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
摘要:近年來,我國中小學惡意安全事件頻發,對學生的生命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要想從根本上改進學校安全管理,必須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工作。鑒于學生數量龐大,因此,我們對校園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視,并持續強化各種安全管理措施,以排除各種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為此,應進一步加強對小學校園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建立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并配備專業的保安人員,以保證其安全工作的正常開展。
關鍵詞:小學校園;安全管理;現狀;策略
引言
最近幾年來,我國小學發生的惡性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其中不乏令人觸目驚心的事件。安全管理問題非但得到有效控制,反而愈演愈烈,使得小學學校安全管理已成為全社會的頭等大事。在小學學校的安全管理中,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校園意外,怎樣才能切實提高學校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安全工作中,應重視安全工作的邊緣化,加強安全專業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安全管理工作。
一、小學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的現狀
21世紀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結構的變遷,社會矛盾的不斷升級,對區域小學的治安管理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另外,學校的安保工作也處在很不穩定的狀況。一旦出現嚴重的意外,將會在短期內引發公眾的注意。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會不知不覺地遺忘過去的學校安全事件,會使學校安全事故頻繁發生,造成了部分學生受傷。同時,這也給學校帶來了很大的消極影響,使學校的安保工作出現了“內憂外患”的局面。其實,造成校園安全事故的頻發,主要是因為學生們被網絡和社會所左右。另外,由于學校的安全管理意識較差,對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不夠,造成了學生在遇到突發事件時,不懂得處理問題,脾氣暴躁,行為過激。因此,近幾年,校方對校園安全問題十分重視,把安全工作提到了議事日程,并作出了相應的努力,但收效甚微,安全事故還是時有發生。要改善這一現狀,就需要加強安全管理,以保證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小學校園安全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
1.制度制定與執行不一致
盡管有適當的校園安全管理政策和措施,但許多部門,如教育、公共安全、衛生等部門,尚未充分合作,而且聯系機制尚未建立,因此許多政策和法規只處于表面,很明顯,執行力度不足,小學校園的安全管理至關重要,雖然校園安全經常被強調,但只有少數得到實施和落實。
2.對安全管理人員監管不到位
很多部門,如小學的校園保安管理,都只是走個過場。很多學校的保安主管將學校的保安工作丟在一邊,僅僅注重學生的學習表現。由于缺乏相應的政策與機制,很多社會組織不能夠有效地參與到學校安全管理。目前,很多學校都是由政府機關領導,但是學校的參與度很低。學校的安全管理并非基于理論,而在于學習如何靈活地處理安全問題。
3.缺少系統性的安全教育
小學生處在人生發展的初期。大多數情況下,學校僅僅關注于學生的綜合發展,而忽略了學生的安全問題。所以,很多對學生的安全教育都是很膚淺的。學生也沒有足夠的耐心去領悟。他們僅片面掌握了一定的安全知識,對于自身的防護知識和技能卻是一無所知。目前,學校的安保工作主要是針對小學師生進行的,缺少系統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訓落實不到位,學生感覺安全教育可有可無,結果就是在小學進行了形式化的安全教育,而學校的安全也就肯定沒有保障了[1]。
4.安全教育活動重理論輕實踐
雖然許多學校都定期對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但教師在日常教育和教學中的任務更多,無法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教育、學習和實踐中。安全演習幾乎沒有,如果不進行適當的演習,如果真的存在安全問題,小學生不會知道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這就表明在小學校園安全管理教育活動中,學校更多地注重安全理論,而忽視了實踐鍛煉。
三、小學校園安全管理的有效應對策略
毫無疑問,學校安全已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教育問題。為了有效保障學生和學校財產的安全,學校安全管理體系不斷專業化,成立了學校安全管理部門,并使其各司其職。此外,學校安全管理人員不斷專業化,他們擁有專業知識和技能,并接受了專業培訓,以有效保護學校學生的人身安全。
1.配備學校安全管理的專業人員
安全管理是指師生的人身安全、物質安全和身心健康的統一管理。為了保證師生的人身安全,學校應配備專門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員。二是安全管理人員要有專業的安全管理知識和技術,三是要不斷地進行各類安全事故的培訓處理。現在,中國小學學校有很多安保人員,但是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沒有經過正規的訓練。所以,在發生重大安全事件時,他們并不能勝任對小學安全保護的工作。因此,要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就必須配備專門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員,以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
2.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增強安全意識
首先,密切關注學校的消防工作,學校定期檢查和維修校園內的大小電氣設備、線路和消防設備,以避免可能會發生的火災,危及學生和教師的安全。其次,注意校舍和周圍環境的安全、定期維護和檢查學校設備、護欄、避雷裝置等,并在學校周圍安排安保人員定期巡邏,確保環境安全。同時,注意道路安全。小學生的安全意識薄弱,要預防交通事故,首先要加強小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另外通知家長他們可以親自去接孩子。如果家長沒有時間,可以用一輛校車把學生安全地送回家和接回學校。當然,我們應該加強對校園健康和安全的管理。學校定期組織對教室、宿舍、食堂等重要場所進行消毒。對常見病和傳染病,不僅要加強宣傳教育,還要做好預防和監測工作,教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2]。
3.加強安全教育專題活動
學校在對學生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同時,還應積極落實安全教育措施,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學生辨別真偽的能力,樹立法律意識。加強學生日常體育活動的安全管理教育和課外鍛煉課程,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同時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擴大學生的認知,積極舉辦安全主題班會,組織安全主題文化活動,讓學生主動建立自己的安全思維,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密切關注師生心理健康問題,將相關隱患扼殺在搖籃中。
四、結束語
學校安全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它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關系到國家和社會的長期穩定。在大的社會環境下,學校安全管理應該獨立于學校的日常管理。簡言之,為了確保安全,就要提高學校的首要地位。在新的校園環境下,我們必須從學校、社會和家庭三個方面同時努力。我們要結合實際,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和條件,努力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提高學生的自衛意識。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構建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李書平. 淺析小學校園安全管理的現狀及應對策略[J]. 2020.
[2]丁德江. 新時期中小學校園安全管理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 進展:教學與科研, 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