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
摘要: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尤其小學階段數學,是學生打好基礎的黃金時期,需要教師高度重視。為了保證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高效性,教師可以運用體驗式教學,這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主要是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通過多種途徑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內容,進而促進綜合能力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還可以進一步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體驗式教學;靈活運用
前言:
數學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而且知識的內在聯系也是很緊密的,如果教師只是簡單傳授理論知識,會讓小學生感覺枯燥無味,沒有興趣進行數學學習,導致學習效果也會大大降低。針對以上情況,體驗式教學就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可以把調動學生主動性,使其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切身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進行高效學習。本文就以小學數學為研究對象,具體論述了體驗式教學在課堂上的靈活運用。
一、結合生活實例,增強學習動力
體驗式教學重在“體驗”,而最好的體驗方式就是走進生活,讓知識取之于生活,最終又用之于生活。因此教師若想高效開展體驗式教學,結合生活實例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范圍有限,而數學知識又比較抽象復雜,導致其并不能完全理解掌握知識要點,但數學和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教師可以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在數學教學中結合生活實例,優化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把復雜難懂的知識生活化,便于理解,同時也可以讓其意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增強其學習動力。
例如,“年、月、日”一章,為了讓學生認識年月日,并知道三者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以生活中的小事為例,生活中最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時間就是生日了,教師:“同學們,你們的生日都是什么時候啊?”學生會很快說出自己出生的年月日,教師繼續引導:“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年月日記錄一些重大的事件或者有意義的日子,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年月日的知識。”就此展開課題。在講解到年月日關系時可以繼續插入生活實例,教師:“那天老師在商店里看見一個食品,它的生產日期是2020年9月,保質期是一年,一想它已經過期了,于是就沒有買它,你們知道我是怎么算出來的嗎?”激發學生好奇心,接下來引導學生認識一年中有12個月以及每個月多少天的手勢記法。因此,教師從生活小事入手,引發學生學習欲望,幫助其更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
二、創設體驗情境,深入感知內容
體驗式教學具有很強的情境性,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根據這一點特征創設體驗式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知內容,加深理解記憶。通過情境,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形象的了解知識內容,刺激多種感覺器官,深入體會數學知識。除此之外,還可能在具體情境中發現新的知識和方法,并可以作為課堂學習經驗積累下來,有效促進學生發展和進步。在具體教學中,為滿足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創設的方法也要多樣化,比如角色扮演,故事情境,比賽競爭等很多途徑,都是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進一步引導其深入感知數學內容。
例如,在“圖形的運用(二)”中,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平移,軸對稱圖形以及相應的特點,為了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體會,教師根據這節課的主題,組織學生進行繪畫比賽。教師:“我們學習過很多的圖形,今天我們就根據圖形進行一場繪畫比賽,大家按照自己的想法畫出喜歡的圖形。”學生對這個環節還是很喜歡的,并能夠動手去畫出很多種圖形來,在學生完成圖形繪畫后,教師繼續引導:“同學們畫的都比較好,接下來看看你們能不能通過平移,旋轉變出一個新的圖形呢?”學生的想象力是很豐富,會畫出各種各樣的圖形,然后教師繼續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畫的圖形有沒有軸對稱圖形,并說出有什么特點,最后教師挑選出優秀作品作為展示,并給予獎勵。通過對繪畫比賽的情境創建,讓學生真實體會到了圖形的變化,對圖形的運動也有了更深層次的感知。
三、強化主動實踐,豐富學習體驗
體驗式教學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實踐操作,通過學生自主參與課堂,并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踐活動,進而豐富其學習體驗。故而,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并強調主動進行實踐,讓學生自主學習,加深數學體驗感。同時在實踐中,如果遇到一定挫折,學生可以憑借自己不斷進行思考探究,最終化解困難,這也是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學習的一部分,綜合來看會使其學習體驗更加豐富多彩。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引領學生走進教材,主動探究知識要點,又要走出教材,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豐富數學體驗,同時也提高了知識運用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扇形統計圖”一章,主要讓學生了解三種統計圖的特點并運用到實際問題中,為了使學生更直觀地體驗到不同統計圖的特點,可以布置一些實踐任務,具體針對“學生對學科的喜歡程度”、“班級總體數學成績的發展趨勢”、“明天從9點到3點室外氣溫變化,沒隔一小時進行測溫。”三個主題,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比如有的學生就要調查全班對各大學科的興趣,有的學生就要去查看從開學到現在總體數學成績,還有的學生就要每小時進行室外測溫,最終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因此,為學生設計實踐活動,可以讓其主動參與學習,增加體驗感,同時進行真實的實踐活動也可以感知到不同統計圖的特點,提升數學學習的效果和質量。
四、進行交流互動,營造輕松氛圍
進行交流互動可以有效推進體驗式教學的開展。真正的交流互動是學生可以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層次思考做出回答,而不是一問一答的簡單形式化,同時交流互動不僅僅停留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小組合作探究也是一種交流互動,使學生共同對教材知識進行探討學習,同樣也是一種交流互動,因此教師應該明確交流互動的形式,營造一個良好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放松身心,積極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讓其切身體驗知識內容,把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有助于理解。除此之外,教師應該一步步引導學生走近知識,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學習遇到的困惑,促進學生高效學習。
例如,“三角形”一章,主要是讓學生認識三角形的類型和特點,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播放一個大部分都被擋住只露出一個角的三角形,讓學生猜一猜,充分活躍課堂氛圍。此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進行探究交流,經過激烈的談論,每個小組會給出很多種答案的,每組派出代表發表看法,有的小組認為“是銳角三角形,因為看到的是一個銳角”有的小組認為“可能是銳角也可能是鈍角三角形,因為只露出一個角是銳角,那還有兩個角,可能一個是鈍角一個銳角,是鈍角的話就是鈍角三角形,是銳角的話就是銳角三角形。”還有的小組“直角三角形,還有兩個角看不到,有一個是直角的話就是直角三角形了。”教師通過“猜一猜”環節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使課堂充滿活力,而且在師生和諧互動,小組合作探究的模式下,既可以啟發思維,不斷豐富新思路,同時也帶動了學習熱情。
總結:
綜上所述,體驗式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的靈活運用具有重大意義。故而,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運用多種方式補充體驗式教學法,比如結合生活實例,創設情境,進行實踐探究,組織合作交流等都是很不錯的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記憶,豐富學習體驗,增強知識靈活運用能力,最終有效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顧建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體驗式教學方法的應用探析[J].小學生(中旬刊),2021(10):38.
[2]拓學斌.體驗式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3):30-31.
[3]夏修欽.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體驗式教學的應用[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0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