施行的背景下,為了達成教學的有效進行,教師就需要能認識到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并將學生主體性的突出作為當前教學研究的重要目標,這樣一來,當教學可以有效地認識到新課改的理念,教師也就可以對自己的教學策略進行調整。
(二)聯系學生發展,調整教學認知
當前,教師所使用的理論講授法已經不再適合當前學生的發展,而為了達成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實現教學優化的進行,教師就必須要能使用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為了達成這一步,教師就要能做出研究,結合學生的能力發展需求,對可用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篩選調整,實現教學的優化。小組合作教學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這一教學方法的實際應用可以改變講授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狀況,真正地將學生的作用發揮出來,實現對學生能力的有效發展。
例如,在進行“三角形”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本課的教學內容來進行小組合作教學的構建。首先,教師要能聯系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學生小組的劃分,在完成小組的構建之后,教師就可以結合這一課的教學目標來進行學生小組探究計劃的構建。為了實現學生能力的發展,教師可以在給出教學目標之后,讓學生結合教學目標自己創建探究任務。然后教師就可以再引導學生展開具體的探究,通過此過程,學生的能力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發展。
(三)分析教學內容,構建有效導入
教學導入的構建對于教學有效性而言也有著較為直接的關聯,為了實現有效教學優化的進行,教師就可以從教學導入入手開展研究,構建有效化的教學導入部分。常見的導入方法有故事導入、多媒體導入、情景導入、生活化導入等,這些方法在不同的教學情景下能產生的效果也各不相同,為了實現教學的最優化,教師就要能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挑選最為有效的教學導入方法來構建教學導入。
例如,在進行“軸對稱”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通過生活化導入的教學方法來進行這一課教學內容的導入。在其中,教師要能先對學生生活中常見的軸對稱圖形進行分析,并搜集相關的實物和圖片,這樣一來,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先給學生展示這些內容,使學生分析其共同點,然后再聯系其他不對稱內容的展示,讓學生分析對稱中具有的對稱美。通過此過程,教師就可以實現本課教學內容的導入。
(四)運用多媒體工具,實現形象展示
在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工具已經在全國范圍得到了普及,這是一種有效化的教學工具,不但可以提供給教師有效的展示功能,還可以幫助教師在互聯網上進行教學資源的搜索,這對教學展示的有效進行是非常有利的。
例如,在進行“二次函數”這一課的教學時,為了幫助學生實現對這一課教學內容的有效理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來實施教學。在其中,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二次函數的圖像與其對應的解析式,然后通過調整解析式與其圖像的方式幫助學生認識函數圖像與其解析式的對應關系。在其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展現幫助學生認識二次函數上具有的各個特殊點。通過此過程,學生就可以實現對二次函數抽象內容的有效掌握。
(五)強化預習、復習,促進學生自學
預習、復習是教學的兩個構成環節,其能否有效地進行開展會對教學的有效性產生直接的影響。而為了達成教學優化的進行,教師自然就要能將這兩個環節的構建重視起來。首先針對學生自學資源不足的問題,教師就要能提供給學生用以自學的資源。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來制作微課件,然后將這些微課件發送給學生,讓其用作自學輔助工具,這樣一來,在微課件的幫助之下,學生就可以實現有效復習、預習的進行。針對另一個問題,教師則要能結合當前的教學情況構建一定的評判審查標準。這一標準的確立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現狀進行考察。這樣一來,當有效的評判審查標準得到了確立,教師就可以對學生的預習和復習效果進行審查。
綜上所述,為了達成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優化,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就要能結合教學情況做出研究。在其中,教師要能結合當前的教學進行分析,研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明確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之后,教師還要能采用有效的教學調整策略開展調整,實現教學的有效進行。
參考文獻
[1]周剛.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3(6):256.
[2]王奇.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探究[J].教育革新,2016(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