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娟
摘要:近年來,學生的學習壓力逐漸增大,因此,國家出臺“雙減”政策,“雙減”政策的出臺要求教師和家長雙方共同努力,減輕學生負擔,幫助學生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所以,就需要教師對原有的教學方法作出相應的改變,減少為學生布置作業,減少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所以,本文就控量減負 , 創新增效 ——淺談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幾點思考展開論述。
關鍵詞:控量減負;創新增效;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現狀;措施
引言
當前,國家高度重視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不斷完善有關教育教學工作的方針政策。近幾年最新出臺的“雙減”政策,旨在減輕學生的學習任務,因此教師要響應國家政策。為學生減少作業量,但為學生減少作業量不是讓學生沒有一點作業,而是要布置更為有效的作業。雖然減少了作業量,但學生學習的知識依舊可以得到鞏固,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可以得到提高。所以這就考驗教師布置作業的能力,布置少量的作業,但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探究當前小學數學作業現狀
當前部分學校和教師仍然采取題海戰術,為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尤其是臨近期末考試時期學生的作業尤為多。采用題海戰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有利于學生在學習方面取得較大進步,但同時這種教學方式也有弊端,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壓力。尤其是對于數學這一學科來說,數學這一學科涉及到學生的升學考試,是比較重要的一科。教師應該給予充分的重視,但同時過度的壓力,反而不利于學生對于數學這一學科的學習,數學這一學科的特點,導致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困難,就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思考和學習,大量的作業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導致缺失學習的興趣,一旦學生缺乏興趣,那么學習起來就會更為困難,因此就需要教師改變布置作業的方式為學生減少作業量。
二、探究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措施
2.1布置多元化作業
當前教師布置作業的形式較為單一,除了為學生布置課后的練習題外,就是為學生布置練習冊中相應內容。單一的作業形式會使學生缺乏寫作業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嘗試改變布置作業的方式,為學生布置多元化作業。除了為學生布置習題之外,還可以為學生布置手工類作業。部分教師可能認為,布置手工類作業是在浪費時間,但是這一想法是錯誤的。磨刀不誤砍柴工,手工類作業,可以讓學生在親手實踐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知識。
例如,在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中,在這一單元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學會圖形的平移、旋轉以及認識軸對稱圖形。如果單純依靠讓學生翻看教材中的內容進行預習,則學生很難理解這一單元的內容,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移動具體圖形的方法來預習這一單元的內容。學生可以在家中尋找任何一個圖形進行移動,并觀察圖形平移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在學生觀察之后會對平移這一知識點留下深刻印象,同理也可以讓學生親手旋轉圖形,并觀察旋轉之后,圖形會發生什么變化。采用這種形式布置作業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而且還具有趣味性,能夠增強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
2.2布置預習作業
部分教師認為為學生布置預習作業是在浪費時間,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寧愿為學生多布置一些習題也不愿意讓學生進行預習任務。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學生只有在預習過后才能對要學習的知識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對于在課堂上進行深入的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除此之外,在學生預習過后,教師講課的速度可以適當加快,對于較為簡單的內容可以一帶而過,利用大部分的時間講解重難點知識,教學效率將會顯著提高。
例如,在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中,這一單元學生需要進行大量的計算,同時三位數乘以兩位數數字比較大,計算起來相對困難。因此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布置預習作業,讓學生提前了解三位數乘以兩位數的有關知識,從而方便教師在課堂中的講解。學生預習時可以采用教材和教輔資料相結合的方式。如果單純憑借教材中例題的講解,學生可能會出現不理解的情況。采用教輔資料輔助教學,學生可以詳細的觀看計算步驟,甚至可以掃描教輔資料中的二維碼,采用觀看直播課的方法進行自主學習。學生自主學習了一遍知識點,教師又講解了一遍知識點,對于學生來說就是學習了兩遍,對于新知識的反復學習有利于加深學生記憶,融會貫通,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點,提高學習成績。
2.3注重因材施教
不同的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不同,有的學生思維能力較強,則認為數學這一學科的學習相對來說較為簡單。而有的學生文字處理的能力較強,則會認為數學這一學科的學習較為困難,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對于數學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布置難度相對較大的作業,對于這類學生,教師需要鍛煉其做提高題的能力。而對于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這類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并不牢固,因此教師應側重于為其布置基礎題型,幫助這一類學生牢固的記憶基礎知識。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能力,鍛煉學生的做題思維,使學生能夠適應不同種類的題型。同時還會使學生增強獲得感,對于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每做出來一道提高題都會使學生獲得成就感,而對于學習基礎不牢固的學生來說,能夠全部做出教師布置的基礎題型也會增強其學習數學的信心。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家重視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出臺“雙減”政策,長遠來看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因此教師要積極響應國家出臺的有關政策,并將國家政策落實到實處,從根本上減少學生的作業量。但是教師需要注意為學生減少作業量并不是不留作業,讓學生盡情地玩耍,而是要布置少量的有效的作業。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多元化作業,改變以往單一的作業形式,可以讓學生通過親手實踐的方式,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預習作業,讓學生通過線上討論的方式,分享預習成果,確保每位學生認真完成作業。最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采用這種布置作業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適應各種題型,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
參考文獻:
[1]林惠卿.小學數學作業創新設計問題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1(36):121-122.
[2]孔繁晶.控量減負,創新增效——“雙減”背景下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21(08):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