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秀榮
摘要: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要培養小學生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古詩詞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瑰寶之一在課堂教學中有不可估量作用。現階段小學語文教材中,古詩詞相關的內容與素材較多,這也就意味著教育部對于這部分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視。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理解經典文化的重要時期。小學語文新課標對古詩詞的關注與重視,有利于小學生提升人文素養,陶冶情操,提高審美。小學語文教材古詩詞作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了解中國優秀思想與精神、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和審美情操等方面不可或缺的基礎性材料。品讀經典古詩不僅在陶冶人學識修養之余,還能夠提高自身情感態度價值觀。本文從幾個方面對小學古詩詞教材誦讀教學策略提出建議,為其更好的落實與實施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國學文化;經典詩詞;小學;古詩文誦讀
引言:
新課改要求培養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以及審美情趣。小學語文教材中古詩詞的誦讀教學是必修課程。小學語文教材古詩詞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社會發展需要,通過文字的形式將漢字內容與學生學習生活聯系起來而進行編創、組織和開展的文學性活動。古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起著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品讀經典中華傳統文化就是弘揚優秀民族精神與現代教育理念結合起來進行探討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學習積累古詩誦讀知識。
1創設濃濃誦讀環境,激發學生自主誦讀的激情
小學語文教材古詩詞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不僅是弘揚中華優秀國學文化和傳承中國文明成果,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社會主義先進事業的重要推動力。品讀經典有利于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和發揚。因此,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通過創設濃厚的誦讀環境,激發學生的閱讀激情。小學生群體處于身心發展尚未成熟的階段,此階段他們理解力較低,好奇心強,畏難情緒大。因此,教師要結合現代的文本,創設濃厚的誦讀環境,給予學生更好的情感認知,使學生可以適應古詩詞的學習。教師可以在班級當中粘貼具有進步含義的古詩詞,例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等等。讓學生在濃厚的學習的氛圍當中自發地進行古詩詞誦讀。教師也可以利用相關的多媒體設備在課前播放古風的音樂或古風的視頻,學生在誦讀環境中進行古詩詞的學習,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誦讀能力,也可以弘揚國學文化。
2專業化的誦讀技巧,引導學生有效誦讀古詩詞
古詩詞是中華文明傳承的重要載體,在弘揚中華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學語文新課標中提出:“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誦讀活動當中”在義務教育階段當中,弘揚國學文化誦讀經典詩詞有助于提高國民素養,弘揚中國精神。因此,教師要采取適當的教學策略,提升小學生的誦讀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專業化的誦讀技巧,指導引導學生有效的誦讀古詩詞。古詩詞與現代的白話文不同,需要在閱讀當中加入一定的技巧,從而提升學生對于古詩詞的感受力和鑒賞力。例如,教師在教授駱賓王的《鵝》時,由于該股市整體通俗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因此,教師可以在講授當中用少量的精力去講解詩句以及字詞的含義。教師在講授張繼《楓橋夜泊》時,教師可以詳細地講授該詩的創作背景,詩詞節奏以及韻律之美,使學生可以在該詩的文化底蘊當中進行古詩詞的誦讀,加強對于古詩情感的理解,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
3充分利用誦讀活動調動學生古詩詞誦讀的激情
小學語文教材古詩詞作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我國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學語文教材古詩詞作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我國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運用豐富多彩、形式多樣且具有民族特色的形式來吟誦古詩詞來提高小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深厚情感和滿腔熱愛;同時陶冶了人格情操并弘揚道德風范與優秀品質。在現代的教學當中,教師要將語文教學即存在課堂之上,又存在課堂之外。古詩詞誦讀教學更應該如此。古詩詞教學要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要充分地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組織開展各種古詩詞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閱讀的活動當中感受到誦讀古詩的魅力,調動誦讀古詩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采取飛花令或主題賽的形式,讓學生查找古詩詞、誦讀古詩詞并掌握古詩詞。
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是古代優秀文化傳承發展和發揚光大必不可少的部分,在義務教育階段,我國將古典詩詞列為教學內容,并把它作為課外拓展閱讀訓練課程。小學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對弘揚中華民族優秀人文精神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大意義。新課標明確提出了培養目標為“引導、啟發和訓練”。品讀優秀傳統古典詩文對弘揚中華優良精神具有積極作用。在習作課堂上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教學活動可以激發小學生誦讀經典古詩文的積極性主動性并提高參與度創造度;通過教師指導方式方法的多元化創新來實現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傳統文化教育內容多樣化要求;運用多種教材編寫出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教學大綱等。
參考文獻:
[1]陳洋. 弘揚國學文化誦讀經典詩詞——淺談小學語文古詩詞誦讀策略[J]. 2020.
[2]梁翠霞. 小學語文古詩詞誦讀有效性教學微探[J]. 好日子, 2021(29):1.
[3]李惠芬. 淺談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意境交融法實施策略[J]. 語文課內外, 2020, 000(008):3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