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彬彬

摘要:筆者認為,音準是進行歌唱的基礎,它就像是一把鑰匙,能夠打開歌唱的大門。音準在歌唱藝術中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音準來源于很多方面,包括敏銳的聽覺、優良的樂器、精湛的技巧,但更多的是有效的視唱練耳訓練。在音樂教學中,雖然要教給學生的東西有很多,但音準絕對是第一位的,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是需要下苦功夫的。音準的學習過程,也是學生對于音樂審美的形成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潛移默化地改變和形成學生對音樂的美感。它是與訓練歌唱形成視唱練耳相關的能力同時進行的。
關鍵詞:音高;音準;視唱練耳訓練;音樂審美
一、趣學趣練,建立聆聽習慣
(一)多聽多練,“音”材施教
音樂新課標中強調: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在歌唱教學中要讓學生多“聆聽”,因為在“聆聽”之下是引領孩子唱會歌曲,學生的學習離不開耳朵的“聆聽”。什么也代替不了傾聽音樂。"良好的聆聽習慣對于發展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至關重要,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引發聯想和想象,形成獨立感受與見解并勇于表述自己的音樂體驗。
(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興趣,可以采用以下的游戲方式進行學生聽音訓練,聆聽音高。
1.單音打地鼠 :聽琴聲,教師彈單音,學生扮演打地鼠的農民角色,聆聽音高,做敲打姿勢“a”母音模唱,教師進行手勢打分評判,及時對準確模仿的學生進行表揚,對不準確的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
2.以組為單位,“開火車”的形式,進行小組競賽,哪一組聽音準確率高,就給予“金耳朵”稱號,以此激發學生的聽音興趣。
3.結合歌曲用肢體動作和想象表示音高位置,比如在新學了《我的家在日喀則》中,設計一個活動表示低音區、中音區、高音區當中的音,低音區可以描述成大胖子的腰粗了,中音區可以描述身材中等人,高音區是個瘦子,引導學生腳踩地,想象五指抓緊地。這樣直觀的引導和想象有利于學生進行理解。
二、“ 柯達伊手勢”,形成音高概念
(一)運用“ 柯達伊手勢”,化抽象為形象
“ 柯達伊手勢”是指在音樂教學法中采用柯達伊的手勢法,通過柯達伊手勢的形象作用來提示學生發音外還可通過手勢位置的高低,把音與音之間的細微差別在空間表現出來。在柯爾文手勢訓練活動中,不需任何樂器作伴奏,而是要求學生注視著手勢的變化,想著各音的正確位置及口形,把音準確地唱出來。
(二)培養學生創造力
從跟著鋼琴練唱音階做起,一開始就把注意力放在聽覺和視覺上——— 仔細傾聽鋼琴的音高,師利用柯達伊手勢進行音高位置的提示,生再仔細比較自己唱出的音高和鋼琴的音高是否相同,經聽覺檢驗后校對自己的演唱。這是培養音高聽覺表象與聽覺記憶能力的重要一步。
三、夯實演唱技巧,提高音準能力
能聽準音但唱不準音的學生也有不少,但由于缺乏系統訓練,普遍存在喊唱、白字、咬字不清、氣息不夠等缺點,歸根結底就在于缺乏科學正確演唱的方法,所以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要時刻提醒學生要注意正確的歌唱姿勢,良好的歌唱習慣。糾正這些缺點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強歌曲教唱前簡短而集中的發聲練習。
(一)氣息訓練。
通過“自然吸氣吐氣、深呼吸、以si吐氣、吹蠟燭、吹蒲公英”等練習,幫助學生正確呼氣吐氣,掌握控制氣息的方法。
(二)發聲訓練。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嗓音及音域特點,選用短小的練聲曲在每一節課的開頭部分,用情趣模仿法激發他們的練習興趣,時間不宜過長。
通過這些有趣生動的練習,激發學生對歌唱興趣的同時使學生獲得統一的發音狀態,從而能準確演唱歌曲。
(三)日常問好。
學生向老師問好:1 3 5 ,然后按旋律唱出:老 師 好!
教師向學生問好:5 3 1 ,然后按旋律唱出:同 學們 好!
這樣1 3 5和5 3 1三個音的音高關系就牢牢地印在了學生的腦海里。當然,我們還要經常地變換不同的音符,這樣可以讓學生覺得很有新鮮感。
比如:2 4 6 ︱ 6 4 2 ︱
老 師 好, 同 學們 好
1 2 3 5 ︱ 5 3 2 1 ︱
老師 好 同 學們 好
(四)自我介紹法。
將學生按七個人分成一組,每個學生分別取名為:1、2、3、4、5、6、7。
第一次游戲:教師按順序彈奏1、2、3、4、5、6、7的音高位置,學生依次唱出屬于自己的音符。
第二次游戲學生相對來說容易出錯,教師要適時鼓勵學生不要害怕出錯,只要牢牢記住自己的音高,能聽出自己的音高,就一定能唱準,通過反復的練習,幫助學生建立音高概念。
(五)“找朋友”
七個學生為一組,分別取名為1、2、3、4、5、6、 7。一個同學演唱一個小節,每小節第一個音是誰,誰就唱出本小節所有的音。
如: 1 1 5 5 |6 6 5|4 4 3 3 |2 2 1 |
1 3 5 |6 7 5|4 4 3 |2 2 1 |
這樣的練習有一定的難度,學生首先要唱準自己名字的音高,才能再去唱準朋友的音高。當然,有個別同學可能唱準了自己的音高也不一定能唱準朋友的音高,這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嘗試著去唱一唱音階,找準音高位置。
(六)接龍創編
這樣的教學方法我以前經常用在課堂延伸的環節中,讓學生接歌詞,鼓勵學生積累歌曲,現在發現用在音高練習中也很不錯,只是需要小小的變動一下。方法為:第一個學生唱完前一個小節的最后一個音,第二個同學用這個音符接唱,第三個同學接著第二個同學的最后一個音繼續的創編下去……
四、小結
萬丈高樓平地起,強調的就是基礎的重要性。而在視唱的各項技能中,音準這一要素起著關鍵和重要的作用,它是基礎中的基礎,也是在視唱練耳課程學習中永久的、核心的課題之一。舉例來說,在表達一段音樂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把它唱出來,這時最首要注意的就是音準問題。然而音準又是一種抽象的存在,看不到摸不到,必須通過自身良好的聽覺能力去培養和表達。
參考文獻:
[1]李妲娜.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2]讓柯爾文手勢在音樂課堂綻放異彩[J].童曉瑋.新課程(上), 2017(04)
[3][加]羅伊斯·喬克西.柯達伊教學法[M].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