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職院校工程測量實訓基地建設在近些年取得很大進步,但想真正實現產教融和,還需要解決一系列問題。分析工程測量實訓基地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探索工程測量實訓基地的開放式建設、使用及管理模式。
關鍵詞? 高職院校;工程測量;實訓基地;實訓設備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2)22-0155-03
0? 引言
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是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重要保障,學生通過參與課程中的各項實訓,掌握今后工作崗位所需要的工作技能。實訓基地建設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和教學質量。因此,高職院校越來越重視實訓基地建設,實訓基地不僅是學校的名片,更是學生通向工作崗位的橋梁。目前,高職院校工程測量實訓基地建設存在兩極分化的情況,有些學校有非常漂亮的實訓教學樓,配備非常先進高端的實訓設備;有些學校由于建設資金不足,實訓設備比較老舊,與飛速發展的測繪行業不匹配。但對于高職院校來講,對工程測量實訓基地的要求是一樣的,不論實訓基地建設得是否完備,它的職責都是為學生提供與工作實際相關的練習和訓練機會、場地。開放式的工程測量實訓基地建設,能夠使實訓設備得到充分利用,使實訓場地充分發揮作用。開放式建設是工程測量實訓基地建設改革的方向。
1? 高職院校工程測量實訓基地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工程測量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需要由淺入深地參與大量的測量實訓項目,才能夠領會和掌握相關測量技能。工程測量實訓基地建設往往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校內實訓基地建設,這方面是根據課堂開展的實訓項目內容,配備相應的實訓儀器和設備,以滿足課間教學和集中教學實訓的需求;二是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是學生參與實際工作項目的實習地,需要校企合作單位的配合,力求帶給學生參與工作的真實感受[1]。目前,高職院校的工程測量實訓基地建設還存在三方面的不足。
1.1? 實訓基地設備更新不能緊跟企業發展現狀
由于所服務的專業不同,實訓基地的功能和作用也不相同。工程測量技能是所有土木工程類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因此,工程測量實訓基地一般都是服務整個專業群的,實訓基地需要配備大量的、種類繁多的儀器設備,以滿足實訓項目廣、測量儀器利用率高的特點。
實訓基地建設要經過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立項,由職業院校負責建設,花費大量經費購置領先的高精尖設備,建成一個符合要求的先進的、現代化的實訓基地。但在實訓基地建成后的幾年中,學校往往不會一直有大量的資金注入實訓基地。當今社會,工程測量技術的變革及儀器設備的更新換代過快,沒有大量資金支持,實訓基地在設備更新上不能緊跟企業發展,就會漸漸脫離生產實際。
1.2? 實訓基地建設規模與發揮的作用不成正比
不少職業學校將工程測量實訓基地作為學校的重點建設專業,定期投入大量經費,實訓設備能夠根據企業實際更新換代。但實訓基地的效果及作用并不很明顯,主要表現有兩點。一是軟件設施建設的弱化,教學理念沒有及時調整,學生的實訓項目、實訓內容、實訓安排沒變,只是實訓環境變了。二是實訓基地利用率不高。比如無人機攝影測量,隨著攝影測量技術日益深化,以及1+X證書在職業院校逐步推進,大部分測量實訓基地都會配備無人機,但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無人機用于實訓的頻率太低。虛擬仿真實訓室、用于繪圖以及數據處理的機房建設投入是巨大的,但是在建成后如果只用于課上實訓,那就等同于在浪費資源[2]。
1.3? 實訓基地創造企業生產環境與實際生產環境有差距
在工程測量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經歷了“產教融合”“校中廠、廠中?!薄艾F代學徒制”“虛擬仿真”等各個階段,主要目的就是要使工程測量實訓基地具備實用性,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充分發揮實訓基地的功能。但是,再先進的實訓基地也不能提供給學生參與實際工作項目及工作崗位的真實感受。
2? 工程測量實訓基地開放性建設的內容與方法
2.1? 實訓基地開放性建設內容
工程測量實訓基地開放性建設并不需要針對所有的實訓項目,工程測量實訓基地提供的實訓項目按照與工作實際關聯程度,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針對基本測量技能,另一類是針對工程實際工作項目。具體分類如表1所示。
面向基本測量技能掌握與提升的實訓項目,這類實訓項目比較簡單,對儀器設備及實訓場地的需求不高,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反復練習就能掌握。而面向測量工作項目展開的實訓項目,學校內的實訓場地和復雜多變的實際工作場地有比較大的區別,實訓設備的投入相對比較大,而且使用頻率不高,比如無人機地形圖測量。所以需要通過開放式建設的方式,減少資源浪費,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2.2? 實訓基地開放性建設方法
2.2.1? 實訓基地建設主體要開放
工程測量實訓基地建設主體除在校教師外,還應向校企合作企業以及兄弟院校開放。
1)實訓基地建設主體向企業開放。實訓基地建設一般是由職業院校自己的與本課程相關的專業教師合作完成,多數教師在建設實訓基地的時候都比較愿意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里做文章。由于專業課教師研究領域的局限性,建設完成的實訓基地往往更偏重服務課程,這樣建設的工程測量實訓基地方便教師課上教學,特別是對學生基本測繪技能的提升是有用的。但企業的生產環境有一系列的工作規范、工作制度、安全守則、文明素養等方面的要求,學生需要在進入生產崗位之前全面提升職業素養,因此,職業院校的實訓基地應該全方位引進企業文化,實現企業生產環境的再現。學生在學校里進入實訓基地參與實訓,應該像進入生產崗位一樣,在企業生產環境下實訓,才能使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得到顯著提升[3]。因此,實訓基地建設需要企業參與,企業與學校共同規劃實訓項目、實訓內容、實訓地點,實現實訓活動與生產活動的高度融合,不僅能扭轉職業院校實訓基地功能單一的局面,而且能夠在實訓過程中實現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提升。
2)實訓基地建設主體向兄弟院校開放。很多開設土木工程類專業的高職院校都要建設工程測量實訓基地,對于使用頻率不高、資金投入較高的實訓室和實訓項目,如果各自為戰,單獨去建設,就會帶來資源的浪費,其投入和收益根本不成正比。區域內的兄弟院校分工合作、共建共享、統一規劃,這樣建設資金就可以集中應用,不僅可以有足夠的資金來提高實訓基地的建設水平,還能改善資源分散、重復建設的問題。
2.2.2? 實訓中心在使用上需要開放? 工程測量實訓基地使用的開放性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使用主體。開放實訓基地由以前的以學生課堂實訓使用為主逐漸轉化為學生、企業、技能培訓機構三方面人員共同使用,不僅能提升實訓基地的使用效率,還能使學生在其他使用者使用過程中沉浸在真實工作環境中,得到職業素養的熏陶。
二是使用時間。對于開放實訓基地的使用時間,目前大多數學校為了便于管理,都是在實訓課上對學生開放實訓室,學生只能在課上使用儀器。工程測量實訓基本上需要分組進行,比如在進行水準儀的認識實訓時,一般是4~5個學生使用一臺儀器,這樣就會出現有些學生課上使用儀器的時間多一些,有些少一些,造成部分學生在課上不能很好地掌握儀器的使用,達不到實訓的要求[4]。如果除了課上時間,在課余時間實訓基地也對學生開放,學生在掌握不牢固的時候,可以在課余時間去實訓基地領取儀器進行練習,不僅使實訓設備的使用率得到提升,而且有利于強化學生的技術技能。
2.2.3? 工程測量實訓基地選擇管理人員及管理形式要開放
工程測量實訓基地管理人員應該由學生、教師、企業技術人員三部分組成。其中,學生負責實訓基地測量儀器的收發以及儀器設備的日常維修工作;企業技術人員負責校外實訓基地的管理,并且安排指導學生參與校外綜合實習;學校教師負責校內實訓基地的課堂實訓組織,并作為學生和企業人員溝通的紐帶,安排企業的工程測量人員來校為學生作講座,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工程測量的校外實踐,使學生獲得實踐的機會,實現學生與現場的零距離接軌。
在這樣的管理形式下,學生通過對測量實訓基地儀器設備的管理,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測量儀器設備,從而對儀器的功能和構造理解得更加深入;通過到企業參與綜合實習,能夠潛移默化地提升職業素養。企業通過開放式的管理模式,在項目負責人的組織和監督下,將實訓基地的設備和學生引入企業,實現真實項目與理論教學的無縫對接。這樣可以解決企業測繪人員不足的問題,節約企業成本,實現校企雙方合作共贏,提升企業參與共建實訓基地的積極性。進一步深化“廠中?!焙汀靶V袕S”等校企合作方式,教師為企業和學生搭建橋梁,實現教育與產業之間的資源和利益共享。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參與實訓基地建設,與企業有了更深入的接觸,按照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則,同時開展測量技術產學研全方位項目合作。通過承接項目,并以學校和企業教師共同指導、學生參與的方式完成,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將企業先進的生產模式引入課堂,提升教學質量,達到產教融合的教學目標。
3? 工程測量實訓基地開放性建設的意義
3.1? 提高工程測量實訓基地的利用率
當前,很多職業院校配備了高端的實訓設備,而實訓項目的開展沒有變化,很多實訓室的使用頻率太低,甚至有些工程測量實訓基地的實訓室處于閑置狀態,最終形成實訓設備還沒有使用就被社會淘汰的局面,難以充分發揮實訓基地的作用。工程測量實訓基地開放性建設,能夠滿足學生、企業、校外技能培訓機構共同使用基地,實訓基地在為課堂實訓教學服務的同時,技能培訓機構可以在周末的時候組織培訓,企業可以在寒暑假組織學生參與生產實習。通過這種形式,儀器設備的使用頻率大大提高,最大限度發揮實訓基地的作用,減少國家資源的浪費。
3.2? 釋放工程測量實訓基地的生產性
配備完善的工程測量實訓基地是有生產能力的,只是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主要突出技能的訓練,完成課程上的實習內容,而忽略了實訓基地的生產性。工程測量實訓基地開放式建設、使用及管理,可以釋放實訓基地的生產性,讓學生在校期間有機會參與實際的工程項目,去到真實的工作崗位進行實訓,感受真實的工作環境,訓練職業能力與職業素養。
3.3? 維持實訓基地教學的持久性
工程測量實訓基地的主要功能是教學,是為培養人服務的基地,通過產教融合的模式,達到技能培養與工匠精神培育并進的培養目標。實訓基地要實現與企業接軌,緊跟時代發展,需要不斷更新專業測繪器材和設備。而儀器設備的更新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僅靠項目撥款,不可能使實訓基地的建設一直處于“高精尖”的地位。發揮實訓基地的生產性,將收入的經費用于儀器設備的購置、維修,是維持實訓基地教學性的重要保證。
3.4? 實現實訓基地的社會價值
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實訓基地應開展對外服務,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實訓基地向社會開放,可以將實訓基地擁有的新技術推廣開來,為社會培訓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職業技能鑒定等,把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成集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教育培訓中心。
4? 結束語
總之,學生可以通過在學校實訓基地參與各項工程測量實習項目,拉近自身與企業崗位的距離。開放性的實訓基地建設能夠使學生、企業、教師之間維持持續向好的平衡關系,每部分主體都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保持各方面獨立發展與相互聯系并存的良好關系,是工程測量實訓基地開放性建設實現良性循環的關鍵,也是打造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 朱勝蘭.章志琴.《工程測量》實訓環節教學模式的探索:以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8,(41):165-166.
[2] 李秀芳,曹倩,王永.工程測量校內實訓基地場地優化建設實踐[J].山西建筑,2020,46(24):178-180.
[3] 羅靜,倪士勇,袁江.開放式實訓教學基地內涵建設探討[J].現代職業教育,2019(30):106-107.
[4] 楊帥.高職院校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山西青年,2021(22):124-125.
*項目來源:2020年交通運輸路橋工程類職業教育教研項目(項目編號:LQZZW202026)。
作者:華英杰,天津交通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工程測量技術(3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