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奕君
摘 要: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加的有效化和高質量,是新形勢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所要認真討論和研究的課題,也只有持續推進有效教學研究和實踐,才能發現和解決當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本文將立足小學階段語文課程教學的基本現狀,從強化備課實施、注重分層教學、引入豐富活動等三個主要模塊就實現有效教學的對策和方法開展研究和討論,希望通過筆者的陳述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更好的服務每個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的全面化與高質量培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
隨著新課改的穩步推進,全面地投入到有效教學探索中來,已經成為每一名語文教師的基本共識,也在眾多語文教師同行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下實現了教學有效性的不斷提升。教師要繼續沿著正確的路徑指引,不斷強化探索、研究和實踐,同時還要更加注重總結和歸納,以更好地把握有效教學的基本規律,讓語文課堂教學達到動態平衡。
一、實現有效教學,要注重備課實施
積極地做好備課工作,是教師釋放課堂教學潛力,進一步課堂強化組織和實施的重要基礎和前提,而從目前的課堂教學情況來看,還存在教師對備課工作重視程度不夠高,備課不夠細致化等諸多問題,使得備課的效益得不到發揮,后續的教學效果也受到了影響,需要教師立足當前備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有效教學研究過程中更加重視備課實施,同時采用各種有效地方法和模式來進一步提升備課工作的精準性、細致性和有效性。例如,在講解《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內容時,教師要認真對該首古詩進行分析,包括作者的生平成就、創作的背景、古詩的內容、古詩中融入的作者情感等,同時借助思維導圖構建知識體系,在此基礎上明確學習的重難點。之后,教師可以對該節課要采用什么樣的方法、設計怎么的流程等進行分析,如該節課可以選擇合作學習法和教師講解法相結合進行教學,并設計以下教學流程:古詩朗誦→學生討論→教師講解→課堂練習等流程等,此外,教師還要認真進行學情分析和目標設計,真正強化備課實施,服務后續的有效教學組織。
二、實現有效教學,要強化分層教學
全面強化分層教學,并在分層教學中兼顧學生差異、發展學生個性,同樣是小學語文教師開展有效教學研究和探索索要討論的熱門課題,而從目前的課程教學組織情況來看,還不可避免地存在大水漫灌的現象,使得課堂教學的針對性、精準性有待進一步提升,需要小學語文教師立足當前有效教學探索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一步通過引入分層教學模式來全面地貫徹因材施教教學理念,從而不斷地發展學生個性,讓核心素養之花在小學語文課堂盛放。例如,在講解《稚子弄冰》小節內容時,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方式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透徹化把握,如教師可以開展通過生字默寫測試、問卷調查、教學評價等方式,對不同學生情況進行認真化分析和把握,并據此將學生進行合理化層次劃分。之后,教師可以設計包括生字學習、古詩學習和拓展延伸等不同層次的任務,讓學生結合自身的層次進行靈活化和有針對性學習,教師則可以注重分層指導,積極結合學生遇到的不同問題和層次的不同,幫助學生進行分析和解決問題,真正在強化分層教學中來兼顧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服務每個學生的不斷發展和提升。
三、實現有效教學,要引入豐富活動
積極將語文課程教學活動化是新課程標準強化有效教學實施的明確指引。而該階段的學生非常渴望參加集體活動,也渴望在集體活動中得到教師和同伴的認可,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把握該階段的學生的基本認知特點和基本認知規律,并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具體的課堂教學需要,合理的引入豐富化和多樣化的游戲活動來進一步破解課堂教學瓶頸,充分帶動學生參與,從而實現課程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例如,在學習《村晚》小節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詩歌朗誦活動。在朗誦活動組織之前,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對古詩進行分析,充分理解古詩內容和情感抒發。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登臺進行詩歌朗誦,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朗誦過程中還要教授給學生朗誦的方法和技巧,及時強化對課堂朗誦秩序的維護,并在朗誦結束之后引導學生進行朗誦分析,并給予不同小組進行評價,積極地指正學生朗誦中存在的問題,真正以活動為載體全面深化學生對古詩的認識,不斷促進課程教學效益的提升。
綜上所述,全面地實現有效教學探索和研究,是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尋求教學創新、突破教學瓶頸和落實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主動選擇,在目前的教學中還存在忽視備課工作、兩級差異分化、學生參與活力不高等諸多問題,需要小學語文教師積極地結合問題,全面地強化備課實施,進一步開展分層教學,有引入豐富化的活動來不斷地破解當前語文課程教學中存在的瓶頸,從而實現教學效益和質量的不斷躍升。
參考文獻
[1]金崇俊.“三邊教學”——薄弱地區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途徑[J].貴州教育,2021(06):43-44.
[2]高夢.基于生本課堂下的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探析[J].讀寫算,2020(33):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