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雙創”視域下,創新創業能力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為大學生全面性發展指明方向。而將“互聯網+”運用到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可延伸創新創業教育載體,構建一體化創新創業載體,助力于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培養。對此,依據“互聯網+”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實踐的價值,提出“互聯網+”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實踐的路徑。
關鍵詞:“互聯網+”;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大學生
引言
高校大學生作為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才,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成為其主要的發展要素,可通過創新創業的教育,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及創業能力,并通過創業的路徑,緩解大學生畢業后就業的壓力。而“互聯網+”的生成,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提供保障。基于此,在高校教育中,既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也重視“互聯網+”運用,從而達到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有效性模式,提升高校人才培養的成果,促進大學生未來良好的就業與創業。
1“互聯網+”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實踐的價值
1.1豐富創新創業信息
“互聯網+”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以網絡大數據信息為基點,豐富創新創業信息。在以往創新創業實踐中,較為關注大學生創新創業技能與能力的培養,忽視創新創業信息的傳達,這影響到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實踐。而將“互聯網+”運用到創新創業實踐中,以網絡平臺為創新創業信息傳達的載體,依托于傳統的創新創業平臺,引領大學生既進行知識獲取,也進行知識實踐,從而達到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的目的。
1.2構建一體化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在以往創新創業實踐中,存在理論與實踐銜接不足的問題,包含專業理論與創新創業實踐融合性不佳問題,這影響到大學生全面性的發展。而將“互聯網+”運用到創新創業中,優化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一體化的創新創業模式。在“互聯網+”的支持下,實現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彌補傳統創新創業實踐的不足,促進創新創業良好的開展。例如:在“互聯網+”支持下,在網絡平臺中開展理論與實踐融合的創新創業,大學生可進行項目的研討與研發,從中積累創業經驗,為大學生畢業后創業提供支撐。
2“互聯網+”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實踐的路徑
2.1樹立“互聯網+”教育思維
“互聯網+”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應通過樹立“互聯網+”教育思維,促進“互聯網+”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中落實,從而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首先,提升創新創業的重視度,認知到創業對大學生專業化發展的意義,引領大學生進行創業,并融入到創業工作實踐中,促進大學生獲取多項創業能力。其次,立足于當前創新創業不足問題,將“互聯網+”融入到其中,加強“互聯網+”與創新創業融合的研究,為“互聯網+”融入到創新創業體系中提供保障,以此開展“互聯網+”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最后,以“互聯網+”為導向,明確創新創業培養的目標,并將該目標融入到大學生專業教育中,根據專業教育的特性,培養大學生專業創新創業的能力,從而提升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綜合能力。
2.2促進創新創業融入學科教育體系
將“互聯網+”運用到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模式中,以創新創業為基點,促進創新創業融入到學科教育體系中,推助創新創業在大學生專業學習中體現,既增強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重視度,也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提供保障。首先,重視創新創業理論與專業教育的融合,依據專業教育的特性,挖掘創新創業理論,以專業教育平臺傳達創新創業信息,促進專業創新創業理論、實踐等教學的開展。其次,依據專業實訓、實踐平臺,將創新創業融入到其中,使實訓、實習與創新創業融合,增強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最后,在創新創業與專業學科融合中,構建融合管理機制,為兩者融合教育實踐提供保障,從而增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及創新創業能力。例如:運用“互聯網+”,構建網絡與線下融合的專業創新創業管理機制,推助創新創業在網絡、課堂教學、線下等教學中開展,從而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提供多元教學載體,促進大學生全面性的發展。
2.3營造良好創業氛圍
將“互聯網+”運用到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模式中,高校發揮教育教學引領作用,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是必要的,大學生在此氛圍中活動,可自覺形成創新創業思維。首先,將創新創業融入到校園文化中,構建創新創業的校園文化,以文化為導向,使校園中彌漫創新創業信息。其次,將創新創業融入到校園活動中,使創新創業融入到大學生發展的全過程,從而增強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最后,將創新創業融入到思想政治、黨建等工作中,以“互聯網+”為基點,提升思想政治及黨建工作的同時,促進創新創業良好的實施。例如:運用“互聯網+”,開展網絡的黨建及思想政治工作平臺,從而助力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2.4構建“互聯網+”的創新創業平臺
在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中,運用“互聯網+”,構建“互聯網+”創新創業平臺,可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提供保障。同時,也以“互聯網+”為平臺,開展一體化的創新創業教育。例如:在互聯網平臺中,構建創新創業資源庫、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創新創業研究平臺、創新創業信息交流平臺等,大學生融入到其中,進行全方面的創新創業實踐。
結語
“互聯網+”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的實踐,以“互聯網+”技術與思維為導向,拓寬大學生創新創業路徑,為大學生構建一體化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體系,促進大學生融入到其中,既獲取創新創業信息,也獲取創新創業能力,從而促進大學生全面性發展。因此,在高校教育實踐中,重視“互聯網+”運用,從樹立“互聯網+”教育思維、促進創新創業融入學科體系、營造良好創業氛圍、構建“互聯網+”的創新創業平臺四個 維度,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從而彰顯“互聯網+”運用到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中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曹鑫.“互聯網+”競賽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途徑分析[J].就業與保障,2021(16):86-87.
[2]劉文能.“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評價與提升途徑研究[J].大眾標準化,2021(11):167-169.
[3]武紫彤,劉宇琦.“互聯網+”視域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探究[J].科技創業月刊,2021,34(05):146-147.
課題項目:河北省應用技術大學研究會《基于“互聯網+”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探索》(JY2021184)
作者簡介:劉文慧(1982-01),男,漢,河北省滄州市,副教授,學本科,研究方向 創新創業與就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