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敏
摘要:在小學教育教學中,微課屬于新型的教學資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運用各種教學資源,以視頻為載體,運用于教學當中或者教學活動之中。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擁有著無窮的價值。將其有效地運用于小學教學過程中意義非凡。結合現階段的小學生實際教學情況來分析,微課已經逐漸的應用于課堂教學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學;有效策略
小學數學教學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基礎的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方法,發現數學學習的樂趣,奠定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基礎,為學生之后的系統性學習做好鋪墊。但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未能結合新課程改革要求,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有效地運用微課教學模式,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發展。
一、微課教學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一)增加數學課堂教學活力
針對不同教學階段,微課在教學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也有所不同。在課程導入階段,教師運用微課能快速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學習更有針對性。在課堂上有效地運用微課,可以迅速的突破教學重難點,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降低數學教學難度,并且也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在課后階段運用微課,使學生更系統性,更深刻的學習數學知識,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
(二)更有利于實現新課程教學目標
根據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所存在的個體心理差異,讓每個學生在現有的發展水平上得到更好的發展。在以往的數學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很難照顧到班級當中的每一位學生。但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微課的有效運用,教師可以更好地進行分層教學。在運用分層教學模式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以及對應的微課內容,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觀看微課視頻,讓學生重新溫故自己沒有消化的數學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也不影響課堂教學時間,而且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良好的發展空間。通過微課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可以讓學生學得更加輕松,并且取得良好教學成效。
(三)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數學學科教學過程,也是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過程。但在以往的數學學科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在微課教學模式影響下,教師逐漸的認識到傳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教師需要積極的轉變師生關,系注重師生之間的有效合作。數學教師需要充分的運用微課素材實施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課堂參與度相對較低
在長期以來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所運用的教學方法過于呆板,這主要在于教師所運用的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經常會做出一些教學規劃表,進行知識的整合。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所接觸知識難度有所區別,以及學生理解能力等的差異。許多學生在遇到重難點知識的過程中,由于學習時間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對于知識點存在不合理的認識,阻礙了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教師需要更加關注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忽略了學生學科素養以及實踐能力等的培養,學生學習效率相對較低。
(二)學生缺乏問題解決能力
隨著現階段教育的進步與發展對于人才的培養,有了新的要求。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由于受到陳舊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忽略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再遇到實際問題時無從下手。
三、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策略
(一)微課在新課程開始之前的運用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程的教學導入是決定教學成敗的關鍵。有效的教學導入,可以將學生的學習思維和教學內容相互結合。合適的教學導入,可以為學生學習以及提高教學質量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在新課程開始之前,要合理的利用微課進行教學,借助微課短小精悍內容突出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例如,學生在學習加減法相關內容時,教師在微課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了一顆桃樹上面結滿了桃子,其中小猴子帶走了2個桃子,小燕子拿走了1顆桃子,小熊拿走了3個桃子,鼓勵學生通過觀察列出算式。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列出算式的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微課可以反復的觀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能力反復探究,從而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以動畫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數字之間的聯系,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較更具有趣味性,也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
(二)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有效運用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許多知識內容顯得比較抽象難懂,由于學生理解能力、數學基礎等的差異性,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限制,加上學生數學學習時間相對有限。教學內容相對比較豐富,教師就可以將數學公式定理的內容制作成微課視頻。通過微課讓整個課堂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通過微課的靈活運用,讓學生學習的更加直觀,也能夠突出教學中的重難點,增加教學的趣味性。鼓勵學生積極自主參與思考,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三)微課在學生錯題中的運用,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從現階段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來分析,許多學生即使作業中出現錯誤,也不會及時糾正。無論教師如何要求,學生也沒有形成修改作業的良好習慣。教師需要結合微課教學內容較少,時間較短,課堂容量大的特點,將學生在作業當中所存在的問題制作成微課。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加深對錯題的理解。例如,學生在學習運算律相關知識時,許多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存在問題。教師可以將學生常見的錯誤設計成微課,讓學生細心觀察,了解自己在解題過程中存在的錯誤之處,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
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體現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數學教師需要積極的優化數學教學方式。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結合當前教學現狀,發揮微課教學的優勢,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李海峽. 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探析[J]. 數碼設計, 2020, 9(24):1.
[2]齊平麗. 探析微課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 中小學電教:下, 2016(7):1.
[3]鐘雄. 淺議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C]// 2016年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 2016.